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装车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8562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6: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装车机,包括框架、升降装置、传动装置、载体、高度检测光电组和动力装置,升降装置一侧和框架紧固连接,传动装置和框架活动连接,动力装置一侧和框架紧固连接,载体和框架活动连接,传动装置和载体活动连接,高度检测光电组一侧和框架紧固连接,底板两侧向上延伸设有加强框,加强框一侧和底板紧固连接,加强框之间设有若干连接杆,连接杆两端分别和加强框紧固连接,连接片一侧和加强框紧固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自动装车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装卸
,具体为全自动装车机。
技术介绍
在食品、家电等大型生产企业中,需要将物品装入厢式货车中,现有装车机通常规格尺寸固定,无法满足空间尺寸多样的厢式货车,通用性较差,为了节省开支,经常将通过码垛机器人将物品码整齐,然后通过传送带或者叉车将物品转移到厢式货车中,但是在对大批量的货物进行转移时,受承载能力所限,只能分批次对物品进行转移,效率较低,不无法满足大型企业需要,此外,目前一些伸出式传送载板,需要加装龙门架之类的辅助装置协助完成卸货,但是受龙门架本身高度限制,在对一些超出龙门架自身高度的堆积货物进行装卸时,龙门架又会阻碍装卸,通过传送带进行传送时,货物本身重量过大会影响传送效率,甚至会对传送带造成破坏,影响装卸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全自动装车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全自动装车机,包括框架、升降装置、传动装置、载体、高度检测光电组和动力装置,升降装置一侧和框架紧固连接,传动装置和框架紧固连接,动力装置一侧和框架紧固连接,载体和框架活动连接,传动装置和载体活动连接,高度检测光电组一侧和框架紧固连接。本专利技术通过载体完成对货物的自动化装卸,减少人工参与,降低人力成本,通过升降装置调节装车机高度,满足不同高度的厢式货车需求,高度检测光电组自动检测车厢高度,并将高度信号传到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升降装置调节高度,升降装置一侧和框架紧固连接,通过紧固连接使框架升降更加平稳,传动装置通过和框架紧固连接,防止传动装置在运转时发生错位影响传动效率,动力装置一侧通过和框架紧固连接进行定位,提高连接强度,载体和框架活动连接,通过框架对载体进行支撑导向,使运转更加平稳,传动装置和载体活动连接,便于载体从装车机上伸出到车厢内部,以及收回。进一步的,所述框架包括底板和连接片,底板两侧向上延伸设有加强框,加强框一侧和底板紧固连接,加强框之间设有若干连接杆,连接杆两端分别和加强框紧固连接,连接片一侧和加强框紧固连接,加强框上设有滚道,滚道为双层式设计,所述滚道分为内层滚道和外层滚道,所述内层滚道一端和外层滚道一端相连。底板两侧向上延伸设有加强框,通过两侧布置的加强框方便对各部件进行安装定位,在进行升降时使受力更加均衡,是装卸物品的主要受力装置,加强框通过和底板紧固连接,提高连接强度,加强框之间通过若干个连接杆进行连接,提高了连接的整体性能,便于进行上下移动,加强框上设有滚道,通过对称布置的连接杆对滚道进行支撑,再由加强框承担受力,防止货物过重导致滚道坍塌,滚道为双层式设计,分为内外两层,其中内层的滚道为收纳机构,主要用于收纳载体,在载体伸出装车机进入车厢时,载体沿着内层的滚道滚动,滚道内外两层首尾相连,从内层的滚道首端进入外层的滚道尾端,并顺着外层的滚道滚动,直至进入车厢内部,在完成装卸货物时,载体撤回,顺着外层的滚道滚动,并进入内层的滚道,直到载体达到适合位置,通过将滚道分为内外两层,可以加长载体的长度,适用于不同长度的车厢,使用性能更广,通过双层滚道取代卷积装置进行收纳,防止载体间相互碰撞,减少故障率,提高装卸效率,通过连接片防止外界杂物进入加强框内。进一步的,所述升降装置对称布置在框架两侧,升降装置一侧和底板紧固连接,升降装置包括安装基板、油缸支架和顶升油缸,安装基板底端和地面接触,顶升油缸一侧和底板紧固连接,底板上设有若干通孔,顶升油缸输出端穿过底板通孔和安装基板紧固连接,油缸支架一侧和底板紧固连接,油缸支架一端和加强框紧固连接,顶升油缸外圈罩设有油缸罩壳,油缸罩壳一侧和底板紧固连接。升降装置对称布置在框架两侧,在进行升降时,通过升降装置使框架整体进行抬升和下降,使稳定性大大提升,为了提升升降装置的升降性能,在框架的两侧,每侧最少设有三个顶升油缸,三个顶升油缸等间距布置,使升降更加稳定,在装卸货物时,由于货物重量较大,通过升降装置一侧和底板紧固连接,提高连接强度,防止升降过程中底板和升降装置连接脱落,安装基板地面和地面接触,便于对顶升油缸进行安装,提高升降的总体性能,安装基板是一块均匀的硬质材料板,上下表面平行,防止地面不平造成升降高度不一致,影响升降效率,为了使顶升油缸位移输出更加平稳,将顶升油缸输出端和安装基板紧固连接,在顶升油缸进行升降时,局部应力会变大,为了防止变形,在底板和加强框一侧安装有油缸支架,油缸支架起到加强筋的作用,提高整体的连接刚度,为了防止外界灰尘进入顶升油缸,影响顶升油缸工作性能,在顶升油缸外圈罩设油缸罩壳,对顶升油缸进行保护,为了提高油缸罩壳的防撞击能力,将油缸罩壳一侧和底板紧固连接,使油缸罩壳不会轻易松动。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装置布置在加强框中间,传动装置包括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第一传动组件和加强框紧固连接,第一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链轮、第一辅助链轮、第一传动轴、第一轴承和第一轴承座,第一传动轴两端设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外圈套设有第一轴承座,第一轴承座一侧和加强框紧固连接,第一传动轴沿竖直方向设有上下两根,第一传动轴轴线水平布置,上层所述第一传动轴上设有第一传动链轮,下层所述第一传动轴上设有第一辅助链轮,第二传动组件包括第二传动链轮、第二传动轴、第二轴承和第二轴承座,第二传动轴两端设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外圈套设有第二轴承座,第二轴承座一侧和加强框紧固连接,第二传动轴沿竖直方向设有上下两根,第二传动轴轴线水平布置,下层第二传动轴上设有第二传动链轮,动力装置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第一电机一侧和加强框紧固连接,第一电机输出端和第一传动轴一侧紧固连接,第二电机一侧和加强框紧固连接,第二电机输出端和第二传动轴一侧紧固连接。