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祖博专利>正文

一种农业用间歇式播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7783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5: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播种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农业用间歇式播种装置。提供一种无需人工播种,播种精度高,播种均匀,适用于大面积播种的农业用间歇式播种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农业用间歇式播种装置,包括有箱体、伺服电机和位移机构;箱体内部后侧设有伺服电机,箱体外部左侧连接有位移机构。通过导料轴、第一转轴、活动板、摆杆和顶杆之间的配合,种子进入导料轴的凹槽内,种子落在活动板上,顶杆带动摆杆向下转动,使活动板向下摆动让种子在箱体右侧内底部积累,当顶杆不与导料轴中间的凹槽接触时,活动板向上摆动,当种子积累至一定量时,种子会从箱体右侧底部的下料口间歇式下料,方便播种工作的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业用间歇式播种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播种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农业用间歇式播种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生产力发展越来越快,对于农业机械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特别是对作业项目多、通用性广、综合利用率高的农业机械。为了使植物具有一定的生长空间,播种时需要间隔一段距离播一次种,目前的播种方式多采用人工撒种,但是人工播种劳动量大,人工成本高,不适用于大面积播种,而现有的播种机播种精度不高,不便于控制种子下料,导致播种不均匀、空穴率高,即浪费了种子又增加了间苗工作,精确度较高的机械又有结构复杂、体积大、使用不便,增加了能源消耗,同时也加大了生产成本等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无需人工播种,播种精度高,播种均匀,适用于大面积播种的农业用间歇式播种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人工播种劳动量大,不适用于大面积播种,由于播种精度不高,导致播种不均匀的缺点,提供一种无需人工播种,播种精度高,播种均匀,适用于大面积播种的农业用间歇式播种装置。r>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农业用间歇式播种装置,包括有箱体(1)、伺服电机(2)和位移机构(3),箱体(1)内部后侧设有伺服电机(2),箱体(1)外部左侧连接有位移机构(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下料机构(4),箱体(1)外部右侧连接有下料机构(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业用间歇式播种装置,包括有箱体(1)、伺服电机(2)和位移机构(3),箱体(1)内部后侧设有伺服电机(2),箱体(1)外部左侧连接有位移机构(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下料机构(4),箱体(1)外部右侧连接有下料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业用间歇式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位移机构(3)包括有第一齿轮(30)、曲柄摇杆(31)、第二齿轮(32)、传动杆(33)、固定杆(34)、固定轴(35)、第一从动杆(36)、第二从动杆(37)和异形支脚(38),伺服电机(2)输出轴上设有第一齿轮(30),箱体(1)上转动式设有曲柄摇杆(31),曲柄摇杆(31)后侧设有第二齿轮(32),第二齿轮(32)与第一齿轮(30)相啮合,曲柄摇杆(31)两端均转动式连接有传动杆(33),传动杆(33)上端均转动式连接有固定杆(34),固定杆(34)右侧均设有固定轴(35),固定轴(35)与箱体(1)相连接,固定轴(35)上均转动式连接有第一从动杆(36),固定杆(34)左侧均转动式连接有第二从动杆(37),传动杆(33)下端均转动式连接有异形支脚(38),第一从动杆(36)和第二从动杆(37)均与异形支脚(38)转动式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农业用间歇式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下料机构(4)包括有导料轴(40)、滚轮(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祖博
申请(专利权)人:刘祖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