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维利专利>正文

一种整体提升式爬架的速度防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8978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6: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爬架防坠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整体提升式爬架的速度防坠装置;包括弹射防坠机构和加固安装底座,所述加固安装底座的上表面对称连接有两个侧板,所述弹射防坠机构固定连接在两个侧板的上端;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整体提升式爬架的速度防坠装置其反应快速,其能够瞬间将爬架接稳,有效避免了爬架的坠落,其结构新颖、防坠效果优异;同时其其通过两次固定的作用,能够有效解决现有防坠器安装不稳定的问题,其安装方便、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整体提升式爬架的速度防坠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爬架防坠器
,具体公开了一种整体提升式爬架的速度防坠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有建筑施工技术中,整体提升式爬架被广泛应用,其升降过是先将电动葫芦一端固定在建筑物上,另一端连接爬架架体,启动电动葫芦,通过电动葫芦的正转或反转,实现爬架整体的上升或下降。但由于荷载重量的不均衡性以及电动葫芦制造上的差异,导致电动葫芦运行速度有快有慢,尤其在爬架运行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电动葫芦故障或与建筑物发生刮擦,导致电动葫芦超载,甚至链条断裂,引发爬架发生坠落安全事故,因此在整体提升式爬架上升的过程中需要设置防坠装置。目前,爬架防坠器应用广泛,但是都存在防坠反应速度慢、与建筑物墙体连接不稳定或者连接不方便的问题。例如申请号为2013105408046的专利技术就公开了一种爬架防坠装置,其包括有防坠块、导向架、架体、复位弹簧、限位块、销轴、梯杆、制动齿、激发齿和缓冲弹簧,架体与导向架滑动配合连接,防坠块通过其销轴可转动地装于导向架上,所述防坠块包括激发齿和制动齿,激发齿位于制动齿的下方;导向架上有限位块,限位块位于防坠块的下方;架体上的滑动方向设有至少两根梯杆;复位弹簧一端固接在导向架上,另一端固接在防坠块上,缓冲弹簧与复位弹簧反方向安装,一端固接在导向架上,另一端固接在防坠块上。该爬架防坠器虽然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但是当爬架下坠过程中其需要与爬架进行三个阶段才能实现防坠,而当整体式爬架下坠三个阶段时,其下降的速度较快,叫上整体提升式爬架自身重力高,因此落在防坠器上的动量较大,容易将防坠器造成损坏而导致无法阻止爬架的下落;另外,该类型的爬架防坠器一般是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墙面上,在安装前需要进行在墙面上进行钻孔,然后再使用膨胀螺栓,而高空作业极容易导致危险发生,并且仅通过膨胀螺栓将爬架防坠器固定在墙面上的效果不稳定。因此,针对现有爬架防坠装置的上述两点不足,设计一种反应灵敏、安装稳定且方便的整体提升式爬架的速度防坠装置是一项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爬架防坠装置的上述两点不足,设计一种反应灵敏、安装稳定且方便的整体提升式爬架的速度防坠装置。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整体提升式爬架的速度防坠装置,包括弹射防坠机构和加固安装底座,所述加固安装底座的上表面对称连接有两个侧板,所述弹射防坠机构固定连接在两个侧板的上端;其中,所述弹射防坠机构包括与两个侧板固定连接的外壳,所述外壳的一端开口设置,且位于所述外壳开口处的下方设置有转动内腔,位于所述转动内腔的左右两外侧壁上设置有轴承座,所述转动内腔的两内壁上开设有与轴承座相衔接的通孔,位于两个所述通孔之间的转动内腔中设置有两个齿轮,且两个所述齿轮分别设置有靠近通孔处的转动内腔中,两个所述齿轮朝向对应通孔的端面上连接有凸轴,所述凸轴穿过通孔与对应的轴承座转动连接,两个所述齿轮相互靠近的端面上连接有圆盘体,且所述圆盘体的圆心与齿轮的圆心相重合,两个所述圆盘体的外侧面开设有棘轮转动槽,所述棘轮转动槽的圆心处设置有第一轴承,所述棘轮转