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免热压3D保护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8759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6: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保护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免热压3D保护膜,包括3D保护膜以及设置于3D保护膜两侧表面粘贴面和触摸面,粘贴面和触摸面上均设置有离型膜,粘贴面的表面涂有透明添加剂,透明添加剂包括聚偏氟乙烯、α‑烯烃、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全氟乙烯醚共聚物和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直接在3D保护膜的粘贴面一侧添加透明添加剂,使粘贴面与被贴物复合性更好,直接模切成型贴附效果。透明添加剂除具有良好的耐化学腐蚀性、耐高温性、耐氧化性、耐候性外,聚偏氟乙烯在氟具有强韧性、低摩擦系数、耐腐蚀性强、耐老化性、耐气候以及耐辐照性能,该免热压3D保护膜,无需热压,直接模切成型贴附,使工作效率大大的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免热压3D保护膜
本专利技术涉及保护膜
,具体为一种免热压3D保护膜。
技术介绍
曲面膜热弯机用于制造手机曲面膜,主要的制造方法即是将平板状的手机膜制造材料放入加热后的模具进行压模成型目前,在对手机膜进行压制的时候均是由驱动装置带动上模具朝下运动,从而进行压模动作,并且对曲面膜压模完成后,由于曲面膜处于高温状态,而使得曲面膜在模具中长时间无法取出。当曲面膜冷却一点后将其取出时,又会由于与相对较低温度的载台进行接触从而因为骤冷产生局部变形。现有技术中,只对上模具进行驱动的结构使得驱动形成变大,这样不利于对驱动精度的控制,并且曲面膜长时间无法从模具中取出使得工作效率大大的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免热压3D保护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传统的3D保护膜的抗冲击效果差,使用寿命短,摩擦系数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免热压3D保护膜,包括3D保护膜以及设置于3D保护膜两侧表面粘贴面和触摸面,所述粘贴面用于与手机屏幕直接粘接,所述触摸面用于触屏操作,所述粘贴面和触摸面上均设置有离型膜,所述粘贴面的表面涂有透明添加剂,所述透明添加剂包括聚偏氟乙烯、α-烯烃、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全氟乙烯醚共聚物和水。作为优选,所述粘贴面的表面涂透明添加剂的方式采用喷涂或辊涂工艺。作为优选,所述透明添加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120-150份聚偏氟乙烯、15-20份α-烯烃、0.5-0.8份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10-15份全氟乙烯醚共聚物和20-30份水。作为优选,所述透明添加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130份聚偏氟乙烯、18份α-烯烃、0.8份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10份全氟乙烯醚共聚物和25份水。作为优选,所述透明添加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120份聚偏氟乙烯、15份α-烯烃、0.7份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12份全氟乙烯醚共聚物和20份水。作为优选,所述透明添加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150份聚偏氟乙烯、20份α-烯烃、0.8份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15份全氟乙烯醚共聚物和30份水。作为优选,所述透明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重量份数称取各原料,将聚偏氟乙烯的水分散液和全氟乙烯醚共聚物的水分散液相混合,然后加入α-烯烃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最后用水稀释获得透明添加剂。作为优选,所述聚偏氟乙烯采用纯度≥99.99%的偏氟乙烯均聚而成。作为优选,所述α-烯烃为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其中的一种。作为优选,所述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氟碳表面活性剂或炔二醇表面活性剂其中的一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免热压3D保护膜,通过直接在3D保护膜的粘贴面一侧添加透明添加剂,使粘贴面与被贴物复合性更好,直接模切成型贴附效果。透明添加剂除具有良好的耐化学腐蚀性、耐高温性、耐氧化性、耐候性外,聚偏氟乙烯在氟具有强韧性、低摩擦系数、耐腐蚀性强、耐老化性、耐气候以及耐辐照性能,该免热压3D保护膜,无需热压,直接模切成型贴附,使工作效率大大的提高;透明添加剂是由纯度≥99.99%的偏氟乙烯(VDF)均聚而成的涂料用可熔性氟碳树脂,有70%树脂制成的氟碳涂料经喷涂或辊涂等工艺经烘烤制成的漆膜具有无与伦比的超耐候性能及加工性能,完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HG/T3793-2005,透明添加剂不但有很强的耐磨性和抗冲击性能,还可以使粘贴面与被贴物复合性更好,从而使更换的保护屏幕,直接模切成型贴附,省时省力省工序,工作效率大幅提升,本专利技术的免热压3D保护膜高清、透明、无杂质。胶层粘着力低、排气性佳、不脱胶、不残胶、耐候性佳、易加工,可应用于触摸屏、触控面板、平面显示器LED等制程中保护或作为出货品保护膜使用,避免表面刮伤。