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用结核培养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28789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6: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疗用结核培养检测系统,包括痰处理模块、培养仪、药敏模块、全自动染色模块、控制器、存储模块、监测模块、三维夹爪、流水线驱动单元、分析单元、回收单元和流水线;其中,所述流水线依次经过痰处理模块、培养仪、药敏模块、全自动染色模块和回收单元,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痰处理模块获取得到对应患者的痰,并将痰收集在带有识别标签的痰杯之中,能够在取样杯中的样本依次经历培养、药敏试验和全自动染色这些步骤,实现了培养、药敏试验和全自动染色流程的自动化,能够对患者的痰进行全自动化检测处理,大大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力投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疗用结核培养检测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培养检测
,具体为一种医疗用结核培养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菌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病。结核病是青年人容易发生的一种慢性和缓发的传染病。潜伏期4~8周。其中80%发生在肺部,其他部位也可继发感染。人与人之间呼吸道传播是本病传染的主要方式。传染源是接触排菌的肺结核患者。随着环境污染和艾滋病的传播,结核病发病率越发强烈。除少数发病急促外,临床上多呈慢性过程。常有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和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统表现。而当前在医院的结核培养过程中,一般都是先进行患者痰取样,取样之后送到相关培养仪内进行培养,之后再进行药敏试验,最后进行全自动染色,上述各个过程中都是相互独立的,需要人工一个一个环节进行转送,这样及其浪费时间,导致工作效率较低;为了解决上述缺陷,现提供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疗用结核培养检测系统,通过痰处理模块获取得到对应患者的痰,并将痰收集在带有识别标签的痰杯之中,之后通过控制器和对应的位置检测模块、三维夹爪和流水线驱动单元,能够在取样杯中的样本依次经历培养、药敏试验和全自动染色这些步骤,实现了培养、药敏试验和全自动染色流程的自动化,能够对患者的痰进行全自动化检测处理,大大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力投入。通过将痰杯放置到流水线上;监测模块检测流水线上的检测信息和检测结果信息,将检测信息、位置信息和检测结果信息传输到分析单元;分析单元对检测项目数量数据、每个项目检测的开始时间数据、每个项目检测的结束时间数据、检测正确次数数据、检测错误次数数据和检测偏差数据进行分析操作,得到选择耗时和安全时间,并将其一同传输至流水线驱动单元;控制器结合培养仪、药敏模块、全自动染色模块、监测模块、三维夹爪、流水线驱动单元和流水线进行结核培养检测;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依据相关数据进行培养时间分析的问题,来增加数据的准确性,增加数据的说服力度,减小误差,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医疗用结核培养检测系统,包括痰处理模块、培养仪、药敏模块、全自动染色模块、控制器、存储模块、监测模块、三维夹爪、流水线驱动单元、分析单元、回收单元和流水线;其中,所述流水线依次经过痰处理模块、培养仪、药敏模块、全自动染色模块和回收单元;所述痰处理模块用于借助痰杯收集待检测人员的痰,并将痰杯信息在记录单元内进行记录,所述痰杯信息包括痰杯标号数据和痰杯主人身份数据,将痰杯放置到流水线上;所述监测模块用于检测流水线上的检测信息和检测结果信息,检测信息包括检测项目数量数据、每个项目检测的开始时间数据和每个项目检测的结束时间数据、痰杯放入流水线驱动单元的时间和取出流水线驱动单元的时间,检测结果信息包括检测正确次数数据、检测错误次数数据和检测偏差数据,将检测信息、位置信息和检测结果信息传输到分析单元;所述分析单元用于对检测项目数量数据、每个项目检测的开始时间数据、每个项目检测的结束时间数据、检测正确次数数据、检测错误次数数据和检测偏差数据进行分析操作,得到选择耗时和安全时间,并将其一同传输至流水线驱动单元;所述控制器用于结合培养仪、药敏模块、全自动染色模块、监测模块、三维夹爪、流水线驱动单元和流水线进行结核培养检测。