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可控光覆盖系统及其新型可控光覆盖结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27796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5: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温室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可控光覆盖结构,其包括透明盖板,具有多个控光单元,多个控光单元相互连接以形成透明盖板的上端面,上端面为新型可控光覆盖结构的覆盖面,控光单元基于光的折射对太阳光进行分频使分频后的光向覆盖面的下方入射;和透明底板,位于透明盖板的下方,并与透明盖板间隔相对设置以形成流通空间,流通空间透明底板包括安装部和透明部,安装部上安装有用于吸收分频后的光中的红外光的吸热板,透明部供分频后的光穿过。通过上述方案能将植物生长需要的可见光和紫外线照射至植物上,而将产生热量的红外光由吸热板吸收,如此可以在冬季将热量引入温室内,夏季将热量排到温室外,最终达到光热分控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可控光覆盖系统及其新型可控光覆盖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温室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可控光覆盖系统及其新型可控光覆盖结构。
技术介绍
设施农业不同于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重要标志,温室大棚是设施农业的一种。我国的温室大棚虽然经过了近几十年的发展,依旧面临着机械化水平低、土地利用率低、使用年限短等问题,尤其是如何实现冬季保温、加温,夏季遮阳、降温的问题。现有技术中,有的布置抛物面聚光透明覆盖结构,由于其在中午光照充足时段透过率低,最低时只有32%;而上、下午透过率相对较高,可达60%左右,从而使得该覆盖结构可以在不影响温室内上、下午光照的同时,大幅削减中午时段进入温室的光照,最多可削减60%以上,改善了温室光照不均现象。但是该结构会影响植物在不同季节生长时对光照的需求,同时没考虑到国内冬季和夏季气候条件完全不同。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新型可控光覆盖结构,其包括:透明盖板,具有多个控光单元,多个所述控光单元相互连接以形成所述透明盖板的上端面,所述上端面为所述新型可控光覆盖结构的覆盖面,所述控光单元基于光的折射对太阳光进行分频使分频后的光向所述覆盖面的下方入射;和透明底板,位于所述透明盖板的下方,并与所述透明盖板间隔相对设置以形成流通空间,所述流通空间所述透明底板包括:安装部和透明部,所述安装部上安装有用于吸收分频后的光中的红外光的吸热板,所述透明部用于供分频后的光穿过。可选地,所述透明底板上设置有多个通风孔,所述通风孔与所述流通空间连通;和/或所述新型可控光覆盖结构还包括:侧板,周向设置于所述透明盖板和所述透明底板之间,并位于所述透明底板或所述透明盖板的边缘处,所述侧板上开设有进风口和/或出风口。可选地,所述吸热板位于所述安装部的内表面,所述安装部的内表面与所述透明盖板相对。可选地,所述控光单元具有凹槽,所述凹槽朝向所述透明底板凹下,所述凹槽的槽口方向所述透明底板,所述凹槽的槽壁基于光的折射对太阳光进行分频。可选地,所述凹槽的内轮廓的断面呈倒置的梯形或倒置的三角形;所述凹槽的槽壁厚度在由所述透明盖板指向所述透明底板的方向上,逐渐变厚;所述凹槽的外轮廓的断面呈倒置的梯形或三角形。可选地,所述控光单元还包括:透明顶板,所述透明顶板覆盖于所述凹槽的槽口,所述凹槽沿所述凹槽长度方向的两端为封闭端。可选地,所述吸热板位于所述凹槽的槽壁下方。可选地,相邻的两个所述控光单元之间在所述控光单元的宽度方向上有空隙,所述空隙在由所述透明盖板指向所述透明底板的方向上与所述流通空间连通。可选地,所述新型可控光覆盖结构还包括:跟踪装置,所述跟踪装置与所述吸热板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吸热板跟踪分频后的光中的红外光的入射角度。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新型可控光覆盖系统,其包括:覆盖结构,为上述新型可控光覆盖结构,用于覆盖温室的窗口;控风装置,与所述覆盖结构连接,用于择一地选择第一导风状态和第二导风状态,所述第一导风状态为将所述新型可控光覆盖结构的流通空间的空气输送至所述温室外,所述第二导风状态为将所述新型可控光覆盖结构的流通空间的空气输送至所述温室内。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透明盖板和透明底板,其中透明盖板由多个控光单元相互连接形成,控光单元基于光的折射对太阳光进行分频使分频后的太阳光向本结构的覆盖面的下方入射;透明底板的安装部设置有吸热板,透明底板的透明部供分频后的太阳光穿过,从而利用控光单元的光谱分频功能,将植物生长需要的可见光和紫外线经透明底板的透明部引入透明底板下方(即控光),通常该下方会部署有植物种植区,而将产生热量的红外光(尤其是近红外光)由透明底板的吸热板吸收,使吸热板可以作为空气集热器的一部分,对流道空间内空气进行加热,利于实现对空气热量的调控(即控温),如冬季将热量引入温室(或称大棚)内,夏季将热量排到温室外,最终达到光热分控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可控光覆盖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光单元和透明底