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干接点控制与反馈的电动操作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7615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路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干接点控制与反馈的电动操作机构,包括:塑壳;所述塑壳内设置有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设有驱动模块、采样模块、分析模块、执行模块、第一干接点和第二干接点,执行模块内设置有存储单元,采样模块、分析模块、执行模块和驱动模块依次电性连接,第一干接点和第二干接点分别设于所述塑壳的两对应外侧壁上,所述第一干接点与所述分析模块电性连接,第二干接点与所述执行模块电性连接,塑壳上还设有与所述驱动模块连接的推闸杆,通过第一干接点连接外部控制器可及时反馈安置在配电箱中的断路器的开合闸状态以及故障跳闸状态,外部控制器通过第二干接点可对断路器实施分合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干接点控制与反馈的电动操作机构
本技术涉及电路控制
,特别是涉及一种带干接点控制与反馈的电动操作机构。
技术介绍
断路器是指能够关合、承载和开断正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并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关合、承载和开断异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的开关装置,一般地,断路器需要配合电动操作机构来实现远程的控制开、合闸操作;电动操作机构是用于远距离自动分闸和合闸断路器的重要部件,现有的断路器电动操作机构的操作方式,主要使用的是利用通信线给触发信号来控制电动操作机构分合闸,电动操作机构的控制端与电动操作机构通常不是安装在一起,经常会出现接错或漏接的情况。在配电系统中,即便在断路器配合电动操作机构的情况下,电动操作机构本身不能反馈在其控制下断路器的开合闸状态和电流故障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技术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带干接点控制与反馈的电动操作机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干接点控制与反馈的电动操作机构,包括:塑壳;所述塑壳内设置有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设有驱动模块、采样模块、分析模块、执行模块、第一干接点和第二干接点,所述执行模块内设置有存储单元,所述采样模块、分析模块、执行模块和驱动模块依次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干接点和第二干接点分别设于所述塑壳的两对应外侧壁上,所述第一干接点与所述分析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干接点与所述执行模块电性连接,所述塑壳上还设有与所述驱动模块连接的推闸杆。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直流电机,所述塑壳内部还设有由多个减速齿轮组成的减速齿轮组、与所述减速齿轮组最末端的从动齿轮啮合的齿轮盘,所述推闸杆的一端设置在所述齿轮盘的偏心位置处,所述推闸杆的另一端从所述塑壳的弧形槽延伸至外部。进一步地,所述直流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上设有蜗杆,所述蜗杆与所述减速齿轮组的主动齿轮啮合。进一步地,所述执行模块中还设有整流单元,所述整流单元包括电容、电阻以及晶体管。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干接点和所述第二干接点分别设有三个接线端子,所述第一干接点的三个接线端子分别为第一公共端、过电流故障端、分闸\合闸状态端,所述第二干接点的三个接线端子分别为第二公共端、控制分闸端、控制合闸端。进一步地,所述塑壳外部还设有与所述第一干接点和所述第二干接点电性连接的干接点控制器,所述第一干接点为所述干接点控制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二干接点为所述干接点控制器的输出端。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干接点和第二干接点通过所述干接点控制器电性连时的电压额定值为220VAC\24VDC、电流额定值为0.5A本技术包括以下优点:通过采样模块对经过断路器的电源进行采样,到机构内部的分析模块分析其电压是否过载或者电路是否故障,若过载或故障,则触发存储在执行模块的存储单元中的预设机制,控制驱动模块中的电机驱动推闸杆带动断路器跳闸,从而实现电路保护,与此同时,分析模块通过干接点将电流状态输出至外部的干接点控制器,通过控制器显示是否过电流,避免在电压未过载而电流过载的情况下损坏电路结构,通过控制器操作可实际控制断路器的开合闸状态;另外,通过干接点连接外部控制器也可及时反馈安置在配电箱中的断路器的开合闸状态以及故障跳闸状态。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带干接点控制与反馈的电动操作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第一干接点和第二干接点连接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技术的核心构思之一在于,根据所采集电压大小执行相应的开合闸动作,为解决电流过载难以被监测和及时反馈断路器开合闸状态的问题,采用干接点输出开合闸状态和过电流情况到干接点控制器,进而通过干接点控制器输出相应的型号到执行模块使电机执行,完成对断路器开合闸动作的控制。