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岩土工程用岩土取样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岩土工程取样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岩土工程用岩土取样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在野外地质工作勘察中,经常需要根据不同工区以及不同地层进行不同深度的试验,小型的取样钻机在野外勘察中应用广泛,小型钻机由发动机以及安装在发动机下方的取样管组成,取样时,工作人员手持发电机的扶手,进行取样工作,此过程中,由于发动机工作震动,工作人员手持时易发生晃动,从而易导致取样管倾斜,不利于取样的进行;现有的取样钻机,一般是采用背包式或者手提式,移动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岩土工程用岩土取样装置,通过取样机构的设置,方便对取样钻探机进行放置,防止取样过程中,由于发动机震动导致的取样管偏移;通过移动机构的设置,方便对该取样装置进行移动,而且移动机构可拆卸式的安装于第二滑槽内,拆装方便;通过样品放置机构的放置,可对取样的样品进行临时存储;通过喷淋机构的设置,可对取样过程中的取样管进行冷却喷淋,还可对取样后的取样管进行喷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岩土工程用岩土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至上相平行设立的移动底板(1)和安装顶板(2),所述移动底板(1)顶面左右两端均开有第一滑槽(11),所述第一滑槽(11)内滑动安装有连接挡板(12),所述连接挡板(12)顶面与安装顶板(2)下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底板(1)顶面中央开有第二滑槽(13),所述第二滑槽(13)内滑动安装有移动机构(14),所述连接挡板(12)右侧面下端固定安装有样品放置机构(15),所述样品放置机构(15)位于移动底板(1)下端,所述移动底板(1)前后两端均配合安装有喷淋机构(16),所述安装顶板(2)顶面中央开有第三滑槽(21),所述第三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岩土工程用岩土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至上相平行设立的移动底板(1)和安装顶板(2),所述移动底板(1)顶面左右两端均开有第一滑槽(11),所述第一滑槽(11)内滑动安装有连接挡板(12),所述连接挡板(12)顶面与安装顶板(2)下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底板(1)顶面中央开有第二滑槽(13),所述第二滑槽(13)内滑动安装有移动机构(14),所述连接挡板(12)右侧面下端固定安装有样品放置机构(15),所述样品放置机构(15)位于移动底板(1)下端,所述移动底板(1)前后两端均配合安装有喷淋机构(16),所述安装顶板(2)顶面中央开有第三滑槽(21),所述第三滑槽(21)内配合放置有取样机构(22);
所述移动机构(14)包括第一滑板(141)以及配合安装在第一滑板(141)下底面四周的移动轮(142),所述第一滑板(141)配合放置于第二滑槽(13)内;
所述移动底板(1)前后两侧面的左右两端均配合安装有U型架(17),所述U型架(17)包括第二滑板(171)以及垂直安装在第二滑板(171)上下两侧面的第三滑板(172),所述第三滑板(172)左侧面与连接挡板(12)右侧面紧密接触,所述第一滑板(141)紧密放置于两个第三滑板(172)之间;
所述第三滑板(172)顶面前端开有第一螺纹孔(1721),所述第一螺纹孔(1721)内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1722),所述移动底板(1)顶面前后两端均开有两个与第一螺栓(1722)相配合的第二螺纹孔(18);
所述移动底板(1)左右两侧面的前后两端均开有第三螺纹孔(19),所述第三螺纹孔(19)与第一滑槽(11)相连通,所述第三螺纹孔(19)内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191),所述连接挡板(12)右侧面均布有与第二螺栓(191)相配合的第四螺纹孔(121);
所述样品放置机构(15)包括垂直连接的第一固定板(151)和第二固定板(152),所述第一固定板(151)固定安装于连接挡板(12)右侧面下端;
所述第一固定板(151)顶面靠近第二固定板(152)的一端开有两个相对称设立的第一插孔(153),所述第一插孔(153)内插接有第一插柱(154),所述第一插柱(154)顶面固定安装有放置板(155),所述第二固定板(152)右侧面下端开有两个与第一插柱(154)相配合的第二插孔(156);
所述放置板(155)左侧面均布有放置槽(1551);
所述喷淋机构(16)包括两个相对称设立的第二插柱(161),所述移动底板(1)前后两侧面均开有与第二插柱(161)相配合的第三插孔(3),所述第二插柱(161)前侧面固定安装有伸缩杆(162),所述伸缩杆(161)位于第二滑板(171)右端,所述伸缩杆(162)远离移动底板(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调节板(163);
所述第一调节板(163)内部开有圆柱形凹槽(1631),所述圆柱形凹槽(1631)内转动安装有第一转动柱(1632),所述第一转动柱(1632)侧面均布有喷淋孔(1633),所述喷淋孔(1633)内固定安装有喷淋管(1634),所述喷淋管(1634)后端固定连通有喷头(1635);
所述第一转动柱(1632)左右两侧面均固定安装有第二转动柱(1636),所述第一调节板(163)左右两端开有与第二转动柱(1636)相配合的转动孔(1637),所述转动孔(1637)与圆柱形凹槽(1631)相连通,所述第二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少和,林群仙,罗烨钶,李邵洋,罗华根,刘中辉,周何铤,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