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可控光覆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可控光覆盖系统(季节为夏季)的运行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可控光覆盖系统(季节为冬季)的运行示意图;图中符号说明如下:1透明盖板、10控光单元、11容纳空间、12槽壁、13透明顶板、14空隙、15槽口、16槽底、2透明底板、20通风孔、3侧板、4太阳、40太阳光、41紫外线、42可见光、43红外线、5风机、50三通阀、6气流、7吸热板、8植物、9温室、91温室矮侧墙、92温室高侧墙、93温室土壤、100风力发电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而不是要求本专利技术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术语“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部件间接相连;可以是有线电连接、无线电连接,也可以是无线通信信号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参见图1~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可控光覆盖结构,其包括:透明盖板1和透明底板2。透明盖板1呈透明状(即能被太阳光穿过),用于接受太阳光的照射,供太阳光穿过,其具有多个控光单元10,多个控光单元10相互连接,从而形成透明盖板1的上端面,该上端面为新型可控光覆盖结构的覆盖面。覆盖面可以是曲面,还可以是平面。应用时,新型可控光覆盖结构覆盖住或封闭住温室9的窗口,如温室顶部的天窗。通常多个控光单元10互相连接时是各自顶面的边缘相互连接,如此会使得连接后的透明盖板1所占用的空间体积较小。控光单元10的材质为透明材质,其基于光的折射(即棱镜分光原理)对太阳光进行分频使分频后的太阳光主要向覆盖面的下方入射,即对不同波长的光进行分频,能对太阳光辐射选择性吸收。透明底板2位于透明盖板1的下方,并与透明盖板1相对设置,两者之间留有间隔,该间隔形成流通空间以供空气流通,即空气向流通空间内流动,进入流通空间,然后还会从流通空间内流出。透明底板2用于吸收分频后的太阳光中的红外光部分,还用于供分频后的太阳光中的其他部分(如紫外线、可见光)穿过,其具有安装部和透明部。安装部上安装有吸热板7,其用于吸收分频后的太阳光中的红外光。吸热板7利用了太阳能空气集热技术,其布置位置以能较长时间受到红外光照射为佳,如此可以吸收更多的热量。吸热板7可以是电镀黑铬涂层的铜基板,还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可控光覆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可控光覆盖结构包括:/n透明盖板,具有多个控光单元,多个所述控光单元相互连接以形成所述透明盖板的上端面,所述上端面为所述新型可控光覆盖结构的覆盖面,所述控光单元基于光的折射对太阳光进行分频使分频后的光向所述覆盖面的下方入射;和/n透明底板,位于所述透明盖板的下方,并与所述透明盖板间隔相对设置以形成流通空间,所述流通空间所述透明底板包括:安装部和透明部,所述安装部上安装有用于吸收分频后的光中的红外光的吸热板,所述透明部用于供分频后的光穿过。/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1231 CN 20201162796931.一种新型可控光覆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可控光覆盖结构包括:
透明盖板,具有多个控光单元,多个所述控光单元相互连接以形成所述透明盖板的上端面,所述上端面为所述新型可控光覆盖结构的覆盖面,所述控光单元基于光的折射对太阳光进行分频使分频后的光向所述覆盖面的下方入射;和
透明底板,位于所述透明盖板的下方,并与所述透明盖板间隔相对设置以形成流通空间,所述流通空间所述透明底板包括:安装部和透明部,所述安装部上安装有用于吸收分频后的光中的红外光的吸热板,所述透明部用于供分频后的光穿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可控光覆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底板上设置有多个通风孔,所述通风孔与所述流通空间连通;和/或
所述新型可控光覆盖结构还包括:
侧板,周向设置于所述透明盖板和所述透明底板之间,并位于所述透明底板或所述透明盖板的边缘处,所述侧板上开设有进风口和/或出风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可控光覆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板位于所述安装部的内表面,所述安装部的内表面与所述透明盖板相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可控光覆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光单元具有凹槽,所述凹槽朝向所述透明底板凹下,所述凹槽的槽口方向所述透明底板,所述凹槽的槽壁基于光的折射对太阳光进行分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可控光覆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朝卿许钊杨泓彬陈辛格吉平柴俊霖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