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及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9123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6:11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透镜包括透镜本体、光入射面、光出射面和光反射面,透镜本体为条状结构,光入射面设于透镜本体的一侧,光入射面包括多个子入射面,多个子入射面合围成朝向透镜本体凹陷设置的容纳腔,光出射面设于透镜本体的另一侧,并与光入射面相对设置,光出射面包括多个子出射面,子出射面的数量与子入射面的数量相等,光反射面与光入射面设于透镜本体的同一侧外表面,其中,一部分子入射面与一部分子出射面分别一一对应设置,并构成至少两个折射面组,另一部分子入射面和另一部分子出射面分别与光反射面相对设置并共同构成反射面组。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透镜,能够保证光接收面的长度范围内的照度基本一致,从而提高光照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透镜及灯具
本专利技术属于照明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透镜及具有该透镜的灯具。
技术介绍
随着照明技术及人们对照明品质要求的提升,低眩光、均匀度等指标要求越来越高,超近距离的照明方式越来越多地应用在黑板照明、道路照明、洗墙等场景。超近距布灯要求光束集中以获得较高光利用率,但同时近距离的照射容易导致接受面照度分布不均匀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至少解决光线离接受面太近导致接受面照度分布不均匀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出一种透镜,所述透镜包括:透镜本体,所述透镜本体为条状结构;光入射面,所述光入射面设于所述透镜本体的一侧,所述光入射面包括多个子入射面,多个所述子入射面合围成朝向所述透镜本体凹陷设置的容纳腔;光出射面,所述光出射面设于所述透镜本体的另一侧,并与所述光入射面相对设置,所述光出射面包括多个子出射面,所述子出射面的数量与所述子入射面的数量相等;光反射面,所述光反射面与所述光入射面设于所述透镜本体的同一侧外表面;r>其中,一部分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透镜,其特征在于,包括:/n透镜本体,所述透镜本体为条状结构;/n光入射面,所述光入射面设于所述透镜本体的一侧,所述光入射面包括多个子入射面,多个所述子入射面合围成朝向所述透镜本体凹陷设置的容纳腔;/n光出射面,所述光出射面设于所述透镜本体的另一侧,并与所述光入射面相对设置,所述光出射面包括多个子出射面,所述子出射面的数量与所述子入射面的数量相等;/n光反射面,所述光反射面与所述光入射面设于所述透镜本体的同一侧;/n其中,一部分所述子入射面与一部分所述子出射面分别一一对应设置,并构成至少两个折射面组,另一部分所述子入射面和另一部分所述子出射面分别与所述光反射面相对设置并共同构成反射面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镜,其特征在于,包括:
透镜本体,所述透镜本体为条状结构;
光入射面,所述光入射面设于所述透镜本体的一侧,所述光入射面包括多个子入射面,多个所述子入射面合围成朝向所述透镜本体凹陷设置的容纳腔;
光出射面,所述光出射面设于所述透镜本体的另一侧,并与所述光入射面相对设置,所述光出射面包括多个子出射面,所述子出射面的数量与所述子入射面的数量相等;
光反射面,所述光反射面与所述光入射面设于所述透镜本体的同一侧;
其中,一部分所述子入射面与一部分所述子出射面分别一一对应设置,并构成至少两个折射面组,另一部分所述子入射面和另一部分所述子出射面分别与所述光反射面相对设置并共同构成反射面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其特征在于,任一个所述折射面组的所述子入射面和所述子出射面中的至少一个为曲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具有连续变化的曲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射面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折射面组分别为第一折射面组和第二折射面组,所述第二折射面组连接所述第一折射面组和所述反射面组,所述第二折射面组对应的入射角的范围大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治明黄峰
申请(专利权)人:美智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