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部可调节康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7950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5:50
一种背部可调节康复装置,涉及体育器材康复领域,通过连接杆将左球体和右球体螺纹连接在一起构成整个康复装置,左球体由上壳体和下壳体组成,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外表面均设有第一通过孔和第二通过孔,上壳体和下壳体内分别设有固定块,上壳体上设有转动块,转动块上设有传动轴,传动轴上设有齿轮,两个固定块的一端分别设有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两个固定块另一端上均设有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通过传动轴、齿轮、第一齿条、第二齿条和固定块使固定块能够在左右球体内部上下移动,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分别穿过第一通过孔和第二通过孔,可通过改变左右球体的大小来达到调整背部两侧按摩力度的大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部可调节康复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体育器材康复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背部可调节康复装置。
技术介绍
公知的,在体育锻炼和比赛中,背部的肌肉群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当背部的肌肉群在运动中受伤或是疲劳后,需要用按摩器一般是花生球来对背部的肌肉群进行按摩,来达到对背部肌肉群的按摩康复,由于背部肌肉过多,受伤或是疲劳的位置在背部的位置不同,在实际使用中需要对背部左右两侧根据需要按摩的位置施加不同的按摩力度,现有的花生球结构单一,只能对背部两侧同时施加相同的按摩力度达不到针对左右背部需要的不同力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背部可调节康复装置,本专利技术左球体、连接杆和右球体,左球体上设有连接杆,连接杆上设有右球体,左球体和右球体结构相同,左球体由上壳体和下壳体组成,在左右球体内分别设置两个第一凸起和两个第二凸起,使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能够分布在左右球体外表面上根据需要改变左右球体的大小,来调节对左右背部不同区域需要的按摩力度。为了实现所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背部可调节康复装置,包括左球体、连接杆和右球体,左球体上设有连接杆,连接杆上设有右球体,左球体和右球体结构相同,左球体由上壳体和下壳体组成,上壳体一端设有圆孔,下壳体一端设有螺纹圈,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外表面均设有第一通过孔和第二通过孔,上壳体和下壳体内分别设有固定块,圆孔内设有转动块,转动块上设有传动轴,传动轴上设有齿轮,两个固定块一端上分别设有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两个固定块另一端上均设有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所述左球体一端与连接杆一端的第一外螺纹螺纹连接,右球体一端与连接杆另一端的第二外螺纹螺纹连接。所述上壳体另一端与下壳体一端的螺纹圈螺纹连接。所述转动块位于圆孔内且转动连接,转动块一端与传动轴一端固定连接,传动轴另一端穿过圆孔位于左球体内部。所述传动轴另一端上固定连接有齿轮,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的位置与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齿条位于传动轴一侧,第二齿条位于传动轴另一侧。所述固定块另一端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第一凸起的数量至少为一个且等距排列,第二凸起的数量至少为一个且等距排列。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的中心轴线与固定块的中心轴线相重合。所述第一通过孔和第二通过孔的数量至少为一个且等距排列,第一通过孔和第二通过孔的中心轴线与上壳体的中心轴线相重合。所述第一凸起与第一通过孔的数量一致,第二凸起与第二通过孔的数量一致,第一凸起穿过第一通过孔且活动连接,第二凸起穿过第二通过孔且活动连接。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背部可调节康复装置,通过连接杆将左球体和右球体螺纹连接在一起构成整个康复装置,转动块为整个装置提供调节左右球体大小需要的力,通过传动轴、齿轮、第一齿条、第二齿条和固定块使固定块能够在左右球体内部上下移动,第一通过孔和第二通过孔分别与固定块上的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的位置对应,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穿过第一通过孔和第二通过孔根据需要改变左右球体的大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左球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齿轮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装配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固定块和第一齿条装配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转动块和传动轴装配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连接杆立体结构示意图;1、左球体;2、右球体;3、连接杆;4、上壳体;5、下壳体;6、圆孔;7、第一通过孔;8、第二通过孔;9、螺纹圈;10、第一外螺纹;11、第二外螺纹;12、固定块;13、第一齿条;14、第二齿条;15、齿轮;16、传动轴;17、转动块;18、第一凸起;19、第二凸起。