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5G的医疗健康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27919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5: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5G的医疗健康监控系统,包括环境监测模块、控制器、环境调节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分析模块、预警模块、后台专家模块、调查模块、监测模块以及人机交互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环境监测模块实时监测室内的实时环境信息,通过控制器发送控制命令给环境调节模块,以控制室内环境信息适合用户,更好地保障用户健康;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用户的各项体征数据,数据分析模块用于接收数据处理模块处理后的信号并进行分析,提高了对用户健康监护的便利性和及时性;用户与专家之间通过人机交互模块进行信息交互;监测模块对后台专家的服务提供一种有效的考核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5G的医疗健康监控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监控
,尤其涉及基于5G的医疗健康监控系统。
技术介绍
在众多的领域当中,远程医疗是一个关注的热点,远程医疗可缩小区域医疗条件的差别,提高医疗效率和质量,减少死亡率,减少病人及家属的路途奔波,因此,远程医疗已在全世界的范围内引起了普遍的重视。公开号CN106308770A公开了一种移动健康监控系统,它包括有若干个可移动的生理特征采集终端、后台专家系统和若干个显示终端,其中生理特征采集终端包括有生理信号采集电路、A/D转换电路、数据转换电路和zigbee无线通讯模块以及存储模块、显示模块;所述生理特征采集终端用于实时采集用户的生理信号并将生理信号经过处理后传输至后台专家系统,由显示终端显示后台专家系统的分析结果并反馈诊断意见;本专利技术实现了对用户身体状况的实时监测,并且相对于当前通常的医疗方式而言,在用户的生理信息检测方面更加快捷和方便,避免了检测人员由于不能及时发现病兆而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导致病情的恶化。然而该专利中仅仅是实时采集用户的生理信号,没有对数据作进一步分析,综合的数据没法评估,也没有考虑历史数据的影响;而且由于噪音等因素的影响和传感器等设备的误差,使得采集的信号不明显,从而干扰医疗人员的诊断效率;而且后台专家系统的反馈意见缺乏一种有效的考核方法;随着雾霾等环境问题的出现,室内环境也成为影响用户健康的重要因素;但是,在现有技术的用户健康监测系统中,大都只注重用户健康状况的监测,而忽略了室内环境状况的监测。专利技术内容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基于5G的医疗健康监控系统,本专利技术通过环境监测模块实时监测室内的实时环境信息,通过控制器发送控制命令给环境调节模块,以控制室内环境信息适合用户,更好地保障用户健康;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用户的各项体征数据,数据分析模块用于接收数据处理模块处理后的信号并进行分析,提高了对用户健康监护的便利性和及时性;用户与专家之间通过人机交互模块进行信息交互;监测模块用于对预设时间内的历史交互记录和受举报次数做指定处理得到后台专家的解答满意值;对后台专家的服务提供一种有效的考核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基于5G的医疗健康监控系统,包括环境监测模块、控制器、环境调节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分析模块、预警模块、后台专家模块、调查模块、监测模块以及人机交互模块;环境监测模块设置于室内用于实时监测室内的实时环境信息并将实时环境信息通过Zigbee无线网络传输到控制器,控制器用于将实时环境信息与预设标准环境信息进行比对并在实时环境信息超出或低于预设标准环境信息时自动驱动控制环境调节模块进行环境调节;控制器还用于将实时环境信息传输到云平台,云平台用于对实时环境信息进行存储;实时环境信息包括温度信息、湿度信息和气体成分信息;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用户的各项体征数据并将用户的各项体征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包括脉搏传感器、体温传感器、血氧传感器、血压传感器、呼吸监测仪以及心电传感器;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采集的信号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信号传输至数据分析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外连接有A/D转换模块,A/D转换模块用于对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信号进行模数转换;数据分析模块用于接收数据处理