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分析操作的具体操作过程为:步骤一:获取每个项目检测的开始时间数据和每个项目检测的结束时间数据,从而计算出每个项目的检测时间,并将其标定为对应的培养时间、药敏时间、染色时间以及夹取时间,且夹取时间设定的三个夹爪对应的夹取时间分别标记为第一夹取时间、第二夹取时间和第三夹取时间;步骤二:获取痰杯放入流水线驱动单元的时间,将其标定为初始检测时间,获取痰杯取出流水线驱动单元的时间,将其标定为最终检测时间,将初始检测时间和最终检测时间一同带入到差值计算式中,从而得到检测总耗时;步骤三:提取培养时间、药敏时间、染色时间以及夹取时间,并将其进行求和计算,从而计算出耗时总值,并将其与检测总耗时一同进行差值计算,从而得出运输耗时,将检测总耗时和运输耗时带入到占比计算式:检测占比=检测总耗时/运输耗时;步骤四:获取检测正确次数数据和检测错误次数数据,并将其一同带入到求和计算式中,计算出检测总次数,并将检测总次数与检测正确次数数据一同带入到正确率计算式:正确率=检测正确次数数据/检测总次数,并将多次检测的正确率进行求和计算,并将求和计算后的数值除以对应的次数,从而得到正确率均值;步骤五:提取正确率和检测占比,建立一个虚拟直角坐标系,并将正确率和检测占比在虚拟直角坐标系中进行标记,提取其中正确率最高值的,提取出正确率均值对应的检测数据,并将其在虚拟直角坐标系中进行标记,最终选取出选择正确率,且选择正确率指代选择的正确率大于正确率均值,且小于等于正确率最高值的对应检测数据;步骤六:选取出选择正确率对应的检测信息,并提取对应检测信息内的每个项目检测的开始时间数据和每个项目检测的结束时间数据,从而提取对应的检测时间、药敏时间、染色时间以及夹取时间,将其进行求和计算,从而得到选择综合,并将选择综合除以对应的操作次数,从而计算出选择耗时,设定一个安全预设值,并将其与选择耗时一同进行求和计算,从而计算出一个安全时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结核培养检测的具体步骤如下:C1:利用监测模块在检测到痰杯到达培养仪位置处时向控制器传输培养信号,控制器在接收到监测模块传输的培养信号时进入培养过程,具体过程为:S1:首先利用控制器向流水线驱动单元传输调节信号,流水线驱动单元驱动依据第一速度控制流水线运行速度;S2:控制器驱动三维夹爪将痰杯从流水线上夹取到培养仪内,利用培养仪用于对痰杯内的微生物进行快速培养并在培养结束后向控制器传输抓取信号;S3:控制器接收培养仪传输的抓取信号时驱动三维夹爪将痰杯从培养仪夹取到流水线上;结束当前痰杯的培养操作;C2:监测模块在检测到痰杯到达药敏模块的位置处时向控制器传输药敏信号,所述控制器接收监测模块传输的药敏信号并自动进入药敏试验,具体步骤如下:E1:控制器接收到监测模块传输的药敏信号时向流水线驱动单元传输调节信号,流水线驱动单元依据选择耗时控制流水线进行下一步检测,即检测所消耗的时间需要达到检测时间,且不超过安全时间;E2:控制器驱动三维夹爪将痰杯从流水线上夹取到药敏模块进行药敏试验,药敏试验结束后向控制器传输抓取信号;E3:控制器接收药敏模块传输的抓取信号时驱动三维夹爪将痰杯从药敏模块夹取到流水线上;结束当前痰杯的药敏试验;C3:监测模块在检测到痰杯到达全自动染色模块的位置处时向控制器传输染色信号,控制器接收到监测模块传输的染色信号进入染色操作,具体操作过程为:R1:控制器接收到监测模块传输的染色信号时向流水线驱动单元传输调节信号,流水线驱动单元依据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疗用结核培养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痰处理模块、培养仪、药敏模块、全自动染色模块、控制器、存储模块、监测模块、三维夹爪、流水线驱动单元、分析单元、回收单元和流水线;/n其中,所述流水线依