动槽的外圆壁上呈环形阵列开设有多个棘爪收纳槽,每个所述棘爪收纳槽中均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弧形棘爪,所述弧形棘爪朝向棘爪收纳槽的背面上连接有第一弹簧,且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棘爪收纳槽的内壁相连接,每个所述棘轮转动槽中均设置有一个棘轮,所述棘轮的外圆面上呈环形阵列设置有与棘爪收纳槽数量相等的棘齿,两个所述棘轮之间连接有转动轴,且两个所述棘轮的外侧面均连接有一个端轴,所述端轴与对应的第一轴承转动连接,位于所述转动内腔的底壁上固定连接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上设置有与转动轴相配合的第二轴承,位于所述转动座一侧的转动轴上连接有环形板,位于所述转动座与环形板之间的转动轴上套设有扭簧,且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与转动座和环形板相连接,位于所述转动座左右两侧的转动轴两端均可拆卸连接有导向杆,且所述导向杆伸出外壳的开口设置;位于所述转动内腔上方的外壳前后内壁上均开设有与水平限位滑槽,位于所述转动内腔上方的外壳体中设置有U型弹射托架,所述U型弹射托架由前后两个对侧的水平托条和后端的横板组成,两个所述水平托条的后端与横板的前后两端固定连接,所述水平托条的外侧面上连接有与水平限位滑槽相配合的金属滑条,每个所述水平托条的下表面均设置有齿面,且所述水平托条下表面的齿面与对应的齿轮上端轮齿相啮合,所述横板的前后两端均连接有第二弹簧,两个所述第二弹簧的端部均与外壳的内侧壁相连接,所述横板朝向外壳内侧壁的端面上设置有绝缘固定块,所述绝缘固定块上固定有第一永磁铁,所述外壳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永磁铁,且所述第一永磁铁与第二永磁铁相互吸附贴合;所述加固安装底座包括一个金属底板和两个墙面固定机构,所述加固安装底座的前端中间位置开设有弧形凹口,两个所述侧板分别连接在弧形凹口后侧的金属底板上表面,且两个侧板镜像对称设置,位于所述侧板与弧形凹口之间的金属底板上间隔开设有两个第一螺栓穿孔,位于两个所述侧板外侧的金属底板上表面均开设有若干第二螺栓穿孔;其中,所述墙面固定机构包括设置在金属底板前端两侧的两个转动条和液压伸缩杆,位于所述转动条正下方的金属底板上开设有缺口,每个所述转动条中均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下表面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件,位于所述转动条前侧的金属底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件,所述液压伸缩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板的后端间隔开设有若干水泥钉插孔,每个所述水泥钉插孔中均活动设置有水泥钉。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所述棘轮转动槽外圆壁上开设的棘爪收纳槽为6~8个,棘轮的外圆面上开设的棘齿也为6~8个。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导向杆的下表面设置成光滑弧形面,且上表面设置有防滑脱齿纹。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位于所述转动座两侧的转动轴上开设有水平插口,所述导向杆的后端连接有能够插入水平插口中的插条,所述插条上间隔开设有多个螺栓连接孔,位于所述水平插口上方的转动轴上螺接有与螺栓连接孔相配合的紧固螺栓。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插条上开设的螺栓连接孔为3~5个,且每个所述螺栓连接孔之间的距离均为cm。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水平托条的前端上表面设置有向上翘起的弧形托块。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螺栓穿孔和第二螺栓穿孔均为腰型孔,且腰型孔横向布置。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侧板与金属底板的内侧还设置有三角形加强肋板。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转动板上开设的水泥钉插孔为3~5个,且每个所述水泥钉插孔之间的间隔为3cm。