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外墙板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28958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6:08
本申请提供一种保温外墙板的施工方法,包括:步骤一、在保温层的终端部位粘贴翻包网和岩棉带;步骤二、自下而上铺设保温板并使用胶粘剂固定保温板;步骤三、利用锚栓将所述保温板固定在基墙上;以及步骤四、将T字型支撑件固定于幕墙龙骨上,使得所述T字型支撑件的一字板支撑所述保温板并使其抵靠于所述基墙上。在本申请提供的保温外墙板的施工方法中,通过胶粘剂、锚栓以及T型支撑件共同将保温板固定在基墙上,使得所述保温板更加牢固,不易脱落,不但增加了建筑的长期保温效果,而且减少了后期维护成本,使得建筑的整体质量上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保温外墙板的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保温外墙板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产业化的发展和相关政策的出台,装配式施工作为一种新的施工方式,在建筑结构施工上有着比传统工艺高效、便捷、质量更有保障的优点。在装配式施工中通常采用预制混凝土外墙板建造装配式大板建筑,可以提高工厂化、机械化施工程度,减少现场湿作业,节约现场用工,克服季节影响,缩短建筑施工周期。随着国家节能减排力度的加强,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越来越高。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要求节能75%,甚至要求建筑达到超低能耗标准。要达到上述节能标准,外墙的传热系数要求更低,相应的墙体保温材料也更厚,给建筑的设计、建造和使用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温外墙板的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的保温外墙板的施工方法的施工过程存在的漏浆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保温外墙板的施工方法,所述保温外墙板的施工方法包括:步骤一、在保温层的终端部位粘贴翻包网和岩棉带;步骤二、自下而上铺设保温板并使用胶粘剂固定保温板;步骤三、利用锚栓将所述保温板固定在基墙上;以及步骤四、将T字型支撑件固定于幕墙龙骨上,并利用所述T字型支撑件的一字板支撑所述保温板使其抵靠于所述基墙上。可选的,在所述的保温外墙板的施工方法中,所述保温板为防火岩棉板,所述防火岩棉板的厚度在60mm以上。可选的,在所述的保温外墙板的施工方法中,所述防火岩棉板的厚度为100mm。可选的,在所述的保温外墙板的施工方法中,所述锚栓进入所述基墙的有效锚固深度在30mm以上。可选的,在所述的保温外墙板的施工方法中,当所述基墙为加气混凝土制品时,所述锚栓进入基墙的有效锚固深度在50mm以上。可选的,在所述的保温外墙板的施工方法中,所述防火岩棉带采用满粘法固定于所述保温层的终端部位。可选的,在所述的保温外墙板的施工方法中,所述防火岩棉板采用错缝铺设,上下排防火岩棉板之间的错缝为1/2板长。可选的,在所述的保温外墙板的施工方法中,上下排防火岩棉板之间的最小错缝在200mm以上。可选的,在所述的保温外墙板的施工方法中,在沿水平方向铺设过程中,所述防火岩棉板的板间高差控制在1.5mm以下。可选的,在所述的保温外墙板的施工方法中,在保温层的终端部位预粘贴翻包网和岩棉带之前,还包括:在保温层的终端部位粘贴耐碱网格布,所述耐碱网格布压入所述岩棉带和所述翻包的尺寸均在100mm以上。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胶粘剂、锚栓以及T型支撑件共同将保温板固定在基墙上,使得所述保温板更加牢固,不易脱落,不但增加了建筑的长期保温效果,而且减少了后期维护成本,使得建筑的整体质量上升;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保温外墙板的施工方法简单有效,加固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保温外墙板在施工时剖面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保温外墙板在施工时平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保温外墙板的施工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请结合参考图1和图2,其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保温外墙板的施工方法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保温外墙板的施工方法包括:步骤一、在保温层的终端部位粘贴翻包网(图中未示出)和岩棉带(图中未示出);步骤二、自下而上铺设保温板1并使用胶粘剂(图中未示出)固定保温板1;步骤三、利用锚栓将所述保温板1固定在基墙10上;以及步骤四、将T字型支撑件3固定于幕墙龙骨11上,并利用所述T字型支撑件3的一字板支撑所述保温板1使其抵靠于所述基墙10上。具体的,首先,使用胶粘剂(图中未示出)将翻包网和岩棉带粘贴于保温层的终端部位。