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水污染物自动溯源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水溯源相关
,特别涉及一种地下水污染物自动溯源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场地地下水污染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和突发性,当发现污染时,往往不易确定污染物的来源,快速识别污染源发生的位置对于场地修复治理、防控措施的制定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地下水污染物溯源(地下水污染源解析)是通过有限的观测数据,查明污染源的位置及污染物迁移转化的历史,是地下水污染治理的首要步骤。目前对于地下水污染物溯源方法可分为地球化学足迹法和数学模拟法,单独使用地球化学足迹法不能完全解决追寻污染源位置及污染物随时间演变过程等问题,而数学模拟法受到含水层参数、污染物浓度及模型自身的不确定性等因素的限制,尚不能完全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地下水污染物自动溯源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水污染物自动溯源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下水污染物自动溯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调查:首先进行现场调查与资料收集,主要在于了解区域的环境特征;步骤二:采样:基于现场调查结果进行科学布点,利用污水收集器对相应区域内的地下污水进行一定量的收集;步骤三:分析:将水样中的不同离子浓度输入相关的统计分析软件中,分析不同离子之间的关系,形成相关性矩阵,既能够清楚看到地下水中各成分的相关系数,也可以从各成分之间的相关系数大小推断出污染原因,其中分析软件为SPS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水污染物自动溯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调查:首先进行现场调查与资料收集,主要在于了解区域的环境特征;/n步骤二:采样:基于现场调查结果进行科学布点,利用污水收集器对相应区域内的地下污水进行一定量的收集;/n步骤三:分析:将水样中的不同离子浓度输入相关的统计分析软件中,分析不同离子之间的关系,形成相关性矩阵,既能够清楚看到地下水中各成分的相关系数,也可以从各成分之间的相关系数大小推断出污染原因,其中分析软件为SPSS数据统计分析软件;/n步骤四:实验:通过模拟实验,观测污染水从实验上游到下游的平均时长,从而计算不同水力梯度下,两次监测间隔时间内,污染物从污染源点向下游运移可能到达的最长距离和最短距离,以此来测定污染物的大致来源;/n步骤五:对比:将测定区域内的地下水样品与上述分析的数据进行对比,锁定污染源区域,并将数据进行记录保存,便于下次使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水污染物自动溯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调查:首先进行现场调查与资料收集,主要在于了解区域的环境特征;
步骤二:采样:基于现场调查结果进行科学布点,利用污水收集器对相应区域内的地下污水进行一定量的收集;
步骤三:分析:将水样中的不同离子浓度输入相关的统计分析软件中,分析不同离子之间的关系,形成相关性矩阵,既能够清楚看到地下水中各成分的相关系数,也可以从各成分之间的相关系数大小推断出污染原因,其中分析软件为SPSS数据统计分析软件;
步骤四:实验:通过模拟实验,观测污染水从实验上游到下游的平均时长,从而计算不同水力梯度下,两次监测间隔时间内,污染物从污染源点向下游运移可能到达的最长距离和最短距离,以此来测定污染物的大致来源;
步骤五:对比:将测定区域内的地下水样品与上述分析的数据进行对比,锁定污染源区域,并将数据进行记录保存,便于下次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水污染物自动溯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建飞,易树平,李晶,刘君全,胡文华,阮梦星,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科技大学台州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