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薛玉民专利>正文

一种微流控型翻盖式静脉留置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7996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5: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微流控型翻盖式静脉留置针,包括前三通、后三通和输液软管,所述前三通和后三通通过输液软管连通,还包括止液夹;所述止液夹的内侧设有导引通路;所述输液软管穿过止液夹;还包括翻盖式针尖保护装置;所述翻盖式针尖保护装置设有针尖保护槽,内设防脱倒刺;所述针尖保护槽下方设有环形滑槽;所述环形滑槽与穿刺针底座扣合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实现了留置针持续的防止负压形成,有效解决导管栓塞的难题,而且也高效实现了留置针的防针刺功能避免院内交叉感染,开创性解决了传统防针刺技术影响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的难题,提供了留置针防针刺、防院感、防栓塞的高效解决新方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流控型翻盖式静脉留置针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微流控型翻盖式静脉留置针。
技术介绍
静脉注射是人们生病后选择的治疗方式之一,通常是通过留置针进行输液的。在使用静脉留置针时,将导管和针芯一起穿刺入血管内,当导管全部进入血管后,回撤出针芯,仅将柔软的导管留置在血管内从而进行输液治疗。留置针的使用能够便于临床用药,急、危重患者的抢救用药,减轻护士的工作量,减少患者疼痛,因而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的应用十分广泛。但是,现有静脉留置针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发生因各种原因导致的血液回流,从而形成栓塞,严重时,甚至造成堵管,大大影响患者的健康,不能满足临床的更高精细化输液护理需求;同时,现有的留置针防针刺技术为锁死针尖的技术,严重影响留置针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在临床使用上一直未能获得大面积推广,所以,现在临床使用的静脉留置针多为非防针刺型,针刺伤风险严重威胁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因此,研制开发一种防栓塞、防针刺、防院感,且不影响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的留置针,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流控型翻盖式静脉留置针,能够实现持续的防止负压形成,利用止液夹和输液软管的共同作用,实现防回血,从而避免栓塞的形成;同时,本专利技术也能够实现留置针穿刺针尖的有效保护,避免针刺伤,防止交叉感染。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微流控型翻盖式静脉留置针,包括前三通、后三通和输液软管,所述前三通和后三通通过输液软管连通,还包括止液夹;所述止液夹的内侧设有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设有导引通路;所述输液软管穿过止液夹;还包括穿刺针结构;所述穿刺针结构设有穿刺针、穿刺针柄和穿刺针底座;所述穿刺针结构通过穿刺针放置于前三通;还包括翻盖式针尖保护装置;所述翻盖式针尖保护装置设有针尖保护槽;所述翻盖式针尖保护装置的针尖保护槽用来包裹穿刺针,内设穿刺针防脱倒刺;所述针尖保护槽下方设有环形滑槽;所述环形滑槽与穿刺针底座扣合固定;所述环形滑槽的延伸部分设有转动固定纽,与穿刺针柄连接。有益效果:当开始准备使用微流控型翻盖式留置针穿刺输液的时候,取出留置针,翻盖式针尖保护装置与穿刺针柄呈90°左右夹角,大拇指与食指捏住穿刺针柄,中指、无名指与大拇指根部则捏紧针尖保护槽,按操作规范均衡用力实施血管穿刺。当按操作规范完成血管穿刺,穿刺针缓慢退出留置针的前三通,然后用中指与无名指向穿刺针的方向轻扣针尖保护槽,环形滑槽与穿刺针底座扣合固定,使针尖保护槽完全包裹住穿刺针,穿刺针防脱倒刺防止穿刺针外露,单手即可完成操作,确定安全后,将穿刺针结构丢至收集箱。当输液完成后,止液夹对输液软管进行关闭操作,通过止液夹均匀着力,向输液软管的封闭端加压形成留置储存正压,向穿刺连接血管的开放端排出大于FEP管容积的液体防止负压形成,从而防回血;而导引通路能够聚集、吸收并导引留置储存正压,持续防止负压形成,使留置针达到双重防回血的效果,持续预防栓塞。同时,翻盖式针尖保护装置,能够实现留置针穿刺针尖的有效保护,避免针刺伤,防止交叉感染。优选的,所述导引通路的底部和第二凸块的端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0.05mm~0.5mm。有益效果:在本专利技术中,导引通路的高度是有限制的,当导引通路的高度在这个范围时,能够实现液体断流,却不影响正压力的传递;由于止液夹夹住输液软管后,人体血管内静脉压由于人的活动等因素会在一个范围内变动,有造成血液回流的可能性;而由于导引通路和第一夹持部之间的孔径较小,液体从小孔通过具有其属性,要形成液滴,设半径为R,液体表面张力系数为a,则产生附加压力P=2*a/R,R越小,P越大;因此,留置储存正压及重力因素促使正压力稳定地向连接血管端传导,从而有效地预防血液回流,达到防栓塞的目的。优选的,所述第二凸块的端面为半椭圆结构。有益效果: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止液夹的夹持主要是通过第二凸块的挤压来实现的;当第二凸块下压时,呈垂直下压状态,此时能够使得输液软管得到均匀着力,由于其接触面大,并且由于其半椭圆结构,在接触第一夹持部时,接触位置两侧的椭圆面(两侧翼)有助于给予输液软管压力,因而有助于留置储存正压形成,从而实现防栓塞的目的。优选的,所述止液夹还设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设置于第二凸块的对侧;所述第一凸块设有用于对输液软管限位的导管槽。