具体实施方式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详细的解释本专利技术,公开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保护本专利技术范围内的一切技术改进。结合附图1~6所述一种背部可调节康复装置,包括左球体1、连接杆3和右球体2,左球体1上设有连接杆3,连接杆3上设有右球体2,左球体1和右球体2结构相同,左球体1由上壳体4和下壳体5组成,上壳体4一端设有圆孔6,下壳体5一端设有螺纹圈9,上壳体4和下壳体5的外表面均设有第一通过孔7和第二通过孔8,上壳体4和下壳体5内分别设有固定块12,圆孔6内设有转动块17,转动块17上设有传动轴16,传动轴16上设有齿轮15,两个固定块12一端上分别设有第一齿条13和第二齿条14,两个固定块12另一端上均设有第一凸起18和第二凸起19。所述左球体1一端与连接杆3一端的第一外螺纹10螺纹连接,右球体2一端与连接杆3另一端的第二外螺纹11螺纹连接。所述上壳体4另一端与下壳体5一端的螺纹圈9螺纹连接。所述转动块17位于圆孔6内且转动连接,转动块17一端与传动轴16一端固定连接,传动轴16另一端穿过圆孔6位于左球体1内部。所述传动轴16另一端上固定连接有齿轮15,第一齿条13和第二齿条14的位置与齿轮15相啮合。所述第一齿条13位于传动轴16一侧,第二齿条14位于传动轴16另一侧。所述固定块12另一端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凸起18和第二凸起19,第一凸起18的数量至少为一个且等距排列,第二凸起19的数量至少为一个且等距排列。所述第一凸起18和第二凸起19的中心轴线与固定块12的中心轴线相重合。所述第一通过孔7和第二通过孔8的数量至少为一个且等距排列,第一通过孔7和第二通过孔8的中心轴线与上壳体4的中心轴线相重合。所述第一凸起18与第一通过孔7的数量一致,第二凸起19与第二通过孔8的数量一致,第一凸起18穿过第一通过孔7且活动连接,第二凸起19穿过第二通过孔8且活动连接。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背部可调节康复装置,在使用的时候,将两个固定块12分别放置于上壳体4和下壳体5内,两个固定块12上的第一凸起18和第二凸起19分别与上壳体4和下壳体5外表面上的第一通过孔7和第二通过孔8位置相对应,转动块17转动带动传动轴16转动,传动轴16上转动带动齿轮15转动,两个固定块12上的第一齿条13和第二齿条14分别与齿轮15相配合,齿轮15转动带动第一齿条13和第二齿条14做相对运动,第一齿条13和第二齿条14带动两个固定块12,将两个固定块12上的第一凸起18和第二凸起19穿过上壳体4和下壳体5外表面上的第一通过孔7和第二通过孔8,上壳体4和下壳体5通过螺纹圈9螺纹连接形成左球体1,左球体1通过连接杆3与右球体2螺纹连接构成整个康复装置,当左侧背部需要更大的按摩力度时转动转动块17使左球体1的大于右球体2,在施加相同的力时左球体1起到按摩力度大于右球体2的按摩力度,同理当右侧背部需要更大的按摩力度时转动转动块17使右球体2的大于左球体1。本专利技术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专利技术,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部可调节康复装置,包括左球体(1)、连接杆(3)和右球体(2),其特征是:所述左球体(1)上设有连接杆(3),连接杆(3)上设有右球体(2),左球体(1)和右球体(2)结构相同,左球体(1)由上壳体(4)和下壳体(5)组成,上壳体(4)一端设有圆孔(6),下壳体(5)一端设有螺纹圈(9),上壳体(4)和下壳体(5)的外表面均设有第一通过孔(7)和第二通过孔(8),上壳体(4)和下壳体(5)内分别设有固定块(12),圆孔(6)内设有转动块(17),转动块(17)上设有传动轴(16),传动轴(16)上设有齿轮(15),两个固定块(12)一端上分别设有第一齿条(13)和第二齿条(14),两个固定块(12)另一端上均设有第一凸起(18)和第二凸起(1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部可调节康复装置,包括左球体(1)、连接杆(3)和右球体(2),其特征是:所述左球体(1)上设有连接杆(3),连接杆(3)上设有右球体(2),左球体(1)和右球体(2)结构相同,左球体(1)由上壳体(4)和下壳体(5)组成,上壳体(4)一端设有圆孔(6),下壳体(5)一端设有螺纹圈(9),上壳体(4)和下壳体(5)的外表面均设有第一通过孔(7)和第二通过孔(8),上壳体(4)和下壳体(5)内分别设有固定块(12),圆孔(6)内设有转动块(17),转动块(17)上设有传动轴(16),传动轴(16)上设有齿轮(15),两个固定块(12)一端上分别设有第一齿条(13)和第二齿条(14),两个固定块(12)另一端上均设有第一凸起(18)和第二凸起(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部可调节康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左球体(1)一端与连接杆(3)一端的第一外螺纹(10)螺纹连接,右球体(2)一端与连接杆(3)另一端的第二外螺纹(11)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部可调节康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上壳体(4)另一端与下壳体(5)一端的螺纹圈(9)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部可调节康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转动块(17)位于圆孔(6)内且转动连接,转动块(17)一端与传动轴(16)一端固定连接,传动轴(16)另一端穿过圆孔(6)位于左球体(1)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林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功航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