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每个所述水泥钉插孔中均设置有环形磁铁。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整体提升式爬架的速度防坠装置,其中设置的弹射防坠机构在使用过程中,当整体爬架在提升过程中其爬架上的横杆与导向杆抵接,将导向杆向上拨动,此时棘轮与弧形棘齿之间不会相互作用,其转轴两端连接的齿轮不发生转动,而当电动葫芦超载导致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整体提升式爬架的速度防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弹射防坠机构(1)和加固安装底座(2),所述加固安装底座(2)的上表面对称连接有两个侧板(3),所述弹射防坠机构(1)固定连接在两个侧板(3)的上端;/n其中,所述弹射防坠机构(1)包括与两个侧板(3)固定连接的外壳(100),所述外壳(100)的一端开口设置,且位于所述外壳(100)开口处的下方设置有转动内腔(101),位于所述转动内腔(101)的左右两外侧壁上设置有轴承座(102),所述转动内腔(101)的两内壁上开设有与轴承座(102)相衔接的通孔(103),位于两个所述通孔(103)之间的转动内腔(101)中设置有两个齿轮(104),且两个所述齿轮(104)分别设置有靠近通孔(103)处的转动内腔(101)中,两个所述齿轮(104)朝向对应通孔(103)的端面上连接有凸轴(1041),所述凸轴(1041)穿过通孔(103)与对应的轴承座(102)转动连接,两个所述齿轮(104)相互靠近的端面上连接有圆盘体(105),且所述圆盘体(105)的圆心与齿轮(104)的圆心相重合,两个所述圆盘体(105)的外侧面开设有棘轮转动槽(1051),所述棘轮转动槽(1051)的圆心处设置有第一轴承(106),所述棘轮转动槽(1051)的外圆壁上呈环形阵列开设有多个棘爪收纳槽(1052),每个所述棘爪收纳槽(1052)中均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弧形棘爪(107),所述弧形棘爪(107)朝向棘爪收纳槽(1052)的背面上连接有第一弹簧(108),且所述第一弹簧(108)的另一端与棘爪收纳槽(1052)的内壁相连接,每个所述棘轮转动槽(1051)中均设置有一个棘轮(109),所述棘轮(109)的外圆面上呈环形阵列设置有与棘爪收纳槽(1052)数量相等的棘齿(1091),两个所述棘轮(109)之间连接有转动轴(110),且两个所述棘轮(109)的外侧面均连接有一个端轴(111),所述端轴(111)与对应的第一轴承(106)转动连接,位于所述转动内腔(101)的底壁上固定连接有转动座(112),所述转动座(112)上设置有与转动轴(110)相配合的第二轴承(113),位于所述转动座(112)一侧的转动轴(110)上连接有环形板(114),位于所述转动座(112)与环形板(114)之间的转动轴(110)上套设有扭簧(115),且所述扭簧(115)的两端分别与转动座(112)和环形板(114)相连接,位于所述转动座(112)左右两侧的转动轴(110)两端均可拆卸连接有导向杆(116),且所述导向杆(116)伸出外壳(100)的开口设置;/n位于所述转动内腔(101)上方的外壳(100)前后内壁上均开设有与水平限位滑槽(117),位于所述转动内腔(101)上方的外壳体(100)中设置有U型弹射托架(118),所述U型弹射托架(118)由前后两个对侧的水平托条(1181)和后端的横板(1182)组成,两个所述水平托条(1181)的后端与横板(1182)的前后两端固定连接,所述水平托条(1181)的外侧面上连接有与水平限位滑槽(117)相配合的金属滑条(119),每个所述水平托条(1181)的下表面均设置有齿面(1183),且所述水平托条(1181)下表面的齿面(1183)与对应的齿轮(104)上端轮齿相啮合,所述横板(1182)的前后两端均连接有第二弹簧(120),两个所述第二弹簧(120)的端部均与外壳(100)的内侧壁相连接,所述横板(1182)朝向外壳(100)内侧壁的端面上设置有绝缘固定块(121),所述绝缘固定块(121)上固定有第一永磁铁(122),所述外壳(100)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永磁铁(123),且所述第一永磁铁(122)与第二永磁铁(123)相互吸附贴合;/n所述加固安装底座(2)包括一个金属底板(201)和两个墙面固定机构(202),所述加固安装底座(2)的前端中间位置开设有弧形凹口(2011),两个所述侧板(3)分别连接在弧形凹口(2011)后侧的金属底板(201)上表面,且两个侧板(3)镜像对称设置,位于所述侧板(3)与弧形凹口(2011)之间的金属底板(