一种2D与3D可切换的液晶控光器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29441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6: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2D与3D可切换的液晶控光器及其制造方法,通过在下玻璃基板上溅射一层氧化铟锡下图案导电层;在所形成的氧化铟锡下图案导电玻璃上敷设一层锯齿形的微结构图案基板层;在所形成的微结构图案玻璃基板上继续敷设一层聚酰亚胺配向层,形成带聚酰亚胺层的微结构图案下玻璃基板;在上玻璃基板上溅射一层氧化铟锡上图案导电层;在所形成的氧化铟锡上图案导电玻璃上移印一层聚酰亚胺空间球混合物,经固化形成聚酰亚胺空间球混合物上玻璃基板;利用边框胶进行贴合形成内部液晶盒,并通过预留的液晶灌注口真空灌注液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液晶控光器提高了光学透过率,弥补采用棱镜柱状膜方式切换2D显示内容分辨率减半的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2D与3D可切换的液晶控光器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2D与3D切换
,特别是涉及一种2D与3D可切换的液晶控光器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高分辨率显示屏的逐渐普及,图片显示的精细化已超出人眼的分辨能力,但是显示内容都是平面显示,不具备层次感,因此立体显示势必成为日后显示的发展潮流。目前市场上实现3D显示主要是通过佩戴3D眼镜方式获得,这样大大降低了用户的体验感和方便性,因此裸眼立体显示更是3D显示未来发展的主流。目前裸眼3D显示主要采用光屏障技术或柱状透镜技术实现,光屏障技术产品可以实现2D/3D之间的自由切换,当进行2D显示时亮度降低较少,画面分辨率也不会改变,但在3D显示时亮度将损失高达50%以上,如需获得正常亮度只能提高背光源的亮度,这样会导致产品的功耗和散热成本增加;柱状透镜技术虽然采用透明材料解决了3D显示时亮度降低的问题,但柱状棱镜却不能实现2D/3D之间的物理切换,只能通过软件合并图片的方式实现2D显示,这样不仅增加了软件运算负荷且2D分辨率也降低一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2D与3D可切换的液晶控光器及其制造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裸眼3D显示技术在2D/3D之间切换导致的亮度显著降低以及无法实现2D/3D之间物理切换等技术难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2D与3D可切换的液晶控光器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下玻璃基板上溅射一层氧化铟锡下图案导电层,形成氧化铟锡下图案导电玻璃;S2、在所形成的氧化铟锡下图案导电玻璃上敷设一层锯齿形的微结构图案基板层,进而形成微结构图案玻璃基板;S3、在所形成的微结构图案玻璃基板上继续敷设一层聚酰亚胺配向层,形成带聚酰亚胺层的微结构图案下玻璃基板;S4、在上玻璃基板上同样溅射一层氧化铟锡上图案导电层,形成氧化铟锡上图案导电玻璃;S5、在所形成的氧化铟锡上图案导电玻璃上移印一层聚酰亚胺空间球混合物,经低温固化成型形成聚酰亚胺空间球混合物上玻璃基板;S6、利用边框胶将聚酰亚胺空间球混合物上玻璃基板与带聚酰亚胺层的微结构图案下玻璃基板进行贴合,形成内部液晶盒,并在边框胶上预留液晶灌注口;S7、利用液晶灌注口将液晶以真空灌注方式灌注到内部液晶盒内,最后利用UV胶密封液晶灌注口。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形成氧化铟锡下图案导电玻璃的具体步骤为:在下玻璃基板溅射一层氧化铟锡下图案导电层后,通过黄光工艺或蚀刻膏工艺对氧化铟锡下图案导电层进行修剪,使氧化铟锡下图案导电层与下玻璃基板形态保持一致。