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13碳试验的收集袋防漏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7468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13碳试验的收集袋防漏气装置,涉及收集袋技术领域,包括本体、输入桶和密封装置,所述本体的一端设有输入桶,所述输入桶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本体的表面,所述输入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长方形输入口,所述输入桶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输入桶与连接板相连接的地方开设有通孔,所述连接板的形状为“U”字形,所述连接板的中间部分为开设有矩形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密封装置,连接块内的滑块通过通孔使得挡块放置在输入桶内,此时挡块对输入桶内形成密封,此时固定柱卡在限位孔里,通过拉动滑块,使得固定柱离开限位孔,是滑块在滑槽内进行滑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13碳试验的收集袋防漏气装置
本技术涉及收集袋
,尤其涉及一种13碳试验的收集袋防漏气装置。
技术介绍
盛装物品的袋囊。一般有两面组成,形成中间空洞部分,用来装载物体,一般袋子的上端会有两个提手,用以提携袋子,袋子的质料有塑胶、皮革、布、纸等。一般的收集袋用来装载生活用品,有着通透性,但当用来收集13碳时,收集袋没有很好的密封性,这样就使得收集到的13碳很容易泄露,就需要再次重复收集,使得降低了收集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13碳试验的收集袋防漏气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13碳试验的收集袋防漏气装置,包括本体、输入桶和密封装置,所述本体的一端设有输入桶,所述输入桶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本体的表面,所述输入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长方形输入口,所述输入桶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输入桶与连接板相连接的地方开设有通孔,所述连接板的形状为“U”字形,所述连接板的中间部分为开设有矩形槽,所述连接板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靠近输入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块。优选的,所述“U”字形连接板的内部侧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有两个,且两个滑槽以连接板的中心轴对称分布,所述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滑槽的表面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有两个,所述限位孔分别开设在滑槽的两端。优选的,所述滑块的侧壁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有四个,且固定孔两两一组以滑块的中心轴对称分布,所述固定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大小与限位孔相适配。优选的,所述本体的表面设有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固定连接在本体的侧壁,所述底板有两个,且底板以本体的中心轴对称分布,所述底板靠近本体的一端设有夹板,所述夹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块夹板。优选的,所述底板靠近本体的一端设有承接板,所述承接板的两端固定连接在底板的表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密封装置,连接块内的滑块通过通孔使得挡块放置在输入桶内,此时挡块对输入桶内形成密封,此时固定柱卡在限位孔里,通过拉动滑块,使得固定柱离开限位孔,是滑块在滑槽内进行滑动,从而使得挡块跟随滑块也向外滑动,当滑块滑动到合适位置时,在将固定柱与另一个限位孔进行固定,使得整个滑块和挡块都固定,从而得以解决了收集袋没有很好的密封性,这样就是得收集到的13碳很容易泄露,就需要再次重复收集,使得降低了收集效率的问题。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保护装置,通过底板上的夹板对本体进行固定,使得本体被夹住,从而不会松动,两个夹板中间的弹簧在收集袋掉落时,可以起到缓冲作用,通过两个底板中间承接板来保护内部收集袋,从而得以解决收集袋掉落时直接接触地面,从而使得收集袋破碎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一种13碳试验的收集袋防漏气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一种13碳试验的收集袋防漏气装置中的密封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一种13碳试验的收集袋防漏气装置中的密封装置部分结构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一种13碳试验的收集袋防漏气装置中图1的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本体;2、输入桶;3、密封装置;31、连接板;32、通孔;33、滑槽;34、固定孔;35、挡块;36、固定柱;37、滑块;38、第一弹簧;39、限位孔;4、保护装置;41、底板;42、夹板;43、承接板;44、第二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实施例1,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13碳试验的收集袋防漏气装置,包括一种13碳试验的收集袋防漏气装置,包括本体1、输入桶2和密封装置3,本体1的一端设有输入桶2,输入桶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本体1的表面。下面具体说一下其密封装置3和保护装置4具体设置和作用。如图2和图3所示,本体1的一端设有输入桶2,输入桶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本体1的表面,“U”字形连接板31的内部侧壁开设有滑槽33,滑槽33有两个,且两个滑槽33以连接板31的中心轴对称分布,滑块37与滑槽33滑动连接,滑槽33的表面开设有限位孔39,限位孔39有两个,限位孔39分别开设在滑槽33的两端,滑块37的侧壁设有固定孔34,固定孔34有四个,且固定孔34两两一组以滑块37的中心轴对称分布,固定孔3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38,第一弹簧3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柱36,固定柱36的大小与限位孔39相适配。其整个密封装置3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密封装置3,连接块内的滑块37通过通孔32使得挡块35放置在输入桶2内,此时挡块35对输入桶2内形成密封,此时固定柱36卡在限位孔39里,通过拉动滑块37,使得固定柱36离开限位孔39,是滑块37在滑槽33内进行滑动,从而使得挡块35跟随滑块37也向外滑动,当滑块37滑动到合适位置时,在将固定柱36与另一个限位孔39进行固定,使得整个滑块37和挡块35都固定,从而得以解决了收集袋没有很好的密封性,这样就是得收集到的13碳很容易泄露,就需要再次重复收集,使得降低了收集效率的问题。如图1和图4所示,本体1的表面设有保护装置4,保护装置4包括底板41,底板41固定连接在本体1的侧壁,底板41有两个,且底板41以本体1的中心轴对称分布,底板41靠近本体1的一端设有夹板42,夹板4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44,第二弹簧4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块夹板42,底板41靠近本体1的一端设有承接板43,承接板43的两端固定连接在底板41的表面。其整个的保护装置4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保护装置4,通过底板41上的夹板42对本体1进行固定,使得本体1被夹住,从而不会松动,两个夹板42中间的弹簧在收集袋掉落时,可以起到缓冲作用,通过两个底板41中间承接板43来保护内部收集袋,从而得以解决收集袋掉落时直接接触地面,从而使得收集袋破碎的问题。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技术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13碳试验的收集袋防漏气装置,包括本体(1)、输入桶(2)和密封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的一端设有输入桶(2),所述输入桶(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本体(1)的表面,所述输入桶(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长方形输入口,所述密封装置(3)包括连接板(31),所述连接板(31)固定连接在输入桶(2)的侧壁上,所述输入桶(2)与连接板(31)相连接的地方开设有通孔(32),所述连接板(31)的形状为“U”字形,所述连接板(31)的中间部分为开设有矩形槽,所述连接板(3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37),所述滑块(37)靠近输入桶(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块(3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13碳试验的收集袋防漏气装置,包括本体(1)、输入桶(2)和密封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的一端设有输入桶(2),所述输入桶(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本体(1)的表面,所述输入桶(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长方形输入口,所述密封装置(3)包括连接板(31),所述连接板(31)固定连接在输入桶(2)的侧壁上,所述输入桶(2)与连接板(31)相连接的地方开设有通孔(32),所述连接板(31)的形状为“U”字形,所述连接板(31)的中间部分为开设有矩形槽,所述连接板(3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37),所述滑块(37)靠近输入桶(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块(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3碳试验的收集袋防漏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字形连接板(31)的内部侧壁开设有滑槽(33),所述滑槽(33)有两个,且两个滑槽(33)以连接板(31)的中心轴对称分布,所述滑块(37)与滑槽(33)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13碳试验的收集袋防漏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33)的表面开设有限位孔(39),所述限位孔(39)有两个,所述限位孔(39)分别开设在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锦绣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