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液转辙机用液压动力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9056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6: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液转辙机用液压动力单元,所述液压动力单元由泵阀组件、联轴器和电机构成。所述的液压动力单元内电机通过联轴器与泵阀组件联接;所述泵阀组件内包括油泵、箱体、进油组件、出油组件、溢流阀组件、注油过滤装置、油标尺和换向阀;所述换向阀采用三位四通阀,换向阀处于中间位时,油路处于导通状态;所述油泵采用单向出油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紧凑、简单可靠,实现了电机和泵阀组的高度集成化,整体的高度、长度尺寸较小,便于现场的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液转辙机用液压动力单元
本专利技术属于铁路或城市轨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液转辙机用液压动力单元。
技术介绍
对于铁路或城市轨道交通,尤其是城市轨道,对转辙设备空间尺寸具有严格的要求。现有电液转辙机的液压动力单元多采用双向泵,适应道岔的双向转换,油泵在长期使用后两个方向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在操作道岔转换时,两个方向的动作时间会有一定差异,对转换一致性有一定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液转辙机用液压动力单元,所述液压动力单元外形尺寸小,通过换向阀实现了油泵单向旋转,可适应油缸双向动作的运动方式,同时实现了断电时油缸两端导通的油路原理。所述电液转辙机用液压动力单元包括泵阀组件、联轴器和电机。所述液压动力单元内电机通过联轴器与泵阀组件联接,电机与泵阀组件通过螺栓进行固定,三个部件之间相互联接固定形成液压动力单元。所述电机采用单向旋转方式。所述泵阀组件包括油泵、箱体、进油组件、出油组件、溢流阀组件、注油过滤装置、油标尺和换向阀,各组件相互固定构成泵阀组件。泵阀组件采用模块化设计,各组件间采用通用接口连接,便于更换其中任意组件。所述油泵整体安装固定在箱体内,油泵单向出油,通过所述换向阀控制高压油的方向。所述进油组件布置在箱体一侧,靠近油泵的进油侧设置,进油组件包括进油接头、单向阀体、第一滤芯、进油螺栓和第一连接螺栓,所述进油接头是进油组件的安装基础,单向阀体固定在进油接头上,并固定第一滤芯,同时进油螺栓与箱体连接,第一连接螺栓与油泵连接。r>所述出油组件布置在箱体另一侧,靠近油泵的出油侧设置,出油组件包括出油接头、第二滤芯、出油螺栓和第二连接螺栓,所述出油接头是出油组件的安装基础,并固定第二滤芯,同时出油螺栓与箱体连接,第二连接螺栓与油泵连接。所述进油组件与所述出油组件采用模块式连接方式,不用外部管路连接,便于更换拆装。所述溢流阀组件布置在箱体外部且靠近出油侧设置,溢流阀组件包括溢流阀体和溢流阀,通过一个溢流阀控制液压系统的最大输出力,保证液压系统两个方向最大输出力没有偏差。溢流阀体是溢流阀组件的安装基础,并固定溢流阀。所述注油过滤装置和油标尺布置在箱体的顶部,所述注油过滤装置包括透气螺钉、过滤基体和第三滤芯,过滤基体是注油过滤装置的安装基础,并固定透气螺钉和第三滤芯。所述换向阀采用三位四通结构的电磁换向阀,布置在箱体外部侧面且靠近油泵的出油侧设置,另外两个油路分别连接油缸的两端。通过对其阀芯的控制,可控制油泵的高压油分别进入油缸的两端,进而控制油缸的动作方向;在断电的情况下,换向阀处于中间位,油缸两端导通,可适应电液转辙机的手动操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设计的电液转辙机用液压动力单元结构紧凑、简单可靠,实现了电机和泵阀组的高度集成化,整体高度、长度尺寸较小,便于现场应用。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电液转辙机用液压动力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电液转辙机用液压动力单元的泵阀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电液转辙机用液压动力单元的进油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电液转辙机用液压动力单元的出油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电液转辙机用液压动力单元的溢流阀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电液转辙机用液压动力单元的注油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电液转辙机用液压动力单元的液压系统原理图。