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的锯齿形的微结构图案基板层的形成步骤为:在所形成的氧化铟锡下图案导电玻璃上涂布一层透明胶水,透明胶水经100-200℃低温烘烤半固化后成为凝胶状态,再利用治具将其压印成锯齿形,最后经100-200℃低温烘烤固化后成为贴合于氧化铟锡下图案导电玻璃上具有硬态属性的锯齿形的微结构图案基板层。优选的,所述锯齿形的微结构图案基板层的光学透过率大于92%。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形成氧化铟锡上图案导电玻璃的具体步骤为:在上玻璃基板溅射一层氧化铟锡上图案导电层后,同样通过黄光工艺或蚀刻膏工艺对氧化铟锡上图案导电层进行修剪,使氧化铟锡上图案导电层与上玻璃基板形态保持一致。优选的,所述步骤S5中的聚酰亚胺空间球混合物的制作方法为:将聚酰亚胺液和直径5-8um的空间球进行充分混合,得到聚酰亚胺空间球混合物。优选的,所述步骤S6中边框胶的制作方法为:在环氧树脂胶中加入支撑球和导电金球进行充分混合得到边框胶,所述支撑球的直径为5-8um。优选的,所述内部液晶盒为真空状态。优选的,所述液晶控光器包括上玻璃基板和下玻璃基板,所述上玻璃基板下面设置有一层氧化铟锡上图案导电层,所述氧化铟锡上图案导电层下设置有一层聚酰亚胺空间球混合物,所述聚酰亚胺空间球混合物由聚酰亚胺液和直径5-8um的空间球充分混合而制成,所述下玻璃基板上面设置有一层氧化铟锡下图案导电层,所述氧化铟锡下图案导电层上设置有一层锯齿形的微结构图案基板层,所述微结构图案基板层上还设置有一层聚酰亚胺配向层,所述聚酰亚胺配向层与聚酰亚胺空间球混合物通过边框胶进行贴合,所述聚酰亚胺配向层与聚酰亚胺空间球混合物贴合后的内部液晶盒内充斥有液晶。优选的,所述边框胶上预留有液晶灌注口,所述内部液晶盒为抽真空状态,所述边框胶由环氧树脂胶加入支撑球和导电金球充分混合而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控光器作为裸眼3D立体显示时2D与3D画面进行切换的装置,在立体显示时可保证光学透过率无明显降低,在2D显示时不牺牲显示内容的分辨率,相比传统裸眼3D立体产品采用的屏障式光栅TN显示屏减少了一层偏光片,大大提高了显示的光学透过率,也弥补了采用棱镜柱状膜方式切换2D显示时显示内容分辨率减半的缺陷。2、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聚酰亚胺液与空间粉充分混合,再移印到氧化铟锡上图案玻璃上,经固化后形成带一定间隔距离的液晶导向层,经灌入液体液晶后形成控光器件,最后与TFT显示屏贴合,当液晶控光器不通电时,光能够直线通过实现2D显示,当液晶控光器通电时,微结构层和液晶将形成柱状棱镜结构实现3D显示。通过使用本专利技术制作出来的液晶盒从而解决了传统裸眼3D显示使用光屏障技术或柱状透镜技术带来的亮度低和分辨率减半问题,将两者的优势合二为一。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液晶控光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下玻璃基板;2、氧化铟锡下图案导电层;3、微结构图案基板层;4、配向层;5、液晶;6、聚酰亚胺空间球混合物;7、上玻璃基板;8、氧化铟锡上图案导电层;9、边框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液晶控光器,其制造方法如下:一种2D与3D可切换的液晶控光器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首先在下玻璃基板1上溅射一层氧化铟锡下图案导电层2,在下玻璃基板1溅射一层氧化铟锡下图案导电层2后,而后通过黄光工艺或蚀刻膏工艺对氧化铟锡下图案导电层2进行修剪,使氧化铟锡下图案导电层2与下玻璃基板1形态保持一致,两者贴合后形成氧化铟锡下图案导电玻璃;S2、进一步的,在所形成的氧化铟锡下图案导电玻璃上继续敷设一层锯齿形的微结构图案基板层3,经贴合后形成微结构图案玻璃基板;上述步骤中的锯齿形的微结构图案基板层3的形成步骤为:在所形成的氧化铟锡下图案导电玻璃上涂布一层透明胶水,透明胶水经100-200℃低温烘烤半固化后成为凝胶状态,再利用治具对凝胶状态的透明胶水表面进行压印成锯齿形,最后经100-200℃低温烘烤固化后成为贴合于氧化铟锡下图案导电玻璃上具有硬态属性的锯齿形的微结构图案基板层3;而所形成的锯齿形的微结构图案基板层3的光学透过率还需要大于92%。