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级自动风量平衡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9042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6: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级自动风量平衡阀,包括箱体、磁性筒体、转轴、阀片和扭簧;磁性筒体同心设于箱体中,转轴同心设于磁性筒体中,转轴的右端可转动的连接在箱体的右端;阀片可转动的套设在转轴上并固定在磁性筒体的右端,阀片的右侧端面贴合在箱体的右端内壁上,扭簧套设在转轴上并介于阀片与箱体的右端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根据设定值自动无级调节冷却风的进风量以使风量平衡阀阻力和料层阻力之和保持恒定,仅需一种规格就可通用在冷却机中,进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此外,还大幅扩大了风量调节范围以使在任意产量下均可发挥最佳性能,受产量或物料特性变化的影响较小,进而扩大了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级自动风量平衡阀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级自动风量平衡阀。
技术介绍
水泥熟料生产过程中冷却机的冷却风通过风室,穿过篦板,对篦床上熟料进行冷却,篦床上熟料料层厚度基本一致,但是粗细料的分离明显,粗细料分离使料床风阻差别较大:相同料层厚度,物料颗粒大的粗料层比颗粒小的细料层风阻小,冷却风会往风阻更小的粗料层聚集,这就导致细料层的冷却风量不足,严重影响冷却机的工艺性能。这时就需要在冷却风出风口设置风量平衡阀来控制风量分布,进而能在物料分布不均,工况多变的情况下自动调节,使各供风区域都能按要求供风。现有的风量平衡阀通用性差,单台冷却机必须专门配备5~7种不同尺寸的风量阀,生产成本较高;此外,风量无法自动调节且调节范围也很小,导致其仅在额定产量下才能发挥最佳性能,无法适应产量或物料特性变化较大的生产情况,适用范围较小,亟需等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降低了生产成本并扩大了适用范围的无级自动风量平衡阀。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无级自动风量平衡阀,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磁性筒体、转轴、阀片和扭簧;所述磁性筒体同心设于箱体中,所述转轴同心设于磁性筒体中,所述转轴的右端可转动的连接在箱体的右端;所述阀片可转动的套设在转轴上并固定在磁性筒体的右端,所述阀片的右侧端面贴合在箱体的右端内壁上,所述扭簧套设在转轴上并介于阀片与箱体的右端之间,所述扭簧的一端固定在箱体的右端内壁上,所述扭簧的另一端固定在阀片上,所述阀片上形成有两个互为对角设置的扇形片,对应地,所述箱体的右端开设有两个互为对角分布的扇形孔,所述扇形孔的面积小于扇形片的面积,每个所述扇形片中均开设有多个沿圆周方向依次等角度分布的通风孔,多个所述通风孔均与对应的一个扇形孔相互配合;所述转轴上还套设有可转动的风叶和导电线圈,所述风叶和导电线圈均同心设于磁性筒体内,所述导电线圈绝缘固定在风叶的左端。优选地,还包括变阻器和导电滑环,所述变阻器通过导电滑环与导电线圈串联形成闭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可根据设定值自动无级调节冷却风的进风量以使风量平衡阀阻力和料层阻力之和保持恒定,仅需一种规格就可通用在冷却机中,进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此外,还大幅扩大了风量调节范围以使在任意产量下均可发挥最佳性能,受产量或物料特性变化的影响较小,进而扩大了适用范围。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前视剖面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右视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阀片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除非另外定义,本专利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为了保持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专利技术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如图1~3所示,一种无级自动风量平衡阀,包