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成像光谱仪波段PRNU特性校正方法、系统及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成像光谱仪波段PRNU特性
,具体涉及一种成像光谱仪波段PRNU特性校正方法、系统及设备。
技术介绍
为满足星载光谱仪成像的高精度和高信噪比,科学级面阵CCD成为光谱仪首选的光电探测器件。但科学级CCD一般成像尺寸很大,像元电荷储势阱较深,因此在成像过程中容易造成像元响应的非均匀性PRNU效应,对弱光谱信号反演精度影响较大。由于半导体工艺等原因,CCD的PRNU无法根本消除,但是由于这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噪声,因此可以通过实验定标获取校正参数实现PRNU的校正。在高光谱领域,使用CCD作为探测器获取光谱维和空间维信息。以每行CCD获取光谱信息为例,不同行则获取的是不同空间维点的光谱信息。每行光谱信息包含的是该空间维点在不同波长谱段上的能量大小。在可见光区域,CCD的PRNU效应受波长影响较弱,目前通用的校正方法是平场光源校正法,即使用积分球或漫反射板作为平场光源照射CCD焦面,再对获取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得出校正系数。这是一种波段无关的PRNU校正方法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成像光谱仪波段PRNU特性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设置成像光谱仪工作模式和CCD制冷温度,待温度稳定后,调整光源波长为光谱仪工作起始波长;调整光源光强,分别获取不同等级的光强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成像光谱仪波段PRNU特性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设置成像光谱仪工作模式和CCD制冷温度,待温度稳定后,调整光源波长为光谱仪工作起始波长;调整光源光强,分别获取不同等级的光强为时的椭圆光斑图像,针对每个光强,调整光源相对于CCD成像面位移,根据光谱弯曲曲线,依次覆盖所有空间维像元;首先获取在光强为时,椭圆光斑覆盖区域内尺寸为M行、N列的灰度值矩阵,即响应灰度值矩阵A1,A2,A3,…,Ah,每个矩阵的形式为:
S2)矩阵A1,A2,A3,…,Ah组成的矩阵覆盖整个CCD成像有效区域,其中包含了h组椭圆光斑图像数据,针对每个光斑依据事先设定的光强拟合方法进行数据拟合,根据拟合结果计算得到每个像元对应的响应值F(i,j);
S3)调整光源光强为重复上述步骤,得到不同光强下每个像元的响应值F2(i,j)、F3(i,j)、...、Fk(i,j),组成矩阵Λc(i,j):
得到线性方程组:
写成矩阵形式:
令:
有:
使用最小二乘法算出校正系数c1(i,j)和c2(i,j):
S4)根据校正系数c1(i,j)和c2(i,j),针对该像元(i,j),对获取的图像数据的响应灰度值DN(i,j,t)进行校正,校正公式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光谱仪波段PRNU特性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事先设定的光强拟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设普通激光器出射光斑能量呈高斯分布,光斑能量在其中心处最强,呈圆形向外扩散,且能量逐渐衰弱,则成像光斑的能量概率密度函数W(x),可表示为高斯函数形式,即
其中,x,y,为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像元位置,为光斑中心点光强,μ=(μ1,μ1)为光斑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能量分布的平均值,为它决定了光斑衰减速度和照射范围,∑为协方差矩阵,此处为二阶矩阵,描述各维度变量之间的相关度,即:
在数据处理时,将CCD获取的光斑图像中的像素点DN值,当做二维高斯函数的左值,像素位置当做公式(1)中的(x,y),如第i行、第j列处的像素值DN(i,j);
将公式(1)的的协方差矩阵设为一个元素,即:
此时,将光斑图像的旋转角度设为θ,即将公式(3)中的I0J坐标系进行坐标转换为XOY坐标系,求解后得到转换公式为:
j=y·cosθ-x·sinθ(5)
将公式(4,5)带入公式(3)即可得到拟合模型:
根据拟合模型,选取光斑图像上的若干个点,组成数组矩阵,使用最小二乘法求取最优解,即可得到模型中的参数:I0,σ1,σ2,ρ,θ,μ1,μ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光谱仪波段PRNU特性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公式(23)的推导过程如下:
设CCD成像系统单个像元在某时刻t的光电响应特性用两个参数来表示:
式中,DNc(i,j,t)表示第i行、第j列像元的理想灰度响应值,即DN值,g(t)表示该像元的转换因子(Conversionfactor)的理想值,表示该像元处接收到的光辐射能量,b(t)表示偏置量的理想值;此处的理想值是指所有像元归一化的光电响应特性参数值,即忽略了各个像元光电响应的非均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振,赵欣,王煜,司福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