在粘贴所述岩棉带之前,应首先检查所述岩棉带是否干燥,表面是否平整、清洁,潮湿、表面不平整、有污染的岩棉带不得使用。在门窗洞口、女儿墙、结构变形缝、系统变形缝、檐口、勒脚等处的保温层终端部位均应先行粘贴翻包用的耐碱网格布,之后开始粘贴所述岩棉带。本实施例中,所述耐碱网格布为窄幅300级耐碱网格布,所述耐碱网格布压入所述岩棉带和所述翻包的尺寸均在100mm以上。其中,所述岩棉带应采用满粘法,相邻岩棉带应紧密对接,不得留缝。抹完胶粘剂后,应先将岩棉带的下端与找平层粘贴,然后自下而上均匀挤压、滑动就位。墙角处的岩棉带应交错互锁,并保证墙角垂直度。门窗洞口处的岩棉带拼缝不得留在门窗洞口的四角处,应用整块岩棉带切割成型,岩棉带接缝应离开洞口角部至少200mm。局部不规则处的岩棉带可现场裁切,切口与板面垂直。墙面边角处的岩棉带最小尺寸在300mm以上,外门窗框外侧四周可采用防水、防火性能好的保温材料做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的厚度在20mm以上。接着,自下而上铺设保温板1并使用胶粘剂固定所述保温板1,所述保温板1采用防火岩棉板。在使用胶粘剂粘贴所述防火岩棉板时应轻柔,并随时用2m靠尺检查平整度、垂直度,并清除板边溢出的胶粘剂,不得有胶残留于板边。为了降低外墙的传热系数以符合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所述防火岩棉板的厚度要求在60mm以上。本实施例中,所述防火岩棉板的厚度为100mm。由于所述防火岩棉板的厚度是常规防火岩棉板厚度的两倍,其质量也随之翻倍,因此我们必须研究设计并优化所述防火岩棉板的固定节点,通过优化设计使所述防火岩棉板安全稳定,满足使用年限要求,由此提高建筑整体质量。本实施例中,所述防火岩棉板采用错缝铺设,沿水平方向逐排铺设过程中,上下排之间错缝为1/2板长,最小错缝在200mm以上,所述防火岩棉板的板间高差应在1.5mm以下。所述板间高差是指任意两块防火岩棉板在同一水平面上的高度差。此外,步骤一和步骤二所使用的胶粘剂,在使用时应严格按照材料供应商提供的配比和制作工艺在干粉料中加水,并用电动搅拌器搅拌均匀,达到工程所需的粘稠度。每次配制量不宜过多,视不同环境温度条件按照说明书中规定的时间内用完。然后,利用锚栓将所述保温板1固定在基墙10上。锚栓设置的基墙要求及在一般墙面上的锚栓设置数量应符合下表:表1注:表内基墙是指锚栓直接固定的墙体。锚栓固定之后,将T字型支撑件3固定于幕墙龙骨11上,使得所述T字型支撑件的一字板支撑所述保温板(即防火岩棉板)1并使其抵靠于所述基墙10上。所述T字型支撑件3与H型钢类似,但其中一边无钢板,其头部为一字板。所述T字型支撑件3的头部为一字板,所述一字板支撑所述防火岩棉板并使其与所述基墙10紧紧地贴合在一起。所述T型支撑件3的尾部则通过一颗螺栓5(型号M6,材质316不锈钢)固定在幕墙龙骨11上,并且采用E50型焊条进行满焊,使得所述T型支撑件3与所述幕墙龙骨11连为一体,由此所述T字型支撑件3有足够的反力作用于所述防火岩棉板上,使得所述防火岩棉板在胶粘剂和锚栓固定之外,又多了一个支撑力,由此所述防火岩棉板和所述基墙10能够更加牢固地贴合在一起,所述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温外墙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步骤一、在保温层的终端部位粘贴翻包网和岩棉带;/n步骤二、自下而上铺设保温板并使用胶粘剂固定保温板;/n步骤三、利用锚栓将所述保温板固定在基墙上;以及/n步骤四、将T字型支撑件固定于幕墙龙骨上,并利用所述T字型支撑件的一字板支撑所述保温板使其抵靠于所述基墙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温外墙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一、在保温层的终端部位粘贴翻包网和岩棉带;
步骤二、自下而上铺设保温板并使用胶粘剂固定保温板;
步骤三、利用锚栓将所述保温板固定在基墙上;以及
步骤四、将T字型支撑件固定于幕墙龙骨上,并利用所述T字型支撑件的一字板支撑所述保温板使其抵靠于所述基墙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外墙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板为防火岩棉板,所述防火岩棉板的厚度在60mm以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温外墙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火岩棉板的厚度为100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外墙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栓进入所述基墙的有效锚固深度在30mm以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外墙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基墙为加气混凝土制品时,所述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统毛子成熊玎玮施智亮张丽骏马文浩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