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出口滤网差压高压控校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9240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6: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油出口滤网差压高压控校验装置,包括:压差开关,压差开关用于检测出油管的出油口处的油压;在压差开关的出口处设置校验装置,校验装置的入口与压差开关的出口连通,校验装置的出口与出油管连通;校验装置为一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螺纹孔、第二螺纹孔的块状结构,在块状结构的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一螺纹孔连通的第三螺纹孔,在第一螺纹孔与第二螺纹孔之间设置有第一通道,在第一螺纹孔与第三螺纹孔之间设置有第二管道,块状结构通过第一螺纹孔与差压开关螺纹连接;块状结构通过第二螺纹孔与出油管螺纹连接。本方案的装置可以连接实验室标准仪器,实现对该种差压开关的校验,解决了现有的无法对接头进行校验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出口滤网差压高压控校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系统出口滤网差压压控校验
,特别是涉及到是一种油出口滤网差压高压控校验装置。
技术介绍
EH油滤网差压开关主要应用于我厂一、二期EH油系统滤网前后差压测量,目的是通过测量滤网前后差压,判断EH油滤网是否存在堵塞现象,防止出现滤网堵塞导致供油不足及滤网失效导致过滤效果不良引起EH油油质不合格,由于该种差压开关取样位置及接头均为特殊型号,实验室现有仪器仪表及接头无法实现对其进行校验,当现场EH油系统滤网差压报警时,热工专业无法确定报警真假,只能通过机务更换滤芯来判断报警是否正确,一方面对EH油系统实际运行工况判断带来不便,另一方面可能造成备件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油出口滤网差压高压控校验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油出口滤网差压高压控校验装置,包括:压差开关,所述压差开关用于检测出油管的出油口处的油压;在所述压差开关的出口处设置校验装置,所述校验装置的入口与所述压差开关的出口连通,所述校验装置的出口与所述出油管连通;所述校验装置为一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螺纹孔、第二螺纹孔的块状结构,在所述块状结构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连通的第三螺纹孔,在所述第一螺纹孔与所述第二螺纹孔之间设置有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一端连通第一螺纹孔的底部,另一端连通第二螺纹孔的底部,在所述第一螺纹孔与所述第三螺纹孔之间设置有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的一端连通第一螺纹孔的侧壁,另一端连通第三螺纹孔的底部;所述块状结构通过所述第一螺纹孔与所述差压开关螺纹连接;所述块状结构通过所述第二螺纹孔与所述出油管螺纹连接,所述第三螺纹孔用于与实验室标标准油压检测设备连通。进一步的,所述校验装置的材质为不锈钢材质。进一步的,在所述校验装置于所述实验室标标准油压检测设备的连接处预留密封片位置,且在密封片位置处设置有密封片。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道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螺纹孔的孔径,所述第一通道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螺纹孔的孔径。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通道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三螺纹孔的孔径。进一步的,在所述压差开关的侧壁上设置有压控负压侧感压元件,所述压控负压侧感压元件的位置与所述第二通道对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油出口滤网差压高压控校验装置,包括:压差开关,所述压差开关用于检测出油管的出油口处的油压;在所述压差开关的出口处设置校验装置,所述校验装置的入口与所述压差开关的出口连通,所述校验装置的出口与所述出油管连通;所述校验装置为一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螺纹孔、第二螺纹孔的块状结构,在所述块状结构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连通的第三螺纹孔,在所述第一螺纹孔与所述第二螺纹孔之间设置有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一端连通第一螺纹孔的底部,另一端连通第二螺纹孔的底部,在所述第一螺纹孔与所述第三螺纹孔之间设置有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的一端连通第一螺纹孔的侧壁,另一端连通第三螺纹孔的底部;所述块状结构通过所述第一螺纹孔与所述差压开关螺纹连接;所述块状结构通过所述第二螺纹孔与所述出油管螺纹连接,所述第三螺纹孔用于与实验室标标准油压检测设备连通。该种专用校验装置采用不锈钢材质,通过在整块不锈钢材料上,用制作好的与该种差压开关接头螺纹尺寸相同的模具进行开孔、攻丝,并在螺纹取压口中,预留用以校验用的取压孔,外部配以标准接头,在底部取压口处,外接标准接头,用以连接实验室标准仪器,实现对该种差压开关的校验,解决了现有的无法对接头进行校验的问题。