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3D保护膜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实施例1一种免热压3D保护膜,包括3D保护膜以及设置于3D保护膜两侧表面粘贴面和触摸面,粘贴面用于与手机屏幕直接粘接,触摸面用于触屏操作,粘贴面和触摸面上均设置有离型膜,粘贴面的表面涂有透明添加剂,透明添加剂包括聚偏氟乙烯、α-烯烃、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全氟乙烯醚共聚物和水。值得说明的是,粘贴面的表面涂透明添加剂的方式采用喷涂或辊涂工艺。本实施例中透明添加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130份聚偏氟乙烯、18份α-烯烃、0.8份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10份全氟乙烯醚共聚物和25份水,透明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重量份数称取各原料,将聚偏氟乙烯的水分散液和全氟乙烯醚共聚物的水分散液相混合,然后加入α-烯烃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最后用水稀释获得透明添加剂。进一步的,聚偏氟乙烯采用纯度≥99.99%的偏氟乙烯均聚而成。具体的,α-烯烃为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其中的一种。此外,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氟碳表面活性剂或炔二醇表面活性剂其中的一种。实施例2一种免热压3D保护膜,包括3D保护膜以及设置于3D保护膜两侧表面粘贴面和触摸面,粘贴面用于与手机屏幕直接粘接,触摸面用于触屏操作,粘贴面和触摸面上均设置有离型膜,粘贴面的表面涂有透明添加剂,透明添加剂包括聚偏氟乙烯、α-烯烃、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全氟乙烯醚共聚物和水。值得说明的是,粘贴面的表面涂透明添加剂的方式采用喷涂或辊涂工艺。本实施例中透明添加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120份聚偏氟乙烯、15份α-烯烃、0.7份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12份全氟乙烯醚共聚物和20份水,透明添加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130份聚偏氟乙烯、18份α-烯烃、0.8份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10份全氟乙烯醚共聚物和25份水,透明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重量份数称取各原料,将聚偏氟乙烯的水分散液和全氟乙烯醚共聚物的水分散液相混合,然后加入α-烯烃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最后用水稀释获得透明添加剂。进一步的,聚偏氟乙烯采用纯度≥99.99%的偏氟乙烯均聚而成。具体的,α-烯烃为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其中的一种。此外,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氟碳表面活性剂或炔二醇表面活性剂其中的一种。实施例3一种免热压3D保护膜,包括3D保护膜以及设置于3D保护膜两侧表面粘贴面和触摸面,粘贴面用于与手机屏幕直接粘接,触摸面用于触屏操作,粘贴面和触摸面上均设置有离型膜,粘贴面的表面涂有透明添加剂,透明添加剂包括聚偏氟乙烯、α-烯烃、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全氟乙烯醚共聚物和水。值得说明的是,粘贴面的表面涂透明添加剂的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免热压3D保护膜,其特征在于:包括3D保护膜以及设置于3D保护膜两侧表面粘贴面和触摸面,所述粘贴面用于与手机屏幕直接粘接,所述触摸面用于触屏操作,所述粘贴面和触摸面上均设置有离型膜,所述粘贴面的表面涂有透明添加剂,所述透明添加剂包括聚偏氟乙烯、α-烯烃、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全氟乙烯醚共聚物和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免热压3D保护膜,其特征在于:包括3D保护膜以及设置于3D保护膜两侧表面粘贴面和触摸面,所述粘贴面用于与手机屏幕直接粘接,所述触摸面用于触屏操作,所述粘贴面和触摸面上均设置有离型膜,所述粘贴面的表面涂有透明添加剂,所述透明添加剂包括聚偏氟乙烯、α-烯烃、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全氟乙烯醚共聚物和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热压3D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贴面的表面涂透明添加剂的方式采用喷涂或辊涂工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热压3D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添加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120-150份聚偏氟乙烯、15-20份α-烯烃、0.5-0.8份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10-15份全氟乙烯醚共聚物和20-30份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免热压3D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添加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130份聚偏氟乙烯、18份α-烯烃、0.8份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10份全氟乙烯醚共聚物和25份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免热压3D保护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超凡
申请(专利权)人:揭西鑫昌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