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投放水触媒净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7990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5: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体式投放水触媒净化器,包括外壳、水触媒发生器和气泡发生器,所述水触媒发生器安装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上设有可供所述水触媒发生器产生的水触媒释放的第一排放孔,所述气泡发生器可装拆地安装在所述外壳上,且所述气泡发生器上设有围布在所述第一排放孔的四周的第二排放孔。分体式投放水触媒净化器能促使水触媒发生器生成的水触媒功能团快速扩散并分布到水体各处,同时使水中污垢不会粘附、沉积在水触媒发生器外表周,使得水触媒功能团排放通道不会被污垢堵塞能顺畅进入水体各处,不留死角,大幅度提高净化效果及净化效率;其气泡发生器产生的气体能给水中增氧,提升使用舒适度,还能单独分离进行使用,既灵活又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体式投放水触媒净化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净化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分体式投放水触媒净化器。
技术介绍
水触媒净化技术是一种通过激发水的能量进行解毒净化的模拟大自然自我净化方式,其无需任何化学添加,而是利用核心部件所产生高能粒子簇射轰击水分子产生的水触媒功能团(即羟基自由基)与农药、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细胞壁脂类物质发生双链反应,使其细胞壁通透性发生改变,破坏其代谢过程并杀灭微生物。浴缸、洗菜盆、水槽、沐足盆及洗碗机等日常使用的厨卫、洗浴设备或器皿,人们每日大都经常要反复使用,而其由于经常盛载并残留水体,以及一般较常见在阴暗潮湿的环境,因此便较为容易让残留的微生物、细菌等进行滋生,最终可对使用这些设备的人体健康留有隐患和危害。目前市面上使用的水触媒装置的产品,通常是将水触媒发生器融合在产品结构中,这类型应用存在产品结构复杂、大幅增加生产成本、使用灵活性差且不便于清洁等诸多弊端,功能又单一,使用价值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适用性广,能促使水触媒发生器生成的水触媒功能团快速扩散到水中各处,水中污垢不沉积、粘附,提升净化效率并容易清洁,而且能分体地实现额外功能,使用灵活的分体式投放水触媒净化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分体式投放水触媒净化器。一种分体式投放水触媒净化器,包括外壳、水触媒发生器和气泡发生器,所述水触媒发生器安装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上设有可供所述水触媒发生器产生的水触媒释放的第一排放孔,所述气泡发生器可装拆地安装在所述外壳上,且所述气泡发生器上设有围布在所述第一排放孔的四周的第二排放孔。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外壳的整体呈盘盒状。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外壳包括底座、中盖和上盖,所述第一排放孔开设在所述上盖上,所述中盖的上下两端开口,所述底座盖合于所述中盖的下端开口,所述上盖盖合于所述中盖的上端开口,所述底座设有与所述水触媒发生器配合的套座,所述中盖设有与所述水触媒发生器配合的压盖,所述水触媒发生器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排放孔正对。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底座与所述中盖之间通过第一卡扣和/或螺栓连接,所述中盖与所述上盖之间通过第二卡扣和/或螺栓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上盖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气泡发生器的安装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气泡发生器为环形,所述安装槽为与所述气泡发生器相匹配的环形结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气泡发生器包括气腔盖和气腔座,所述气腔座设有输气管和连通所述输气管的气槽,所述气腔盖盖合在所述气腔座上,所述第二排放孔开设在所述气腔盖上并与所述气槽连通。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水触媒发生器的上设有指示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水触媒发生器设置有内置的蓄电池。