括箱体5、磁性筒体7、转轴6、阀片9和扭簧10;磁性筒体7同心设于箱体5中,转轴6同心设于磁性筒体7中,转轴6的右端可转动的连接在箱体5的右端;阀片9可转动的套设在转轴6上并固定在磁性筒体7的右端,阀片9的右侧端面贴合在箱体5的右端内壁上,扭簧10套设在转轴6上并介于阀片9与箱体5的右端之间,扭簧10的一端固定在箱体5的右端内壁上,扭簧10的另一端固定在阀片9上,阀片9上形成有两个互为对角设置的扇形片91,对应地,箱体5的右端开设有两个互为对角分布的扇形孔51,扇形孔51的面积小于扇形片91的面积,每个扇形片91中均开设有多个沿圆周方向依次等角度分布的通风孔92,多个通风孔92均与对应的一个扇形孔51相互配合;转轴6上还套设有可转动的风叶8和导电线圈4,风叶8和导电线圈4均同心设于磁性筒体7内,导电线圈4绝缘固定在风叶8的左端。一种无级自动风量平衡阀,还包括变阻器2和导电滑环3,变阻器2通过导电滑环3与导电线圈4串联形成闭路。工作原理:冷却风从右往左吹向两个扇形孔51,进而在穿过两个扇形孔51后经由每个扇形片91上的多个通风孔92进入到磁性筒体7内,然后继续向左流动并吹向风叶8,进而带动风叶8围绕转轴6旋转。冷却风风量越大时,对风叶8推动力越大,风叶8旋转转速就越大,风叶8转动会带动导电线圈4在磁性筒体7内同步旋转,进而切割由磁性筒体7产生的磁场并产生感应电流,同时产生阻尼力矩,阻尼力矩会推动磁性筒体7朝着导电线圈4的相反的反向转动,导电线圈4的转速越大,阻尼力矩就越大。而磁性筒体7转动时,阀片9就会跟随磁性筒体7同步转动并克服扭簧10的扭矩,多个通风孔92逐渐被扇形孔51遮住,进而导致进风量减小。风量越小后,风叶8的转速变慢,阻尼力矩随之减小,阀片9在扭簧10的反弹力作用下慢慢回转到原位,进而带动磁性筒体7同步回转,随着阀片9的回转,多个通风孔92逐渐又与扇形孔51相互连通,风量又开始变大;即风量越大,风阻越大;风量越小,风阻越小,从而实现风量平衡阀阻力和料层阻力之和保持恒定,并达到均布风量的作用。调节变阻器2可以借助导电滑环3无级调节感应电流的大小,从而无级调节风量的大小;另外,在变阻器2和导电滑环3之间还可接入电灯泡1等用电设备以利用感应电流;将感应电流接入DCS系统后还可以实现智能化控制。本专利技术可根据设定值自动无级调节冷却风的进风量以使风量平衡阀阻力和料层阻力之和保持恒定,仅需一种规格就可通用在冷却机中,进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此外,还大幅扩大了风量调节范围以使在任意产量下均可发挥最佳性能,受产量或物料特性变化的影响较小,进而扩大了适用范围。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同等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专利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与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级自动风量平衡阀,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磁性筒体、转轴、阀片和扭簧;所述磁性筒体同心设于箱体中,所述转轴同心设于磁性筒体中,所述转轴的右端可转动的连接在箱体的右端;所述阀片可转动的套设在转轴上并固定在磁性筒体的右端,所述阀片的右侧端面贴合在箱体的右端内壁上,所述扭簧套设在转轴上并介于阀片与箱体的右端之间,所述扭簧的一端固定在箱体的右端内壁上,所述扭簧的另一端固定在阀片上,所述阀片上形成有两个互为对角设置的扇形片,对应地,所述箱体的右端开设有两个互为对角分布的扇形孔,所述扇形孔的面积小于扇形片的面积,每个所述扇形片中均开设有多个沿圆周方向依次等角度分布的通风孔,多个所述通风孔均与对应的一个扇形孔相互配合;所述转轴上还套设有可转动的风叶和导电线圈,所述风叶和导电线圈均同心设于磁性筒体内,所述导电线圈绝缘固定在风叶的左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级自动风量平衡阀,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磁性筒体、转轴、阀片和扭簧;所述磁性筒体同心设于箱体中,所述转轴同心设于磁性筒体中,所述转轴的右端可转动的连接在箱体的右端;所述阀片可转动的套设在转轴上并固定在磁性筒体的右端,所述阀片的右侧端面贴合在箱体的右端内壁上,所述扭簧套设在转轴上并介于阀片与箱体的右端之间,所述扭簧的一端固定在箱体的右端内壁上,所述扭簧的另一端固定在阀片上,所述阀片上形成有两个互为对角设置的扇形片,对应地,所述箱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祥李帅波崔恒波胡斌徐成钟永超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凯盛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