参阅图1、图2,具体包括:塑壳10;该塑壳10为机构的安装外壳,外部与断路器外部通过卡接或者拼接在一起;所述塑壳10内设置有控制电路板11;优选的为集成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11上设有驱动模块、采样模块20、分析模块18、执行模块12、第一干接点19和第二干接点16,所述执行模块12内设置有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中存储有预先设置用于判断并自动执行的编程语言,所述采样模块20、分析模块18、执行模块12和驱动模块依次电性连接,采样模块20、分析模块18、执行模块12分别由至少一块实体芯片得以功能实现,所述第一干接点19和第二干接点16分别设于所述塑壳10的两对应外侧壁上,所述第一干接点19与所述分析模块18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干接点16与所述执行模块12电性连接,所述塑壳10上还设有与所述驱动模块连接的推闸杆13,推闸杆13与断路器的开关连接,推闸杆13带动开关作开合动作。塑壳外部设有与采样模块电性连接的采样针,断路器的电源通过采用针传输到采样模块上,通过采样模块20对经过断路器的电源进行采样,到机构内部的分析模块18分析其电压是否过载,若过载,则触发存储在执行模块12的存储单元中的预设机制,控制驱动模块中的电机驱动推闸杆13带动断路器跳闸,从而实现电路保护,与此同时,分析模块18通过干接点将电流状态输出至外部的干接点控制器24,通过控制器显示是否过电流,避免在电压未过载而电流过载的情况下损坏电路结构,通过控制器操作可实际控制断路器的开合闸状态;另外,通过干接点连接外部控制器也可及时反馈安置在配电箱中的断路器的开合闸状态以及故障跳闸状态。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直流电机17,所述塑壳10内部还设有由多个减速齿轮组15成的减速齿轮组15、与所述减速齿轮组15最末端的从动齿轮啮合的齿轮盘,所述推闸杆13的一端设置在所述齿轮盘的偏心位置处,所述推闸杆13的另一端从所述塑壳10的弧形槽14延伸至外部。优选的,由于塑壳10内部的空间限制,直流电机17被卧躺式安装在塑壳10内部,直流电机17输出轴与减速齿轮组15不在同一平面,所述直流电机17的动力输出端上设有蜗杆,所述蜗杆与所述减速齿轮组15的主动齿轮啮合。优选的,所采样的电流为交流电机,因为采用直流电机17,需要对电流进行转换后接直流电机17,所述执行模块12中还设有整流单元,所述整流单元包括电容、电阻以及晶体管。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干接点19和所述第二干接点16分别设有三个接线端子,所述第一干接点19的三个接线端子分别为第一公共端21、过电流故障端22、分闸\合闸状态端23,所述第二干接点16的三个接线端子分别为第二公共端25、控制分闸端26、控制合闸端2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塑壳10外部还设有与所述第一干接点19和所述第二干接点16电性连接的干接点控制器24,所述第一干接点19为所述干接点控制器24的输入端,所述第二干接点16为所述干接点控制器24的输出端。优选的,所述第一干接点19和第二干接点1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干接点控制与反馈的电动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塑壳;/n所述塑壳内设置有控制电路板;/n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设有驱动模块、采样模块、分析模块、执行模块、第一干接点和第二干接点,所述执行模块内设置有存储单元,所述采样模块、分析模块、执行模块和驱动模块依次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干接点和第二干接点分别设于所述塑壳的两对应外侧壁上,所述第一干接点与所述分析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干接点与所述执行模块电性连接,所述塑壳上还设有与所述驱动模块连接的推闸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干接点控制与反馈的电动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塑壳;
所述塑壳内设置有控制电路板;
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设有驱动模块、采样模块、分析模块、执行模块、第一干接点和第二干接点,所述执行模块内设置有存储单元,所述采样模块、分析模块、执行模块和驱动模块依次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干接点和第二干接点分别设于所述塑壳的两对应外侧壁上,所述第一干接点与所述分析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干接点与所述执行模块电性连接,所述塑壳上还设有与所述驱动模块连接的推闸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直流电机,所述塑壳内部还设有由多个减速齿轮组成的减速齿轮组、与所述减速齿轮组最末端的从动齿轮啮合的齿轮盘,所述推闸杆的一端设置在所述齿轮盘的偏心位置处,所述推闸杆的另一端从所述塑壳的弧形槽延伸至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上设有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佐王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瑞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