次经过痰处理模块、培养仪、药敏模块、全自动染色模块和回收单元;/n所述痰处理模块用于借助痰杯收集待检测人员的痰,并将痰杯信息在记录单元内进行记录,所述痰杯信息包括痰杯标号数据和痰杯主人身份数据,将痰杯放置到流水线上;/n所述监测模块用于检测流水线上的检测信息和检测结果信息,检测信息包括检测项目数量数据、每个项目检测的开始时间数据和每个项目检测的结束时间数据、痰杯放入流水线驱动单元的时间和取出流水线驱动单元的时间,检测结果信息包括检测正确次数数据、检测错误次数数据和检测偏差数据,将检测信息、位置信息和检测结果信息传输到分析单元;/n所述分析单元用于对检测项目数量数据、每个项目检测的开始时间数据、每个项目检测的结束时间数据、检测正确次数数据、检测错误次数数据和检测偏差数据进行分析操作,得到选择耗时和安全时间,并将其一同传输至流水线驱动单元;/n所述控制器用于结合培养仪、药敏模块、全自动染色模块、监测模块、三维夹爪、流水线驱动单元和流水线进行结核培养检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疗用结核培养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痰处理模块、培养仪、药敏模块、全自动染色模块、控制器、存储模块、监测模块、三维夹爪、流水线驱动单元、分析单元、回收单元和流水线;
其中,所述流水线依次经过痰处理模块、培养仪、药敏模块、全自动染色模块和回收单元;
所述痰处理模块用于借助痰杯收集待检测人员的痰,并将痰杯信息在记录单元内进行记录,所述痰杯信息包括痰杯标号数据和痰杯主人身份数据,将痰杯放置到流水线上;
所述监测模块用于检测流水线上的检测信息和检测结果信息,检测信息包括检测项目数量数据、每个项目检测的开始时间数据和每个项目检测的结束时间数据、痰杯放入流水线驱动单元的时间和取出流水线驱动单元的时间,检测结果信息包括检测正确次数数据、检测错误次数数据和检测偏差数据,将检测信息、位置信息和检测结果信息传输到分析单元;
所述分析单元用于对检测项目数量数据、每个项目检测的开始时间数据、每个项目检测的结束时间数据、检测正确次数数据、检测错误次数数据和检测偏差数据进行分析操作,得到选择耗时和安全时间,并将其一同传输至流水线驱动单元;
所述控制器用于结合培养仪、药敏模块、全自动染色模块、监测模块、三维夹爪、流水线驱动单元和流水线进行结核培养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用结核培养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分析操作的具体操作过程为:
步骤一:获取每个项目检测的开始时间数据和每个项目检测的结束时间数据,从而计算出每个项目的检测时间,并将其标定为对应的培养时间、药敏时间、染色时间以及夹取时间,且夹取时间设定的三个夹爪对应的夹取时间分别标记为第一夹取时间、第二夹取时间和第三夹取时间;
步骤二:获取痰杯放入流水线驱动单元的时间,将其标定为初始检测时间,获取痰杯取出流水线驱动单元的时间,将其标定为最终检测时间,将初始检测时间和最终检测时间一同带入到差值计算式中,从而得到检测总耗时;
步骤三:提取培养时间、药敏时间、染色时间以及夹取时间,并将其进行求和计算,从而计算出耗时总值,并将其与检测总耗时一同进行差值计算,从而得出运输耗时,将检测总耗时和运输耗时带入到占比计算式:检测占比=检测总耗时/运输耗时;
步骤四:获取检测正确次数数据和检测错误次数数据,并将其一同带入到求和计算式中,计算出检测总次数,并将检测总次数与检测正确次数数据一同带入到正确率计算式:正确率=检测正确次数数据/检测总次数,并将多次检测的正确率进行求和计算,并将求和计算后的数值除以对应的次数,从而得到正确率均值;
步骤五:提取正确率和检测占比,建立一个虚拟直角坐标系,并将正确率和检测占比在虚拟直角坐标系中进行标记,提取其中正确率最高值的,提取出正确率均值对应的检测数据,并将其在虚拟直角坐标系中进行标记,最终选取出选择正确率,且选择正确率指代选择的正确率大于正确率均值,且小于等于正确率最高值的对应检测数据;
步骤六:选取出选择正确率对应的检测信息,并提取对应检测信息内的每个项目检测的开始时间数据和每个项目检测的结束时间数据,从而提取对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奇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博莱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