模块处理后的信号并进行分析;具体分析步骤为:S1:获取用户的各项体征数据,将用户的体温数据标记为Tk;k=1,2,…,p;S2:将Tk和预设的标准值进行比对,若Tk大于预设值,则将该用户标记为发热用户并生成预警信号;若Tk小于等于预设值,则将该用户标记为待分析用户;执行S3;S3:获取待分析用户系统当前时间前15天的体温数据并标记为LTi,i=1,2,…,15;将预设的标准值标记为T0;将LTi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序,获取到所有高于T0的LTi;将其标记为Twi,i=1,...,m;获取对应Twi的采集时间并将其标记为WTi;将系统当前时间标记为TD;S4:利用公式获取得到单次威胁系数F(i);将所有的单次威胁系数F(i)进行求和得到威胁值FD;其中,a1为预设比例系数;S5:若威胁值FD大于等于阈值,则表明该用户处于高烧初愈状态并生成监测信号,用于提示用户时刻注意病后恢复,以防病情反复;S6:获取用户的其余各项体征数据,计算用户的综合健康指数,用户的其余各项体征数据包括脉搏频率、血氧浓度、血压、呼吸率和心电值;用户的综合健康指数通过以下公式计算:ZA=B1×R1+B2×R2+...+Bn×Rn式中,R1、R2、...、Rn为第n项体征数据的数值,B1、B2、...、Bn为对应的回归参数;S7:当用户的综合健康指数ZA大于等于预设阈值时,将该用户标记为预警用户并生成预警信号。进一步地,数据处理模块包括小波变换单元、阈值降噪单元、小波重构单元以及信号去噪单元;数据处理模块的具体处理步骤如下:步骤一:通过小波变换模块对采集的信号进行小波分解,然后对小波系数进行量化,选取阈值;步骤二:通过阈值降噪模块将小波变换后的细节部分与阈值进行比较,小于阈值的部分被置零;步骤三:小波重构模块将阈值化后的小波系数进行重构;步骤四:通过信号去噪模块对重构后的信号进行信号去噪。进一步地,数据分析模块将预警信号和对应用户的各项体征数据传输到控制器,控制器接收预警信号驱动控制报警单元进行报警并将对应用户的各项体征数据传输到显示模块实时显示;控制器还用于将用户的各项体征数据和综合健康指数融合形成参数记录并生成参数记录表;控制器将参数记录表传输到存储模块进行存储。进一步地,后台专家模块通过现场总线与医院的专家门诊电脑终端连接,用于当报警单元接收到预警信号时通过电脑终端实时调用存储模块中用户的各项体征数据,为专家会诊提高诊断依据。进一步地,人机交互模块用于用户与专家之间的信息交互;人机交互模块包括登录注册单元、数据上传单元、双向交流显示屏以及对讲单元;登录注册单元用于用户通过手机终端提交注册信息进行注册并将注册成功的注册信息发送至控制器内进行存储;数据上传单元用于用户向控制器传输医疗健康问题信息,控制器接收到医疗健康问题信息时会通过提醒模块提醒后台专家注意,同时控制器接收到医疗健康问题信息时会自动驱动控制计时模块开始计时;用户与后台专家通过双向交流显示屏和对讲单元实现远程交互通信;在后台专家有反应时,数据上传单元向控制器传输反应信号,在交流结束时,数据上传单元向控制器传输解决信号,控制器在接收到反应信号和解决信号时均会驱动计时模块记录反应时间和解决时间;控制器将反应时间标记为T1x并将其传输到存储模块实时存储,控制器将解决时间标记为T2x并将其传输到存储模块实时存储;评价模块用于用户对后台专家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系数发送至控制器,评价系数的规则为:给后台专家的解答评分,满分为100分;控制器将评价系数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5G的医疗健康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境监测模块、控制器、环境调节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分析模块、预警模块、后台专家模块、调查模块、监测模块以及人机交互模块;/n所述环境监测模块设置于室内用于实时监测室内的实时环境信息并将实时环境信息通过Zigbee无线网络传输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将实时环境信息与预设标准环境信息进行比对并在实时环境信息超出或低于预设标准环境信息时自动驱动控制环境调节模块进行环境调节;/n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将实时环境信息传输到云平台,所述云平台用于对实时环境信息进行存储;所述实时环境信息包括温度信息、湿度信息和气体成分信息;/n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用户的各项体征数据并将用户的各项体征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脉搏传感器、体温传感器、血氧传感器、血压传感器、呼吸监测仪以及心电传感器;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采集的信号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信号传输至数据分析模块;/n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外连接有A/D转换模块,所述A/D转换模块用于对所述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信号进行模数转换;/n所述数据分析模块用于接收数据处理模块处理后的信号并进行分析;具体分析步骤为:/nS1:获取用户的各项体征数据,将用户的体温数据标记为Tk;k=1,2,…,p;/nS2:将Tk和预设的标准值进行比对,若Tk大于预设值,则将该用户标记为发热用户并生成预警信号;/n若Tk小于等于预设值,则将该用户标记为待分析用户;执行S3;/nS3:获取待分析用户系统当前时间前15天的体温数据并标记为LTi,i=1,2,…,15;将预设的标准值标记为T0;/n将LTi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序,获取到所有高于T0的LTi;将其标记为Twi,i=1,...,m;获取对应Twi的采集时间并将其标记为WTi;将系统当前时间标记为TD;/nS4:利用公式...