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水触媒发生器还设置有无线充电模块,所述无线充电模块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本专利技术一种分体式投放水触媒净化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分体式投放水触媒净化器通过在水触媒排放孔外周设置气泡发生器产生的气体排放孔,也即在水触媒排放孔周边增加气泡,能促使水触媒发生器生成的水触媒功能团快速扩散并分布到水体各处,同时由于气泡发生器产生的气体运动带动水流,从而使水中污垢不会粘附、沉积在水触媒发生器外表周,使得水触媒功能团排放通道不会被污垢堵塞能顺畅进入水体各处,不留死角,大幅度提高净化效果及净化效率;并且气泡发生器产生的气体能给水中增氧,提升使用舒适度,同时还能单独分离进行使用,非常灵活和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安装结构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本专利技术中采用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机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应当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参考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分体式投放水触媒净化器,包括外壳1、水触媒发生器2和气泡发生器3,所述水触媒发生器2安装所述外壳1内,所述外壳1上设有可供所述水触媒发生器2产生的水触媒释放的第一排放孔111,所述气泡发生器3可装拆地安装在所述外壳1上,且所述气泡发生器3上设有围布在所述第一排放孔111的四周的第二排放孔321,使用这种分体式投放水触媒净化器时,只需将其放入到浴盆、洗手盆等的器皿或设备中放水应用,运行时所述水触媒发生器2生成水触媒功能团从所述第一排放孔111排出,同时伴随所述气泡发生器3的所述第二排放孔321在所述第一排放孔111的四周释出大量的气泡,从而促使水触媒功能团快速扩散并分布,从而提升杀菌消毒效果及净化效率,同时水中污垢不会粘附在外壳1和水触媒发神器2的外表周而使得水触媒功能团的排放通道或排放口不会被污垢、漂浮物等堵塞,确保能耐持续顺畅地释放,同时在使用时水体中的各处能快速地均布水触媒,不留死角,另外所述气泡发生器3是通入空气,故水中增氧可提升使用时的舒适度,例如在浴缸、浴盆、沐足桶进行浸泡使用;而且所述气泡发生器3能够从外壳1上单独拆除,也即水触媒发生器2和气泡发生器3能拆开独立使用,使用功能更多样和灵活。参考图1和2,示例性的,所述外壳1的整体呈盘盒状,所述气泡发生器3安装在所述外壳1上也是盘盒状的投放式水触媒装置,其放在浴缸、浴盆、洗手盆等容器中时整体感更好,占用空间也显少,使用者与外壳1接触无顶硌感,提高使用舒适性。参考图1和2,示例性的,所述外壳1包括底座13、中盖12和上盖11,所述第一排放孔111开设在所述上盖11上,所述中盖12的上下两端开口,所述底座13盖合于所述中盖12的下端开口,所述上盖11盖合于所述中盖12的上端开口,所述底座13设有与所述水触媒发生器2配合的套座131,所述中盖12设有与所述水触媒发生器2配合的压盖121,所述水触媒发生器2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排放孔111正对,所述压盖121与所述水触媒发生器2顶部或顶部周壁压接,使所述水触媒发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体式投放水触媒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水触媒发生器和气泡发生器,所述水触媒发生器安装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上设有可供所述水触媒发生器产生的水触媒释放的第一排放孔,所述气泡发生器可装拆地安装在所述外壳上,且所述气泡发生器上设有围布在所述第一排放孔的四周的第二排放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体式投放水触媒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水触媒发生器和气泡发生器,所述水触媒发生器安装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上设有可供所述水触媒发生器产生的水触媒释放的第一排放孔,所述气泡发生器可装拆地安装在所述外壳上,且所述气泡发生器上设有围布在所述第一排放孔的四周的第二排放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投放水触媒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整体呈盘盒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投放水触媒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底座、中盖和上盖,所述第一排放孔开设在所述上盖上,所述中盖的上下两端开口,所述底座盖合于所述中盖的下端开口,所述上盖盖合于所述中盖的上端开口,所述底座设有与所述水触媒发生器配合的套座,所述中盖设有与所述水触媒发生器配合的压盖,所述水触媒发生器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排放孔正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分体式投放水触媒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与所述中盖之间通过第一卡扣和/或螺栓连接,所述中盖与所述上盖之间通过第二卡扣和/或螺栓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善旺石泰山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开普勒厨卫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