S3、进一步的,在所形成的微结构图案玻璃基板上继续敷设一层聚酰亚胺配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2D与3D可切换的液晶控光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在下玻璃基板上溅射一层氧化铟锡下图案导电层,形成氧化铟锡下图案导电玻璃;/nS2、在所形成的氧化铟锡下图案导电玻璃上敷设一层锯齿形的微结构图案基板层,进而形成微结构图案玻璃基板;/nS3、在所形成的微结构图案玻璃基板上继续敷设一层聚酰亚胺配向层,形成带聚酰亚胺层的微结构图案下玻璃基板;/nS4、在上玻璃基板上同样溅射一层氧化铟锡上图案导电层,形成氧化铟锡上图案导电玻璃;/nS5、在所形成的氧化铟锡上图案导电玻璃上移印一层聚酰亚胺空间球混合物,经低温固化成型形成聚酰亚胺空间球混合物上玻璃基板;/nS6、利用边框胶将聚酰亚胺空间球混合物上玻璃基板与带聚酰亚胺层的微结构图案下玻璃基板进行贴合,形成内部液晶盒,并在边框胶上预留液晶灌注口;/nS7、利用液晶灌注口将液晶以真空灌注方式灌注到内部液晶盒内,最后利用UV胶密封液晶灌注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2D与3D可切换的液晶控光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下玻璃基板上溅射一层氧化铟锡下图案导电层,形成氧化铟锡下图案导电玻璃;
S2、在所形成的氧化铟锡下图案导电玻璃上敷设一层锯齿形的微结构图案基板层,进而形成微结构图案玻璃基板;
S3、在所形成的微结构图案玻璃基板上继续敷设一层聚酰亚胺配向层,形成带聚酰亚胺层的微结构图案下玻璃基板;
S4、在上玻璃基板上同样溅射一层氧化铟锡上图案导电层,形成氧化铟锡上图案导电玻璃;
S5、在所形成的氧化铟锡上图案导电玻璃上移印一层聚酰亚胺空间球混合物,经低温固化成型形成聚酰亚胺空间球混合物上玻璃基板;
S6、利用边框胶将聚酰亚胺空间球混合物上玻璃基板与带聚酰亚胺层的微结构图案下玻璃基板进行贴合,形成内部液晶盒,并在边框胶上预留液晶灌注口;
S7、利用液晶灌注口将液晶以真空灌注方式灌注到内部液晶盒内,最后利用UV胶密封液晶灌注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2D与3D可切换的液晶控光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形成氧化铟锡下图案导电玻璃的具体步骤为:在下玻璃基板溅射一层氧化铟锡下图案导电层后,通过黄光工艺或蚀刻膏工艺对氧化铟锡下图案导电层进行修剪,使氧化铟锡下图案导电层与下玻璃基板形态保持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2D与3D可切换的液晶控光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的锯齿形的微结构图案基板层的形成步骤为:在所形成的氧化铟锡下图案导电玻璃上涂布一层透明胶水,透明胶水经100-200℃低温烘烤半固化后成为凝胶状态,再利用治具将其压印成锯齿形,最后经100-200℃低温烘烤固化后成为贴合于氧化铟锡下图案导电玻璃上具有硬态属性的锯齿形的微结构图案基板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2D与3D可切换的液晶控光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锯齿形的微结构图案基板层的光学透过率大于9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怀平饶国彪陈旭强吴敏艺侯振波
申请(专利权)人:精电河源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