201)上间隔开设有两个第一螺栓穿孔(2012),位于两个所述侧板(3)外侧的金属底板(201)上表面均开设有若干第二螺栓穿孔(2013);/n其中,所述墙面固定机构(202)包括设置在金属底板(201)前端两侧的两个转动条(2021)和液压伸缩杆(2025),位于所述转动条(2021)正下方的金属底板(201)上开设有缺口(2014),每个所述转动条(2021)中均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转动板(2022),所述转动板(2022)的下表面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件(2023),位于所述转动条(2021)前侧的金属底板(20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整体提升式爬架的速度防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弹射防坠机构(1)和加固安装底座(2),所述加固安装底座(2)的上表面对称连接有两个侧板(3),所述弹射防坠机构(1)固定连接在两个侧板(3)的上端;
其中,所述弹射防坠机构(1)包括与两个侧板(3)固定连接的外壳(100),所述外壳(100)的一端开口设置,且位于所述外壳(100)开口处的下方设置有转动内腔(101),位于所述转动内腔(101)的左右两外侧壁上设置有轴承座(102),所述转动内腔(101)的两内壁上开设有与轴承座(102)相衔接的通孔(103),位于两个所述通孔(103)之间的转动内腔(101)中设置有两个齿轮(104),且两个所述齿轮(104)分别设置有靠近通孔(103)处的转动内腔(101)中,两个所述齿轮(104)朝向对应通孔(103)的端面上连接有凸轴(1041),所述凸轴(1041)穿过通孔(103)与对应的轴承座(102)转动连接,两个所述齿轮(104)相互靠近的端面上连接有圆盘体(105),且所述圆盘体(105)的圆心与齿轮(104)的圆心相重合,两个所述圆盘体(105)的外侧面开设有棘轮转动槽(1051),所述棘轮转动槽(1051)的圆心处设置有第一轴承(106),所述棘轮转动槽(1051)的外圆壁上呈环形阵列开设有多个棘爪收纳槽(1052),每个所述棘爪收纳槽(1052)中均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弧形棘爪(107),所述弧形棘爪(107)朝向棘爪收纳槽(1052)的背面上连接有第一弹簧(108),且所述第一弹簧(108)的另一端与棘爪收纳槽(1052)的内壁相连接,每个所述棘轮转动槽(1051)中均设置有一个棘轮(109),所述棘轮(109)的外圆面上呈环形阵列设置有与棘爪收纳槽(1052)数量相等的棘齿(1091),两个所述棘轮(109)之间连接有转动轴(110),且两个所述棘轮(109)的外侧面均连接有一个端轴(111),所述端轴(111)与对应的第一轴承(106)转动连接,位于所述转动内腔(101)的底壁上固定连接有转动座(112),所述转动座(112)上设置有与转动轴(110)相配合的第二轴承(113),位于所述转动座(112)一侧的转动轴(110)上连接有环形板(114),位于所述转动座(112)与环形板(114)之间的转动轴(110)上套设有扭簧(115),且所述扭簧(115)的两端分别与转动座(112)和环形板(114)相连接,位于所述转动座(112)左右两侧的转动轴(110)两端均可拆卸连接有导向杆(116),且所述导向杆(116)伸出外壳(100)的开口设置;
位于所述转动内腔(101)上方的外壳(100)前后内壁上均开设有与水平限位滑槽(117),位于所述转动内腔(101)上方的外壳体(100)中设置有U型弹射托架(118),所述U型弹射托架(118)由前后两个对侧的水平托条(1181)和后端的横板(1182)组成,两个所述水平托条(1181)的后端与横板(1182)的前后两端固定连接,所述水平托条(1181)的外侧面上连接有与水平限位滑槽(117)相配合的金属滑条(119),每个所述水平托条(1181)的下表面均设置有齿面(1183),且所述水平托条(1181)下表面的齿面(1183)与对应的齿轮(104)上端轮齿相啮合,所述横板(1182)的前后两端均连接有第二弹簧(120),两个所述第二弹簧(120)的端部均与外壳(100)的内侧壁相连接,所述横板(1182)朝向外壳(100)内侧壁的端面上设置有绝缘固定块(121),所述绝缘固定块(121)上固定有第一永磁铁(122),所述外壳(100)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维利
申请(专利权)人:黄维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