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坑内悬吊楼梯的悬挂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8988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6: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深坑内悬吊楼梯的悬挂支架,包括竖直的悬吊组件和连接管组件,连接管组件包括上连接管和下连接管,上连接管的两端通过建筑扣件固定在横向的支撑梁上,支撑梁上设有加固钢构架,加固钢构架包括若干倾斜呈交叉的斜支撑管,斜支撑管的上部压靠在悬吊组件中部的上连接管上;斜支撑管的中部压靠在悬吊组件两侧的下连接管上;斜支撑管的下部通过建筑扣件分别固定有竖直的侧挡杆和顶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深坑内悬吊楼梯的悬挂支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支撑架的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深坑内悬吊楼梯的悬挂支架。
技术介绍
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地下结构可以作为停车、设备、人防、交通等功能区域使用。随着地下结构的大规模开发,大量的深基坑工程不断出现。深基坑工程施工是随着土方的逐层开挖逐步实现的,施工期间人员、材料需要逐层进入地下。由于深基坑施工场地变化性大,并且是自上而下施工,工厂化生产的定型楼梯使用受限。人员的上下一般采用简易楼梯,由现场脚手架钢管连接而成,这种楼梯构造简单,但舒适性,安全性都比较差。而且,施工楼梯一般都布置在基坑周边,而深基坑一般都是先行开挖中心区域,楼梯安装严重滞后。所以提出了可以悬挂在深基坑内建筑支梁上的施工楼梯,施工楼梯一般呈Z字形,施工楼梯的中部固定在悬挂支架上,而悬挂支架一般也采用脚手架钢管搭建构成,悬挂支架的上端固定在钢构支撑梁上,钢构支撑梁的两端搁置在深基坑内建筑支梁上,实现对施工楼梯的支撑,当因为钢构支撑梁的长度一般较长,而作用力又集中在钢构支撑梁的中部,长时间使用后会导致钢构支撑梁变形,影响施工楼梯的使用,所以需要设计加固结构,减小或避免钢构支撑梁的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了一种深坑内悬吊楼梯的悬挂支架,其能对悬挂支架上增设加固钢构架,能加固钢构支撑梁,减小钢构支撑梁的变形,同时能对悬挂支架进行定位,限制悬挂支架的移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深坑内悬吊楼梯的悬挂支架,包括竖直的悬吊组件,悬吊组件包括呈一排排列的后支撑管,后支撑管的两侧设有若干竖直的侧支撑管,后支撑管上端的前侧设有与后支撑管相对的前支撑管,悬吊组件的上端设有纵向的连接管组件,连接管组件包括上连接管和下连接管,上连接管通过建筑扣件固定在侧支撑管和后支撑管的上端或后支撑管和前支撑管上,下连接管位于上连接管的下侧并通过建筑扣件固定在侧支撑管和后支撑管上或后支撑管和前支撑管;所述上连接管的两端通过建筑扣件固定在横向的支撑梁上,其特征在于:支撑梁上设有加固钢构架,加固钢构架包括若干倾斜呈交叉的斜支撑管,斜支撑管的上部压靠在悬吊组件中部的上连接管上;斜支撑管的中部压靠在悬吊组件两侧的下连接管上;斜支撑管的下部通过建筑扣件分别固定有竖直的侧挡杆和顶杆。优选的,所述支撑梁的两端压靠有深坑内建筑的桁架梁上,支撑梁位于桁架梁的上端,所述的侧挡杆抵靠在桁架梁的侧壁上,顶杆抵靠在桁架梁的下端面上。优选的,所述悬吊组件同侧的顶杆之间或侧挡杆之间通过建筑扣件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优选的,所述悬吊组件中部的上连接管位于斜支撑管的上侧,悬吊组件两侧的下连接管位于斜支撑管的下侧。优选的,所述后支撑管的上端、侧支撑管的上端和前支撑管的上端相齐平,后支撑管的下端和侧支撑管的下端相齐平。优选的,所述后支撑管和侧支撑管的下端通过建筑扣件固定连接有水平的钢构平台。优选的,所述的加固钢构架分布在悬吊组件的后支撑管和前支撑管之间,悬吊组件同侧的斜支撑管至少设有两根。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其能对悬挂支架上增设加固钢构架,能加固钢构支撑梁,减小钢构支撑梁的变形,同时能对悬挂支架进行定位,限制悬挂支架的移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立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正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俯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悬吊组件;11、后支撑管;12、侧支撑管;13、前支撑管;20、连接管组件;21、上连接管;22、下连接管;30、支撑梁;40、加固钢构架;41、斜支撑管;42、侧挡杆;43、顶杆;44、连接管;50、桁架梁。