有益效果:第一凸块的主要作用是用于设置导管槽,利用导管槽对输液软管的位置进行限定,以使得输液软管不会在整个实用过程中产生较多、较大的滑动,从而保证本专利技术能够稳定的输液。优选的,所述止液夹包括依次连接的钩部、第一穿接部、第一夹持部、第二穿接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钩部朝向第二夹持部延伸;所述第一穿接部和第二穿接部均设有用于穿过输液软管的第一穿接孔和第二穿接孔;所述第一凸块的一端与第一夹持部连接,所述第二凸块的一端与第二夹持部连接;所述止液夹在闭合状态时,所述钩部与第二夹持部卡合。有益效果:在本专利技术中,输液软管依次穿过第一穿接孔和第二穿接孔,除了利用第一凸块进行限位输液软管外,第一凸块还能够对输液软管提供一定的抵触作用力,使得止液夹在打开状态也不会在输液软管上产生滑动,从而方便工作人员的使用,避免每一次需要使用止液夹时,还得将输液软管滑到适合工作人员使用的高度位置上。优选的,所述第二夹持部远离第二穿接部的一端且背离第二凸块的一侧设有阻挡块;所述钩部设有用于与阻挡块卡合的卡接凸齿。有益效果:在本专利技术中,当输液完成,或则需要对输液软管进行截流时,需要通过钩部和第二夹持部的卡合作用来实现;本专利技术设置了阻挡块和卡接凸齿,当需要关闭止液夹时,将卡接凸齿扣入阻挡块即可,此时,第二凸块会带动半椭圆结构的端面去按压输液软管,从而使得液体不再通过,以此实现截流。优选的,所述钩部远离钩块的一端设有用于方便拨动钩部的钩块。有益效果:钩块的设置能够使工作人员方便打开止液夹;具体使用时,工作人员钩住钩块,朝向使卡接凸齿朝向远离第二夹持部的方向运动,从而使卡接凸出脱离阻挡块,利用第一穿接部具有的弹性性能,带动第一夹持部回弹,从而通过第二穿接部带动钩部,以此复原至止液夹的初始状态。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持部远离第一凸块的一侧,以及第二夹持部远离第二凸块的一侧分别设有用于防止操作打滑的第一防滑段和第二防滑段。有益效果:第一防滑段和第二防滑段的作用都是为了避免工作人员出现误操作;第一防滑段和第二防滑段主要是为了避免工作人员在进行关闭止液夹的操作时出现操作失误。优选的,所述钩部远离第一穿接部的一侧设有用于防止操作打滑的第三防滑段。有益效果:同样的,第三防滑段也是为了避免工作人员出现误操作;第三防滑段主要是为了避免工作人员在进行打开止液夹的操作时出现操作失误。优选的,所述输液软管由具有高弹性的医用材料制成。有益效果:由高弹性的材料制成的输液软管具备很好回弹性能;当止液夹打开后,输液软管迅速回弹至正常输液状态,从而提供合适的负压力,如果输液软管缓慢恢复,则达不到预设结果,从而不易实现免通管的目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流控型翻盖式静脉留置针,包括前三通(1)、后三通(2)、输液软管(3)和翻盖式针尖保护装置(26),所述前三通(1)和后三通(2)通过输液软管(3)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止液夹(4);所述止液夹(4)的内侧设有第二凸块(5);所述第二凸块(5)设有导引通路(6);所述输液软管(3)穿过止液夹(4);所述翻盖式针尖保护装置(26)的针尖保护槽(27)用来包裹穿刺针(23),内设穿刺针防脱倒刺(30);所述针尖保护槽(27)下方设有环形滑槽(28);所述环形滑槽(28)与穿刺针底座(24)扣合固定;所述环形滑槽(28)的延伸部分设有转动固定纽(29),与穿刺针柄(25)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流控型翻盖式静脉留置针,包括前三通(1)、后三通(2)、输液软管(3)和翻盖式针尖保护装置(26),所述前三通(1)和后三通(2)通过输液软管(3)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止液夹(4);所述止液夹(4)的内侧设有第二凸块(5);所述第二凸块(5)设有导引通路(6);所述输液软管(3)穿过止液夹(4);所述翻盖式针尖保护装置(26)的针尖保护槽(27)用来包裹穿刺针(23),内设穿刺针防脱倒刺(30);所述针尖保护槽(27)下方设有环形滑槽(28);所述环形滑槽(28)与穿刺针底座(24)扣合固定;所述环形滑槽(28)的延伸部分设有转动固定纽(29),与穿刺针柄(25)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流控型翻盖式静脉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通路(6)的底部和第二凸块(5)的端面之间的距离为0.05mm~0.5m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流控型翻盖式静脉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块(5)的端面为半椭圆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流控型翻盖式静脉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液夹(4)还设有第一凸块(7);所述第一凸块(7)设置于第二凸块(5)的对侧;所述第一凸块(7)设有用于对输液软管(3)限位的导管槽(8)。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微流控型翻盖式静脉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液夹(4)包括依次连接的钩部(9)、第一穿接部(10)、第一夹持部(11)、第二穿接部(12)和第二夹持部(13);所述钩部(9)朝向第二夹持部(13)延伸;所述第一穿接部(10)和第二穿接部(12)均设有用于穿过输液软管(3)的第一穿接孔(14)和第二穿接孔(15);所述第一凸块(7)的一端与第一夹持部(11)连接,所述第二凸块(5)的一端与第二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玉民
申请(专利权)人:薛玉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