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磷酸骨架功能化荧光碳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安全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磷酸骨架功能化荧光碳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在农业生产中,有机磷农药的广泛使用造成了面源环境污染与严重食品安全问题。有机磷农残会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造成乙酰胆碱在体内过量聚积,从而表现出高毒性。为了保障食品安全,迫切需要开发有效的有机磷农残快速检测方法。常用的有机磷农残的检测分析方法包括:光谱法、电化学分析方法、气相色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伏安法、气相色谱法-质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质谱法等等。这些方法前处理要求较高,耗时长,消耗大量有机溶剂,不便于实时现场快速检测。碳点,即碳量子点,是一种尺寸约为20nm的有机碳材料,由于其良好的光致发光特性、毒性低、可绿色合成、生物相容性好、成本低、尺寸小和耐光漂白性好等特性而被广泛用于荧光检测和分析领域。用于制备碳点的碳源一般含有可产生共轭效应的基团(如C=C、C=N、C=O或N=O等),通过交联作用可以发出强烈的可见光或荧光。如果对碳点表面进行改性或用杂原子掺杂,不仅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磷酸骨架功能化荧光碳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氮掺杂碳点的制备/n将无水柠檬酸分散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中,充分溶解后置入高压釜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磷酸骨架功能化荧光碳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氮掺杂碳点的制备
将无水柠檬酸分散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中,充分溶解后置入高压釜中,N2吹扫后密封加热反应;反应结束后自然冷却,将反应粗产物转移至离心管中,先超声处理1~10分钟,之后于8000~12000rpm下离心0.5~5分钟,将离心得到的沉淀反复用石油醚冲洗后低温干燥,即得氮掺杂碳点粉末;
(2)氮掺杂碳点的双建改性
取步骤(1)制得的氮掺杂碳点粉末分散于无水乙醇中,超声处理2~10分钟,涡旋1~5分钟,加入10%乙酸水溶液,再超声处理1~5分钟,然后加入3-(异丁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后,水浴加热避光搅拌反应,即得双键改性的氮掺杂碳点;
(3)磷酸骨架功能化荧光碳点的制备
取步骤(2)制得的双键改性氮掺杂碳点悬于无水乙醇中,先超声处理5~15分钟,之后加入乙烯磷酸在N2保护下水浴加热反应,即得磷酸骨架功能化的荧光碳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磷酸骨架功能化荧光碳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无水柠檬酸与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摩尔比为1:6.8~1:11.7。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磷酸骨架功能化荧光碳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加热反应的条件为:反应温度130~2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练武,吴茂,郭亚平,范亚军,李嘉伟,周欣吉,申典灵,颜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