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用管道封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7679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缆用管道封堵器,包括外套(1)和内套,外套(1)包括上端(5)、下端(7),内套经上端(5)与外套(1)套接,上端(5)套接有第一紧固圈(8),下端(7)用于插入套接在电缆(4)的柱管(16)的管口内,且下端(7)位于管口内侧,外套(1)的位于管口上方的部分设有挡水圈(6),内套的位于外侧的一端设有罩子,该罩子用于将上端(5)、第一紧固圈(8)盖住,优点是:不需要第二紧固圈,防水性能进一步提高,另外,对于外端的第一紧固圈的保护较好,另外,有利于保障封堵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缆用管道封堵器
本技术涉及电缆保护装置
,具体讲是一种电缆用管道封堵器。
技术介绍
不管是空中架线,还是地下架线,在进入变电器、配电箱、电表等各类型的电力设备中时,电缆将被引入柱管内,常用镀锌钢管,通过柱管,一方面对电缆实施保护,另一方面还能够起到导向作用,避免电缆随意晃动,使电缆与电力设备的位置相对固定,有利于电缆与电力设备的连接。为了穿入或引出电缆,因此需要设置管口,从而存在管口封堵的问题,最早使用防火泥(封堵泥)封口,但日晒雨淋数月甚至两三个月后,防火泥等材料就疏松脱落,雨水容易进入柱管内,电缆长时间被水浸泡或小动物、尘土、枯叶杂物进入柱管内,更有严重的柱管口长期磨损电缆绝缘层,造成绝缘层损坏,降低绝缘性能甚至造成漏电,这都将是引起停电和触电事故隐患之源,因此进一步进行了改进,提出了封堵器的概念,该封堵器包括两端,一端用于套接柱管,另一端则是电缆的出入口,该另一端可称为封堵器的外端,所述的封堵器虽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问题,但是为了进行更好地固定,套接柱管的一端还需要第二紧固圈,另一端则设有第一紧固圈,另外,现有的封堵器随着时间的延长,其防水性能逐渐变差,因此防水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另外,对于设于所述的外端的第一紧固圈的保护也是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出一种电缆用管道封堵器,不需要第二紧固圈,防水性能进一步提高,另外,对于外端的第一紧固圈的保护较好,另外,有利于保障封堵器的使用寿命。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缆用管道封堵器,包括外套和内套,外套包括上端、下端,内套经上端与外套套接,上端套接有第一紧固圈,下端用于插入套接在电缆的柱管的管口内,且下端位于管口内侧,外套的位于管口上方的部分设有挡水圈,内套的位于外侧的一端设有罩子,该罩子用于将上端、第一紧固圈盖住。较佳的,上端和下端之间设有挡水圈,该挡水圈盖在管口,并与管口相贴或位于管口上方。较佳的,挡水圈的上端面为导水斜面,该导水斜面为内高外低设置。较佳的,下端设有抗拔环形圈。较佳的,罩子采用可翻转部。较佳的,可翻转部包括周向部、翻转连接部、罩部,内套的位于外侧的一端的端部、周向部、翻转连接部、罩部自内向外依序连接。较佳的,周向部的宽度至少大于上端的三分之二宽度。较佳的,内套包括多个,外套与各内套自外向内依序套接,罩子设于多个内套的任意一个内套。较佳的,内套包括两个,分别为中套、小套,罩子设于中套,小套的外檐与中套的位于外侧的一端的端面相贴。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经上述设计后,下端与柱管的管口的连接方式变为插入套接,且下端位于管口内侧,因此取消了第二紧固圈,并利用外套的位于管口上方的部分设有挡水圈实现防水;内套经上端与外套套接后必然存在套接缝,那么利用罩子,就可以将套接缝盖住,使之不会直接暴露在外,雨水很难进入到该套接缝,同时,第一紧固圈也被罩子盖住,避免第一紧固圈风吹日晒,非常有利于延长第一紧固圈的使用寿命,避免其提早失效,一旦第一紧固圈失效,不仅导致整个封堵器不能较好地固定电缆,从而使封堵器提前报废,而且,相关缝隙也会变大,不利于防水,因此,延长第一紧固圈的使用寿命,有利于防水性能进一步提高,有利于保障封堵器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电缆用管道封堵器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的半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电缆用管道封堵器的爆炸视图。图4为图3的半剖视图。图5为中套的未翻转时的立体示意图。图6为中套的翻转后的立体示意图。图7为外套的立体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一种电缆用管道封堵器与柱管套接后的立体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外套、2-中套、3-小套、4-电缆、5-上端、6-挡水圈、7-下端、8-第一紧固圈、9-端部、10-周向部、11-翻转连接部、12-罩部、13-外檐、14-台阶、15-套线孔、16-柱管、17-导水斜面、18-抗拔环形圈。