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双重网格剪力墙及制作方法、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28967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6: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双重网格剪力墙及制作方法、施工方法,墙板采用密肋状的水泥基底座作为剪力墙的墙板骨架,墙板骨架的空腔内填充植物纤维水泥基填料,植物纤维水泥基填料中植入石灰胶囊,填充植物纤维水泥基填料的墙板侧设置水泥基布。墙板制作时,填充的植物纤维水泥基填料主要由胶凝材料和农作物秸秆纤维制成,并用碱液对秸秆纤维进行了浸泡预处理,以减弱秸秆纤维对水泥水化凝结的影响,并结合石灰胶囊的作用,使增大植物纤维掺杂量的同时,确保墙板抗裂性能及保温隔热性能。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农作物秸秆的利用率,墙板可实现工厂化生产,生产效率高,连接安装方便,便于存储和运输,可实现装配化施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双重网格剪力墙及制作方法、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装配式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双重网格剪力墙及制作方法、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住宅产业中,由于现浇手工湿作业的传统施工方法存在较多的问题,近年来出现了装配式混凝土住宅结构体系,其不仅能满足住宅产业化的规模化、标准化的要求,而且施工快,质量稳定可靠,节能环保,可显著缩短住宅开发建设的周期。现阶段,我国领域碎片化研究使得装配式墙板的发展迟迟得不到突破性的进展,主要的研究集中在中高层装配式住宅的剪力墙的抗震性能方面。我国普遍存在大量秸秆等农作物植物纤维废料,但植物纤维在建筑墙体中的掺杂量小,当墙体中植物纤维的掺杂量高时,容易产生裂缝,会严重影响剪力墙的抗震性、保温性等,导致农作物秸秆在建筑墙体中的利用率低;此外,装配式建筑围护墙板部品构件的构造复杂,工业化水平低,生产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指出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双重网格剪力墙及制作方法、施工方法,旨在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技术保护点】
1.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双重网格剪力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密肋状的水泥基底座、植物纤维水泥基填料和水泥基布,所述水泥基底座形成剪力墙的墙板骨架,墙板骨架的空腔内填充植物纤维水泥基填料,所述植物纤维水泥基填料中植入石灰胶囊,所述水泥基底座上填充植物纤维水泥基填料的一侧面设置水泥基布。/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双重网格剪力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密肋状的水泥基底座、植物纤维水泥基填料和水泥基布,所述水泥基底座形成剪力墙的墙板骨架,墙板骨架的空腔内填充植物纤维水泥基填料,所述植物纤维水泥基填料中植入石灰胶囊,所述水泥基底座上填充植物纤维水泥基填料的一侧面设置水泥基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双重网格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纤维水泥基填料包括农作物秸秆和胶凝材料,所述农作物秸秆的质量份数占胶凝材料质量份数的15%-2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双重网格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骨架中每个空腔内的植物纤维水泥基填料中均匀植入多粒石灰胶囊。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双重网格剪力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选取农作物秸秆并粉碎至纤维状,形成秸秆纤维;
b.用4%NaOH溶液将秸秆纤维浸泡24h,然后清洗秸秆纤维至中性,烘至绝干;
c.选取胶凝材料,所述胶凝材料包括按质量份数计,硅酸盐水泥75份和粉煤灰25份;
d.称取烘干后的秸秆纤维,所述秸秆纤维的质量占胶凝材料质量的15%-20%,并用水润湿至表面无明水,然后称量秸秆纤维的质量,计算出所述秸秆纤维中的含水量,根据所述含水量再称取一定量的水,备用;
e.将所述胶凝材料、润湿后的秸秆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秀丽高越晋冉永红罗斌吴长梁亚雄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