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深水钻孔灌注桩钢护筒定位安装起落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工程钢护筒安装
,尤其涉及一种深水钻孔灌注桩钢护筒定位安装起落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对于水库等深水区域,由于水深较大,钻孔桩施工需先行打入钢护筒,然后再进行钻孔灌注桩施工。但是由于水深较大,钢护筒不能一次性接成全长后再下放。钢护筒需逐节接长,逐节下放,直至全部钢护筒接长和下放至着床。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较多地采用在钢护筒上焊接吊点,利用钢丝绳下放,但这种方法仅适用于钢护筒较短小轻的桥梁工程,在钢护筒重量多达几十吨的情况下,则需要采用卷扬机和滑车组来配合,现场操作较为繁琐,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对于水库等深水区域,由于钢护筒较长,钢护筒在着床前处于悬浮状态,钢护筒需逐节接长、下放直至着床;同时由于其自身重量较大,利用卷扬机和滑车组实现下放钢护筒时,一方面要解决滑车组的吊点问题,另一方面要解决钢护筒接长时的吊点转换或转移的问题。在现有的技术方案中,解决这些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均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深水钻孔灌注桩钢护筒定位安装起落装置,包括第一节钢护筒(2)和位于第一节钢护筒(2)上方的第二节钢护筒(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起落支架(1)、第一组液压顶升系统、第二组液压顶升系统和第三组液压顶升系统,所述起落支架(1)中部具有钢护筒起落空间,所述第一节钢护筒(2)外侧沿高度方向依次设有至少两个高度定位组件A(21),所述第一组液压顶升系统、第二组液压顶升系统固定于起落支架(1)底部位置,所述第一组液压顶升系统包括若干个液压顶升装置A(4),所述液压顶升装置A(4)具有顶杆杆A,所有液压顶升装置A(4)的顶杆杆A对应连接有第一组抱箍组件,所述第二组液压顶升系统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水钻孔灌注桩钢护筒定位安装起落装置,包括第一节钢护筒(2)和位于第一节钢护筒(2)上方的第二节钢护筒(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起落支架(1)、第一组液压顶升系统、第二组液压顶升系统和第三组液压顶升系统,所述起落支架(1)中部具有钢护筒起落空间,所述第一节钢护筒(2)外侧沿高度方向依次设有至少两个高度定位组件A(21),所述第一组液压顶升系统、第二组液压顶升系统固定于起落支架(1)底部位置,所述第一组液压顶升系统包括若干个液压顶升装置A(4),所述液压顶升装置A(4)具有顶杆杆A,所有液压顶升装置A(4)的顶杆杆A对应连接有第一组抱箍组件,所述第二组液压顶升系统包括若干个液压顶升装置B(5),所述液压顶升装置B(5)具有顶杆杆B,所有液压顶升装置B(5)的顶杆杆B对应安装有第二组抱箍组件,第一组抱箍组件、第二组抱箍组件分别对应顶持不同高度的高度定位组件A(21);所述第二节钢护筒(3)外侧沿高度方向依次设有至少两个高度定位组件B(31),所述第三组液压顶升系统固定于起落支架(1)顶部位置,所述第三组液压顶升系统包括若干个液压顶升装置C(6),所述液压顶升装置C(6)具有顶杆杆C,所有液压顶升装置C(6)的顶杆杆C对应安装有第三组抱箍组件,第三组抱箍组件对应顶持于其中一个高度的高度定位组件B(31)。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水钻孔灌注桩钢护筒定位安装起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液压顶升系统包括三个液压顶升装置A(4),三个液压顶升装置A(4)均匀分布设置于起落支架(1)底部位置,每个液压顶升装置A(4)的顶升杆A端部设有抱箍A(41),三个抱箍A(41)共同组合成第一组抱箍组件;所述第二组液压顶升系统包括三个液压顶升装置B(5),三个液压顶升装置B(5)均匀分布设置于起落支架(1)底部位置,每个液压顶升装置B(5)的顶升杆B端部设有抱箍B(51),三个抱箍B(5)共同组合成第二组抱箍组件;所述第三组液压顶升系统包括三个液压顶升装置C(6),三个液压顶升装置C(6)均匀分布设置于起落支架(1)顶部位置,每个液压顶升装置C(6)的顶升杆C端部设有抱箍C(61),三个抱箍C(61)共同组合成第三组抱箍组件。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深水钻孔灌注桩钢护筒定位安装起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箍A(41)呈三分之一圆弧形状,所述第一组抱箍组件呈圆形形状;所述抱箍B(51)呈三分之一圆弧形状,所述第二组抱箍组件呈圆形形状;所述抱箍C(61)呈三分之一圆弧形状,所述第三组抱箍组件呈圆形形状。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水钻孔灌注桩钢护筒定位安装起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抱箍组件、第二组抱箍组件、第三组抱箍组件结构完全相同,所述第二组抱箍组件包括三个结构相同的抱箍B(51),每个抱箍B(51)包括呈圆弧形状的抱箍接触本体(52)和固定于抱箍接触本体(52)外侧的抱箍加强板(53),抱箍B(51)第一端固定设有第一连接块(54),抱箍B(51)第二端固定设有第二连接块(55),所述第二连接块(55)上铰接设有锁臂(56);第二组抱箍组件的三个抱箍B(51)分别为第一抱箍、第二抱箍和第三抱箍,第一抱箍的第一连接块(54)与第二抱箍的第二连接块(55)相对应,第一抱箍与第二抱箍通过连接弧板(57)连接,该连接弧板(57)的一端铰接于第二抱箍的锁臂(56)上,该连接弧板(57)的另一端对应铰接于第一抱箍的第一连接块(54)上;第二抱箍的第一连接块(54)与第三抱箍的第二连接块(55)相对应,第二抱箍与第三抱箍通过连接弧板(57)连接,该连接弧板(57)的一端铰接于第三抱箍的锁臂(56)上,该连接弧板(57)的另一端对应铰接于第二抱箍的第一连接块(54)上;第三抱箍的第一连接块(54)与第三抱箍的第一连接块(55)相对应,第三抱箍与第一抱箍通过连接弧板(57)连接,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诚文,赵家栋,周炜,王佩佩,邓忠振,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工建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