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技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技术。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本例中,柱管16为圆柱管,内套包括中套2和小套3,从而可以适用两种直径的电缆4,一种电缆的直径为中套2内径配合,另一种电缆的直径为小套3内径配合,由图2所示可知,穿设的为所述的另一种电缆,该另一种电缆的外侧面与小套3的套线孔15内表面相贴配合。如图1、2所示,本技术一种电缆用管道封堵器包括包括外套1和内套,外套1包括上端5、下端7,内套经上端5与外套1套接,上端5套接有第一紧固圈8,下端7用于插入套接在电缆4的柱管16的管口内,且下端7位于管口内侧,外套1的位于管口上方的部分设有挡水圈6,内套的位于外侧的一端设有罩子,该罩子用于将上端5、第一紧固圈8盖住。上端5和下端7之间设有挡水圈6,该挡水圈6盖在管口,并与管口相贴或位于管口上方。这样,结构紧凑,也有利于外套1的轴向长度的控制。挡水圈6的上端面为导水斜面17,该导水斜面17为内高外低设置。这样实现更好的导水。如图7所示,下端7设有抗拔环形圈18。这样,当下端7插入套接在电缆4的柱管16的管口内后,不易被反向拔出。如图8所示,下端7与柱管16的管口插入套接,下端7位于该管口内,在本技术一种电缆用管道封堵器的作用下,管口为封住状态,上端5、第一紧固圈8均被罩子盖住,从而提供很好的保护。如图2、4、5、6所示,罩子采用可翻转部,可翻转部包括周向部10、翻转连接部11、罩部12,内套的位于外侧的一端的端部9、周向部10、翻转连接部11、罩部12自内向外依序连接。为了便于翻转,中套2整体可采用橡胶材质制作,橡胶材质具有较好地柔韧性,正好适用于翻转需求,且成本较低。罩部12与挡水圈6上下分布,挡水圈6向外延伸超出罩部12下端面,这样能够实现更好的导水,有利于提升防水性能。周向部10的宽度至少大于上端5的三分之二宽度,本例中,周向部10的宽度大于上端5的宽度,这样,罩部12容易通过翻转连接部11翻转,翻转后,罩部12的垂度较好,也较服帖,能够更有地盖住上端5、第一紧固圈8。否则,若周向部10的宽度小于上端5的三分之二宽度,那么不太容易翻转,比较费劲,而且翻转后也不服帖,外观也不美观。小套3的外檐13与中套2的位于外侧的一端的端面相贴,从而提供一定的防水能力。为了更好地套接中套2,外套1内圈设有台阶14,该台阶14用于对套入的中套2进行定位。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可参考如下:如图3、4所示,将电缆4依序穿过外套1、中套2、小套3,此时,如图3、4、5所示,中套2处于未翻转状态,将各套穿到电缆4上后,将外套1的下端7与柱管16插入套接固定好,然后中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用管道封堵器,包括外套(1)和内套,外套(1)包括上端(5)、下端(7),内套经上端(5)与外套(1)套接,上端(5)套接有第一紧固圈(8),其特征在于,下端(7)用于插入套接在电缆(4)的柱管(16)的管口内,且下端(7)位于管口内侧,外套(1)的位于管口上方的部分设有挡水圈(6),内套的位于外侧的一端设有罩子,该罩子用于将上端(5)、第一紧固圈(8)盖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用管道封堵器,包括外套(1)和内套,外套(1)包括上端(5)、下端(7),内套经上端(5)与外套(1)套接,上端(5)套接有第一紧固圈(8),其特征在于,下端(7)用于插入套接在电缆(4)的柱管(16)的管口内,且下端(7)位于管口内侧,外套(1)的位于管口上方的部分设有挡水圈(6),内套的位于外侧的一端设有罩子,该罩子用于将上端(5)、第一紧固圈(8)盖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用管道封堵器,其特征在于,上端(5)和下端(7)之间设有挡水圈(6),该挡水圈(6)盖在管口,并与管口相贴或位于管口上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用管道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挡水圈(6)的上端面为导水斜面(17),该导水斜面(17)为内高外低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用管道封堵器,其特征在于,下端(7)设有抗拔环形圈(18)。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恒达缪水梁张仕权仇明孔静张海花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群特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