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见图1至3所示,一种深坑内悬吊楼梯的悬挂支架,包括竖直的悬吊组件10,悬吊组件10包括呈一排排列的后支撑管11,后支撑管11的两侧设有若干竖直的侧支撑管12,后支撑管11上端的前侧设有与后支撑管11相对的前支撑管13,悬吊组件10的上端设有纵向的连接管组件20,连接管组件20包括上连接管21和下连接管22,上连接管21通过建筑扣件固定在侧支撑管12和后支撑管11的上端或后支撑管11和前支撑管13上,下连接管22位于上连接管21的下侧并通过建筑扣件固定在侧支撑管12和后支撑管11上或后支撑管11和前支撑管13;所述上连接管21的两端通过建筑扣件固定在横向的支撑梁30上,其特征在于:支撑梁30上设有加固钢构架40,加固钢构架40包括若干倾斜呈交叉的斜支撑管41,斜支撑管41的上部压靠在悬吊组件10中部的上连接管21上;斜支撑管41的中部压靠在悬吊组件10两侧的下连接管22上;斜支撑管41的下部通过建筑扣件分别固定有竖直的侧挡杆42和顶杆43。所述支撑梁30的两端压靠有深坑内建筑的桁架梁50上,支撑梁30位于桁架梁50的上端,所述的侧挡杆42抵靠在桁架梁50的侧壁上,顶杆43抵靠在桁架梁50的下端面上。所述悬吊组件10同侧的顶杆43之间或侧挡杆42之间通过建筑扣件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44。所述悬吊组件10中部的上连接管21位于斜支撑管41的上侧,悬吊组件10两侧的下连接管22位于斜支撑管41的下侧。所述后支撑管11的上端、侧支撑管12的上端和前支撑管13的上端相齐平,后支撑管11的下端和侧支撑管12的下端相齐平。所述后支撑管11和侧支撑管12的下端通过建筑扣件固定连接有水平的钢构平台。所述的加固钢构架40分布在悬吊组件10的后支撑管11和前支撑管13之间,悬吊组件10同侧的斜支撑管41至少设有两根。工作原理:本专利技术为深坑内悬吊楼梯的悬挂支架,其特点在于增设了加固钢构架40,加固钢构架40的结构图2所示,当悬吊组件10受力会作用于支撑梁30,因为悬吊组件10的组成,前支撑管13的支撑作用力小,作用力集中在支撑梁30的中部,加之支撑梁30中部的抗弯曲强度最小,所以支撑梁30的中部最容易向下弯曲,支撑梁30中部的上连接管21最容易随支撑梁30一起下移;而增设了加固钢构架40,加固钢构架40设有斜支撑管41,支撑梁30中部的上连接管21作用于斜支撑管41,会驱使斜支撑管41绕悬吊组件10两侧的下连接管22转动,而斜支撑管41的下端是抵靠在桁架梁50上,限制斜支撑管41转动,从而斜支撑管41可以阻挡上连接管21的下落,实现加固;同时设有侧挡杆42,侧挡杆42可以限制支撑梁30的移动。所述实施例用以例示性说明本专利技术,而非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所述实施例进行修改,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权利保护范围,应如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所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深坑内悬吊楼梯的悬挂支架,包括竖直的悬吊组件(10),悬吊组件(10)包括呈一排排列的后支撑管(11),后支撑管(11)的两侧设有若干竖直的侧支撑管(12),后支撑管(11)上端的前侧设有与后支撑管(11)相对的前支撑管(13),悬吊组件(10)的上端设有纵向的连接管组件(20),连接管组件(20)包括上连接管(21)和下连接管(22),上连接管(21)通过建筑扣件固定在侧支撑管(12)和后支撑管(11)的上端或后支撑管(11)和前支撑管(13)上,下连接管(22)位于上连接管(21)的下侧并通过建筑扣件固定在侧支撑管(12)和后支撑管(11)上或后支撑管(11)和前支撑管(13);所述上连接管(21)的两端通过建筑扣件固定在横向的支撑梁(30)上,其特征在于:支撑梁(30)上设有加固钢构架(40),加固钢构架(40)包括若干倾斜呈交叉的斜支撑管(41),斜支撑管(41)的上部压靠在悬吊组件(10)中部的上连接管(21)上;斜支撑管(41)的中部压靠在悬吊组件(10)两侧的下连接管(22)上;斜支撑管(41)的下部通过建筑扣件分别固定有竖直的侧挡杆(42)和顶杆(4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坑内悬吊楼梯的悬挂支架,包括竖直的悬吊组件(10),悬吊组件(10)包括呈一排排列的后支撑管(11),后支撑管(11)的两侧设有若干竖直的侧支撑管(12),后支撑管(11)上端的前侧设有与后支撑管(11)相对的前支撑管(13),悬吊组件(10)的上端设有纵向的连接管组件(20),连接管组件(20)包括上连接管(21)和下连接管(22),上连接管(21)通过建筑扣件固定在侧支撑管(12)和后支撑管(11)的上端或后支撑管(11)和前支撑管(13)上,下连接管(22)位于上连接管(21)的下侧并通过建筑扣件固定在侧支撑管(12)和后支撑管(11)上或后支撑管(11)和前支撑管(13);所述上连接管(21)的两端通过建筑扣件固定在横向的支撑梁(30)上,其特征在于:支撑梁(30)上设有加固钢构架(40),加固钢构架(40)包括若干倾斜呈交叉的斜支撑管(41),斜支撑管(41)的上部压靠在悬吊组件(10)中部的上连接管(21)上;斜支撑管(41)的中部压靠在悬吊组件(10)两侧的下连接管(22)上;斜支撑管(41)的下部通过建筑扣件分别固定有竖直的侧挡杆(42)和顶杆(4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坑内悬吊楼梯的悬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30)的两端压靠有深坑内建筑的桁架梁(50)上,支撑梁(30)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国松
申请(专利权)人:咸宁智锐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