本专利技术通过两组配合运动的传动组件协助载体运动,使传力更加平稳,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协同工作,共同输出转矩,使装卸货物效率提升,通过第一传动组件和加强框紧固连接,在对载体进行传动时,防止第一传动组件发生错位,第一传动轴两端设有第一轴承,通过两端的第一轴承对第一传动轴进行支撑定位,使第一传动轴可以沿自身轴线转动,第一轴承外圈套设第一轴承座,对第一轴承进行限位作用,防止第一轴承发生错位,第一轴承座和加强框紧固连接,提高连接性能,在转动过程中保证第一轴承座不会松脱,第一传动轴沿竖直方向设有两根,上层第一传动轴上依次固连有三个第一传动链轮,上层第一传动轴和第一电机输出端紧固连接,第一电机输出转矩主要控制载体的伸出和收回,为了提高装卸效率,载体沿水平面设有三条链条,每个第一传动链轮对应一条链条,相邻链条间通过连接板紧固连接,提高同一批次的装卸数量,下层第一传动轴上依次固连有三个第一辅助链轮,为了提高链条长度,设有内外两层滚道,第一传动链轮受自身直径所限无法直接进行传动,需要增设第一辅助链轮协同传动,提高传动效率,第二传动轴两端设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外圈套设第二轴承座,对第二传动轴进行限位,使第二传动轴只能沿自身轴线转动,不会发生轴向窜动,第二轴承座一侧通过和加强框紧固连接提高连接强度,下层第二传动轴上一侧设有三个第二传动链轮,第二电机输出端和下层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全自动装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车机包括框架(1)、升降装置(2)、传动装置(3)、载体(4)、高度检测光电组(5)和动力装置(6),所述升降装置(2)一侧和框架(1)紧固连接,所述传动装置(3)和框架(1)紧固连接,所述动力装置(6)一侧和框架(1)紧固连接,所述载体(4)和框架(1)活动连接,所述传动装置(3)和载体(4)活动连接,所述高度检测光电组(5)一侧和框架(1)紧固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全自动装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车机包括框架(1)、升降装置(2)、传动装置(3)、载体(4)、高度检测光电组(5)和动力装置(6),所述升降装置(2)一侧和框架(1)紧固连接,所述传动装置(3)和框架(1)紧固连接,所述动力装置(6)一侧和框架(1)紧固连接,所述载体(4)和框架(1)活动连接,所述传动装置(3)和载体(4)活动连接,所述高度检测光电组(5)一侧和框架(1)紧固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装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包括底板(11)和连接片(14),所述底板(11)两侧向上延伸设有加强框(12),所述加强框(12)一侧和底板(1)紧固连接,所述加强框(12)之间设有若干连接杆(13),所述连接杆(13)两端分别和加强框(12)紧固连接,所述连接片(14)一侧和加强框(12)紧固连接,所述加强框(12)上设有滚道(121),所述滚道(121)为双层式设计,所述滚道(121)分为内层滚道和外层滚道,所述内层滚道一端和外层滚道一端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装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2)对称布置在框架(1)两侧,所述升降装置(2)一侧和底板(11)紧固连接,所述升降装置(2)包括安装基板(21)、油缸支架(22)和顶升油缸(23),所述安装基板(21)底端和地面接触,所述顶升油缸(23)一侧和底板(11)紧固连接,所述底板(11)上设有若干通孔,所述顶升油缸(23)输出端穿过底板(11)通孔和安装基板(21)紧固连接,所述油缸支架(22)一侧和底板(11)紧固连接,油缸支架(22)一端和加强框(12)紧固连接,所述顶升油缸(23)外圈罩设有油缸罩壳(24),所述油缸罩壳(24)一侧和底板(11)紧固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装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3)布置在加强框(12)中间,所述传动装置(3)包括第一传动组件(31)和第二传动组件(32),所述第一传动组件(31)和加强框(12)紧固连接,所述第一传动组件(31)包括第一传动链轮(311)、第一辅助链轮(312)、第一传动轴(313)、第一轴承(314)和第一轴承座(315),所述第一传动轴(313)两端设有第一轴承(314),所述第一轴承(314)外圈套设有第一轴承座(315),所述第一轴承座(315)一侧和加强框(12)紧固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313)沿竖直方向设有上下两根,第一传动轴(313)轴线水平布置,上层所述第一传动轴(313)上设有第一传动链轮(311),下层所述第一传动轴(313)上设有第一辅助链轮(312),所述第二传动组件(32)包括第二传动链轮(321)、第二传动轴(323)、第二轴承(324)和第二轴承座(325),所述第二传动轴(323)两端设有第二轴承(32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秋蒋春飞
申请(专利权)人:挪科智能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