同时,还需测量密封垫片位置,在校验装置中,按位置及尺寸留有密封线,达到校验时不渗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油出口滤网差压高压控校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压差开关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油出口滤网差压高压控校验装置的正视剖视图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油出口滤网差压高压控校验装置的右视剖视图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油出口滤网差压高压控校验装置的仰视剖视图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压差开关、2校验装置、3出油管、4第一螺纹孔、5第二螺纹孔、6第三螺纹孔、7第一通道、8第二管道、9压控负压侧感压元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均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见图1-图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油出口滤网差压高压控校验装置2,包括:压差开关1,所述压差开关1用于检测出油管3的出油口处的油压;在所述压差开关1的出口处设置校验装置2,所述校验装置2的入口与所述压差开关1的出口连通,所述校验装置2的出口与所述出油管3连通;所述校验装置2为一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螺纹孔4、第二螺纹孔5的块状结构,在所述块状结构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4连通的第三螺纹孔6,在所述第一螺纹孔4与所述第二螺纹孔5之间设置有第一通道7,所述第一通道7的一端连通第一螺纹孔4的底部,另一端连通第二螺纹孔5的底部,在所述第一螺纹孔4与所述第三螺纹孔6之间设置有第二管道8,所述第二管道8的一端连通第一螺纹孔4的侧壁,另一端连通第三螺纹孔6的底部;所述块状结构通过所述第一螺纹孔4与所述差压开关螺纹连接;所述块状结构通过所述第二螺纹孔5与所述出油管3螺纹连接,所述第三螺纹孔6用于与实验室标标准油压检测设备连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油出口滤网差压高压控校验装置2,包括:压差开关1,所述压差开关1用于检测出油管3的出油口处的油压;在所述压差开关1的出口处设置校验装置2,所述校验装置2的入口与所述压差开关1的出口连通,所述校验装置2的出口与所述出油管3连通;所述校验装置2为一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螺纹孔4、第二螺纹孔5的块状结构,在所述块状结构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4连通的第三螺纹孔6,在所述第一螺纹孔4与所述第二螺纹孔5之间设置有第一通道7,所述第一通道7的一端连通第一螺纹孔4的底部,另一端连通第二螺纹孔5的底部,在所述第一螺纹孔4与所述第三螺纹孔6之间设置有第二管道8,所述第二管道8的一端连通第一螺纹孔4的侧壁,另一端连通第三螺纹孔6的底部;所述块状结构通过所述第一螺纹孔4与所述差压开关螺纹连接;所述块状结构通过所述第二螺纹孔5与所述出油管3螺纹连接,所述第三螺纹孔6用于与实验室标标准油压检测设备连通。该种专用校验装置2采用不锈钢材质,通过在整块不锈钢材料上,用制作好的与该种差压开关接头螺纹尺寸相同的模具进行开孔、攻丝,并在螺纹取压口中,预留用以校验用的取压孔,外部配以标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出口滤网差压高压控校验装置,包括:压差开关,所述压差开关用于检测出油管的出油口处的油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压差开关的出口处设置校验装置,所述校验装置的入口与所述压差开关的出口连通,所述校验装置的出口与所述出油管连通;所述校验装置为一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螺纹孔、第二螺纹孔的块状结构,在所述块状结构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连通的第三螺纹孔,在所述第一螺纹孔与所述第二螺纹孔之间设置有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一端连通第一螺纹孔的底部,另一端连通第二螺纹孔的底部,在所述第一螺纹孔与所述第三螺纹孔之间设置有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的一端连通第一螺纹孔的侧壁,另一端连通第三螺纹孔的底部;所述块状结构通过所述第一螺纹孔与所述差压开关螺纹连接;所述块状结构通过所述第二螺纹孔与所述出油管螺纹连接,所述第三螺纹孔用于与实验室标标准油压检测设备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出口滤网差压高压控校验装置,包括:压差开关,所述压差开关用于检测出油管的出油口处的油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压差开关的出口处设置校验装置,所述校验装置的入口与所述压差开关的出口连通,所述校验装置的出口与所述出油管连通;所述校验装置为一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螺纹孔、第二螺纹孔的块状结构,在所述块状结构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连通的第三螺纹孔,在所述第一螺纹孔与所述第二螺纹孔之间设置有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一端连通第一螺纹孔的底部,另一端连通第二螺纹孔的底部,在所述第一螺纹孔与所述第三螺纹孔之间设置有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的一端连通第一螺纹孔的侧壁,另一端连通第三螺纹孔的底部;所述块状结构通过所述第一螺纹孔与所述差压开关螺纹连接;所述块状结构通过所述第二螺纹孔与所述出油管螺纹连接,所述第三螺纹孔用于与实验室标标准油压检测设备连通。


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鹏杨立勇包永胜孙天秀董树鑫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伊敏煤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