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屹德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光学折射原理的输液自动报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7996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5: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光学折射原理的输液自动报警装置,包括输液瓶、液泡、发光模块、接收模块和外壳,所述发光模块包括激光器,所述接收模块包括光敏电阻、蜂鸣器,所述发光模块、接收模块之间共同电性连接有电池、开关;所述外壳包括遮光管、参考刻度线、遮光外罩和卡槽,所述光敏电阻、激光器分布在参考刻度线两侧设置,所述遮光管置于靠近光敏电阻的一侧设置,所述遮光管为不透明中空圆管,所述遮光外罩为不透明壳体。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精度高、成本低和易操作的输液自动报警装置,可用于降低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光学折射原理的输液自动报警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输液报警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光学折射原理的输液自动报警装置。
技术介绍
病人在输液时,通常需要有人看护,看护人的主要任务就是不断检查剩余药液情况,及时给病人换药或拔掉针头停止输液。如果换药晚了,可能导致病人回血,造成恐慌。若是换药早了,会浪费一些药液,也会导致输入病人体内的药液剂量不足,影响病人康复。因此,找到最佳换药时机在输液时十分重要。依靠人工来监测最佳换药时间的方式,准确性差,同时也给看护人员造成很大的精神负担。参照专利公开号为CN108295337A的专利文件-一种静脉输液器报警装置,通过对其的分析发现,其红外光探测,容易受到外界光线和温度变化影响,且实现判断输液瓶中的液体情况的结构比较复杂,用到了单片机,需要分析、脉冲信号是否满足相关条件,信号发生器等,在实际操作中还要预设时间间隔和脉冲产生的次数,使用复杂,成本也高,并且不便;另一类现有技术中是基于重力敏感的装置,虽然其也可以实现报警作用,但其精度不高,报警后要么是药液剩余较多,要么是错过了最佳换药时间,而且这种装置容易受到晃动的影响,要求用户针对不同的输液瓶体的材质和质量有充分了解,操作难度大。综上,目前有不少静脉输液报警装置的专利技术,但没有得到广泛应用,主要原因包括:使用方法操作难度大、装置结构复杂、装置成本较高和准确性不高、及容易误报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目前的报警装置大多存在使用复杂、精度不高和成本昂贵的难题,进而提出的一种基于光学折射原理的输液自动报警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光学折射原理的输液自动报警装置,包括输液瓶、液泡、发光模块、接收模块和外壳,所述发光模块包括激光器,所述接收模块包括光敏电阻、蜂鸣器,所述发光模块、接收模块之间共同电性连接有电池、开关;所述外壳包括遮光管、参考刻度线、遮光外罩和卡槽。优选的,所述光敏电阻、激光器分布在参考刻度线两侧设置,所述遮光管置于靠近光敏电阻的一侧设置。优选的,所述遮光管为不透明中空圆管,所述遮光外罩为不透明壳体。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所依赖的光学折射原理简单可靠,只要将激光器与光敏电阻置于液面两侧,一定会发生折射现象而导致激光器发出的光线偏折至遮光管外侧,从而无法触发光敏电阻;2、装置结构十分简单,只有两个基本模块,仅涉及三个主要元器件-激光器、光敏电阻和蜂鸣器,使用方便,用户只需将参考刻度线与液泡中的液面对齐即可(即便设定时存在一定的偏差也没有实质性的影响),无须任何操作经验,能够适应各种输液器瓶体(玻璃瓶和塑料瓶等);3、本装置对于输液器晃动不敏感,较基于重力原理的装置具有灵敏度高、不受晃动影响和使用简单方便等优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在输液瓶、液泡上的安装位置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正常输液和开始报警时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外壳部分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电路原理图。图中:1输液瓶、2液泡、3光敏电阻、4激光器、5遮光管、6蜂鸣器、7参考刻度线、8遮光外罩、9卡槽、10电池、11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4,一种基于光学折射原理的输液自动报警装置,包括输液瓶1、液泡2、发光模块、接收模块和外壳,发光模块包括激光器4,接收模块包括光敏电阻3、蜂鸣器6,发光模块、接收模块之间共同电性连接有电池10、开关11;外壳包括遮光管5、参考刻度线7、遮光外罩8和卡槽9,参考刻度线7的主要作用是便于用户安装,轻松找到最佳的安装位置,卡槽9的作用是由此透过液泡2顶部向下移动实施对外壳的安装。光敏电阻3、激光器4分布在参考刻度线7两侧设置,遮光管5置于靠近光敏电阻3的一侧设置,遮光管5的作用是仅允许从激光器4发出的光线抵达光敏电阻3,避免多次反射光和侧反射光的干扰。遮光管5为不透明中空圆管,遮光外罩8为不透明壳体,遮光外罩8的作用是避免外界杂散光(比如灯光、太阳光等)的干扰。本专利技术中,图1中虚线框内为输液器的液泡2,上面是液泡2中的空气部分,药液液滴会从方框顶部中间滴下。本专利技术的主要作用就是监测液泡2中药液液面的位置变化,一旦药液液面低于激光器4的水平位置,如图2示,则激光将仅仅在空气中传播,因而不受光学折射原理的影响,此时,激光会通过遮光管5直接抵达到光敏电阻3中,促使光敏电阻3受光照射而显著降低电阻,从而使得蜂鸣器6的电路联通致使蜂鸣器6发声。本专利技术基于光学折射原理判断液泡2中的液面位置,具有稳定性强和灵敏度高、简单有效等优势。传统方法未利用折射原理,而且很多装置都是基于输液瓶1的重量或液面来判断,其缺点是误差大,容易误报或提前报警,等待时间长,设置不易。本案是基于液泡2中的液面进行判断,不受瓶体类型和质量不同对设置带来的影响。激光器4发出的激光在初始条件下满足折射条件,故其发出的激光发生弯折而无法通过遮光管5抵达光敏电阻3,因此接收模块无法连通。当输液瓶1中的药液全部滴完以后,液泡2中的液面会开始下降,当液面下降到激光器4以下时,激光完全在空气中传播,因而不受折射影响,直接沿遮光管5抵达光敏电阻3触发接收模块电路连通。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光学折射原理的输液自动报警装置,包括输液瓶(1)、液泡(2)、发光模块、接收模块和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模块包括激光器(4),所述接收模块包括光敏电阻(3)、蜂鸣器(6),所述发光模块、接收模块之间共同电性连接有电池(10)、开关(11);所述外壳包括遮光管(5)、参考刻度线(7)、遮光外罩(8)和卡槽(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光学折射原理的输液自动报警装置,包括输液瓶(1)、液泡(2)、发光模块、接收模块和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模块包括激光器(4),所述接收模块包括光敏电阻(3)、蜂鸣器(6),所述发光模块、接收模块之间共同电性连接有电池(10)、开关(11);所述外壳包括遮光管(5)、参考刻度线(7)、遮光外罩(8)和卡槽(9)。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屹德
申请(专利权)人:张屹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