图中:1、电机;2、联轴器;3、泵阀组件;3-1、油泵;3-2、箱体;3-3、油标尺;3-4、换向阀;4、进油组件;4-1、进油接头;4-2、单向阀体;4-3、第一滤芯;4-4、进油螺栓;4-5、第一连接螺栓;5、出油组件;5-1、出油接头;5-2、第二滤芯;5-3、出油螺栓;5-4、第二连接螺栓;6、溢流阀组件;6-1、溢流阀体;6-2、溢流阀;7、注油过滤装置;7-1、透气螺钉;7-2、过滤基体;7-3、第三滤芯;8、油缸。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图1,一种电液转辙机用液压动力单元,包括泵阀组件3、联轴器2和电机1,电机1通过联轴器2与泵阀组件3联接,电机1与泵阀组件3通过螺栓进行固定,三个部件之间相互联接固定形成液压动力单元。如图2所示,所述泵阀组件3包括油泵3-1、箱体3-2、进油组件4、出油组件5、溢流阀组件6、注油过滤装置7、油标尺3-3和换向阀3-4,各组件相互固定构成泵阀组件3。泵阀组件3采用模块化设计,各组件间采用通用接口连接,便于更换其中任意组件。所述油泵3-1整体安装固定在所述箱体3-2内,油泵单向出油,通过所述换向阀3-4控制高压油的方向;所述油泵3-1的进出油口两侧分别为进油组件4和出油组件5;所述油泵3-1的出油侧布置所述溢流阀组件6和所述换向阀3-4,所述溢流阀组件6和所述换向阀3-4均设置在箱体3-2外部;所述注油过滤装置7和油标尺3-3布置在箱体3-2的顶部。所述换向阀3-4采用三位四通结构的电磁换向阀,布置在箱体3-2外部侧面且靠近油泵3-1的出油侧设置,其中两个油路分别连接油缸8的两端。通过对其阀芯的控制,可控制油泵3-1的高压油分别进入油缸8的两端,进而控制油缸8的动作方向;在断电的情况下,换向阀3-4处于中间位,油缸8两端导通,可适应电液转辙机的手动操作。如图3所示,所述进油组件4包括进油接头4-1、单向阀体4-2、第一滤芯4-3、进油螺栓4-4和第一连接螺栓4-5。进油接头4-1是进油组件4的安装基础,单向阀体4-2固定在进油接头4-1上,并固定第一滤芯4-3,同时进油螺栓4-4与箱体3-2连接,第一连接螺栓4-5与油泵3-1连接。如图4所示,所述出油组件5包括出油接头5-1、第二滤芯5-2、出油螺栓5-3和第二连接螺栓5-4。出油接头5-1是出油组件5的安装基础,并固定第二滤芯5-2,同时出油螺栓5-3与箱体3-2连接,第二连接螺栓5-4与油泵3-1连接。所述进油组件4与所述出油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液转辙机用液压动力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动力单元包括泵阀组件(3)、联轴器(2)和电机(1),其中,/n所述液压动力单元内电机(1)通过联轴器(2)与泵阀组件(3)固定联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液转辙机用液压动力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动力单元包括泵阀组件(3)、联轴器(2)和电机(1),其中,
所述液压动力单元内电机(1)通过联轴器(2)与泵阀组件(3)固定联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液转辙机用液压动力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泵阀组件(3)包括油泵(3-1)、箱体(3-2)、进油组件(4)、出油组件(5)、溢流阀组件(6)、注油过滤装置(7)、油标尺(3-3)和换向阀(3-4);其中,
所述油泵(3-1)整体安装固定在箱体(3-2)内,油泵(3-1)单向出油;
所述进油组件(4)布置在油泵(3-1)的进油侧;
所述出油组件(5)、溢流阀组件(6)和换向阀(3-4)均布置在所述油泵(3-1)的出油侧;
所述注油过滤装置(7)和油标尺(3-3)布置在所述箱体(3-2)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液转辙机用液压动力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泵阀组件(3)采用模块化设计;所述进油组件(4)和所述出油组件(5)采用模块式连接方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液转辙机用液压动力单元,其特征在于,进油组件包括(4)进油接头(4-1)、单向阀体(4-2)、第一滤芯(4-3)、进油螺栓(4-4)和第一连接螺栓(4-5);其中,
所述单向阀体(4-2)固定在所述进油接头(4-1)上,并固定所述第一滤芯(4-3),同时所述进油螺栓(4-4)与箱体(3-2)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螺栓(4-5)与油泵(3-1)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可证杨树仁刘尚超黄天新孙晓勇刘振华陈昊张凉许铭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