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5G的医疗健康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境监测模块、控制器、环境调节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分析模块、预警模块、后台专家模块、调查模块、监测模块以及人机交互模块;
所述环境监测模块设置于室内用于实时监测室内的实时环境信息并将实时环境信息通过Zigbee无线网络传输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将实时环境信息与预设标准环境信息进行比对并在实时环境信息超出或低于预设标准环境信息时自动驱动控制环境调节模块进行环境调节;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将实时环境信息传输到云平台,所述云平台用于对实时环境信息进行存储;所述实时环境信息包括温度信息、湿度信息和气体成分信息;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用户的各项体征数据并将用户的各项体征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脉搏传感器、体温传感器、血氧传感器、血压传感器、呼吸监测仪以及心电传感器;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采集的信号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信号传输至数据分析模块;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外连接有A/D转换模块,所述A/D转换模块用于对所述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信号进行模数转换;
所述数据分析模块用于接收数据处理模块处理后的信号并进行分析;具体分析步骤为:
S1:获取用户的各项体征数据,将用户的体温数据标记为Tk;k=1,2,…,p;
S2:将Tk和预设的标准值进行比对,若Tk大于预设值,则将该用户标记为发热用户并生成预警信号;
若Tk小于等于预设值,则将该用户标记为待分析用户;执行S3;
S3:获取待分析用户系统当前时间前15天的体温数据并标记为LTi,i=1,2,…,15;将预设的标准值标记为T0;
将LTi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序,获取到所有高于T0的LTi;将其标记为Twi,i=1,...,m;获取对应Twi的采集时间并将其标记为WTi;将系统当前时间标记为TD;
S4:利用公式获取得到单次威胁系数F(i);
将所有的单次威胁系数F(i)进行求和得到威胁值FD;



其中,a1为预设比例系数;
S5:若威胁值FD大于等于阈值,则表明该用户处于高烧初愈状态并生成监测信号;
S6:获取用户的其余各项体征数据,计算用户的综合健康指数,所述用户的其余各项体征数据包括脉搏频率、血氧浓度、血压、呼吸率和心电值;所述用户的综合健康指数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ZA=B1×R1+B2×R2+...+Bn×Rn
式中,R1、R2、...、Rn为第n项体征数据的数值,B1、B2、...、Bn为对应的回归参数;
S7:当用户的综合健康指数ZA大于等于预设阈值时,将该用户标记为预警用户并生成预警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5G的医疗健康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包括小波变换单元、阈值降噪单元、小波重构单元以及信号去噪单元;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的具体处理步骤如下:
步骤一:通过小波变换模块对采集的信号进行小波分解,然后对小波系数进行量化,选取阈值;
步骤二:通过阈值降噪模块将小波变换后的细节部分与阈值进行比较,小于阈值的部分被置零;
步骤三:小波重构模块将阈值化后的小波系数进行重构;
步骤四:通过信号去噪模块对重构后的信号进行信号去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5G...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金秋梁丽韦分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南宁双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