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测量的棱镜头套筒灯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工程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隧道测量的棱镜头套筒灯。
技术介绍
建筑工程是为新建、改建或扩建建筑物和附属构筑物设施所进行的规划、勘察、设计和施工、竣工等各项技术工作和完成的工程实体以及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工程,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会用到各种工具,这些工具即为建筑工程设备,其中,像新建隧道时就需要大量的测量数据,在较长的隧道里面进行测量时,隧道里面光线很暗看不见周围情况,所以常常会使用到便捷的套筒灯进行照明使用,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也得到了技术改进,但是现有技术在使用时,因为不同的环境使用需要,常常会需要进行灯头的角度等调节,从而会频繁的拉扯和对线杆进行变换调节,同时也导致了线杆和灯头、控制座之间连接处容易因为频繁的变换拉扯而折损断裂的现象,从而导致不便,且现有技术使用时,因为线杆的长度,使设备在携带时常常会需要将线杆进行盘卷,从而导致了设备在携带时容易出现线杆长期折压的情况,容易导致线杆损坏及线杆与灯头、控制座之间连接的损坏,导致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测量的棱镜头套筒灯,其结构包括控制座(1)、夹持板(2)、活动接头(3)、压缩弹簧(4)、线杆(5)、灯头(6)、棱镜套筒(7),所述控制座(1)顶端通过活动接头(3)与夹持板(2)底端活动连接,所述压缩弹簧(4)顶端与夹持板(2)底端右侧扣接,所述压缩弹簧(4)底端与控制座(1)顶端右侧扣接,所述线杆(5)一端与控制座(1)右端中部扣接,所述线杆(5)另一端与灯头(6)底端中部扣接,所述灯头(6)右端锁接有棱镜套筒(7),其特征在于:/n所述控制座(1)包括电池(a)、锁盖(b)、防拉扯装置(c)、便捷对接装置(d)、接线防护管(e)、主座体(f)、控制芯板(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隧道测量的棱镜头套筒灯,其结构包括控制座(1)、夹持板(2)、活动接头(3)、压缩弹簧(4)、线杆(5)、灯头(6)、棱镜套筒(7),所述控制座(1)顶端通过活动接头(3)与夹持板(2)底端活动连接,所述压缩弹簧(4)顶端与夹持板(2)底端右侧扣接,所述压缩弹簧(4)底端与控制座(1)顶端右侧扣接,所述线杆(5)一端与控制座(1)右端中部扣接,所述线杆(5)另一端与灯头(6)底端中部扣接,所述灯头(6)右端锁接有棱镜套筒(7),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座(1)包括电池(a)、锁盖(b)、防拉扯装置(c)、便捷对接装置(d)、接线防护管(e)、主座体(f)、控制芯板(g),所述控制芯板(g)镶嵌扣接于主座体(f)内部前侧,所述主座体(f)内部左侧镶嵌设有电池(a),所述控制芯板(g)与电池(a)电连接,所述锁盖(b)锁接于主座体(f)左端,所述便捷对接装置(d)镶嵌扣接于主座体(f)内部右侧,所述控制芯板(g)通过接线防护管(e)分别与电池(a)、便捷对接装置(d)相接,所述便捷对接装置(d)与控制芯板(g)电连接,所述防拉扯装置(c)与便捷对接装置(d)右侧镶嵌扣接,所述防拉扯装置(c)中部扣接有线杆(5);
所述防拉扯装置(c)包括活动装配管(c1)、上活动板(c2)、上压线套(c3)、下压线套(c4)、下活动板(c5)、防滑垫(c6)、预留槽(c7),所述活动装配管(c1)左端与便捷对接装置(d)固定连接,所述上活动板(c2)底端与下活动板(c5)扣接,所述上活动板(c2)、下活动板(c5)活动扣接于活动装配管(c1)内部右侧,所述上压线套(c3)镶嵌设于上活动板(c2)底端中部,所述下压线套(c4)镶嵌设于下活动板(c5)顶端中部,所述线杆(5)贯穿上活动板(c2)、下活动板(c5)对接处中部,所述线杆(5)通过上压线套(c3)、下压线套(c4)与上活动板(c2)、下活动板(c5)扣接,所述上活动板(c2)、下活动板(c5)与便捷对接装置(d)之间及活动装配管(c1)内部形成有预留槽(c7),所述防滑垫(c6)包覆设于上活动板(c2)、下活动板(c5)上。
技术研发人员:张士诚,狄广礼,李新萍,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矿产调查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