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压缩机余热循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7119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气压缩机余热循环装置,涉及余热循环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四根支撑柱,且底板的上方固定安装有位于四根支撑柱前方的蓄水箱,所述蓄水箱的前方固定安装有水压泵,所述蓄水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蒸汽机,四根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一个储气瓶。该空气压缩机余热循环装置,通过压缩箱和导流管和蒸汽机以及风机的配合使用,使得该空气压缩机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能够将导流管中的水流加热成水蒸气,一方面为压缩箱降温,一方面产生的水蒸气可以通过蒸汽机辅助压缩机进行工作,同时风机还可以辅助对压缩箱的降温,大大提升了该空气压缩机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压缩机余热循环装置
本技术涉及余热循环装置
,具体为一种空气压缩机余热循环装置。
技术介绍
空气压缩机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拥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空气经过压缩后可以作为动力用,机械与风动工具,以及控制仪表与自动化装置等,在化学工业中,某些气体经压缩机提高压力后有利丁合成及聚合,如氢与二氧化碳合成甲醇,二氧化碳与氨合成尿素等,气体经空压机压缩、冷却、膨胀而液化,还可以用于人工制冷,这类压缩机通常称为制冰机或冰机,空压机还用于气体的管道输送和装瓶等,如远程煤气和天然气的输送,氯气和二氧化碳的装瓶等。由此可见空气压缩机的用途之广泛,但是市场上常见的空气压缩机在进行工作时往往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使得空气压缩装置在高温下的工作效率降低,且空气压缩机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水汽,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空气压缩机余热循环装置,解决了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空气压缩机余热循环装置,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空气压缩机余热循环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四根支撑柱,且底板的上方固定安装有位于四根支撑柱前方的蓄水箱,所述蓄水箱的前方固定安装有水压泵,所述蓄水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蒸汽机,四根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一个储气瓶,所述储气瓶的左端固定安装有气压阀,且储气瓶的上方固定安装有两个减震桩,两个所述减震桩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压缩机,所述压缩机的内部固定套装有活塞,所述储气瓶的上方固定安装有位于压缩机右侧的散热箱,所述散热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风机,且散热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压缩箱,所述压缩箱的右端固定安装有气压接头,所述气压接头延伸至散热箱的外部,所述散热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出水口,且散热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位于压缩箱下方的冷凝板,所述冷凝板的下方固定安装有滤板,所述蓄水箱与蒸汽机之间固定连接有导流管,所述散热箱与蓄水箱之间固定连接有水管,所述蒸汽机与压缩机之间固定连接有气管,所述储气瓶与气压接头之间固定连接有气管。可选的,所述活塞的右端延伸至压缩箱的内部,且活塞的右端设置有圆盘,圆盘与压缩箱的内壁贴合。可选的,所述导流管穿过散热箱的内部,且导流管在压缩箱的外部呈环状均匀缠绕,所述导流管的材质为金属硬质管。可选的,所述散热箱的顶部开设有通风孔,所述风机固定安装在通风孔的上方。可选的,所述减震桩的内部设置有滑动柱,滑动柱的外部固定套装有弹簧。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空气压缩机余热循环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空气压缩机余热循环装置,通过压缩箱和导流管和蒸汽机以及风机的配合使用,使得该空气压缩机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能够将导流管中的水流加热成水蒸气,一方面为压缩箱降温,一方面产生的水蒸气可以通过蒸汽机辅助压缩机进行工作,同时风机还可以辅助对压缩箱的降温,大大提升了该空气压缩机的工作效率。2、该空气压缩机余热循环装置,通过风机和冷凝板以及滤板的配合使用,使得该空气压缩机在工作时产生的水汽被风机吹送到冷凝板上凝结成水珠,之后再经过滤板的过滤从出水口流出,经过过滤的水流达到工业使用标准,再通过水管流入到蓄水箱中完成水汽的冷凝和循环利用,大大提升了该空气压缩机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冷凝箱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导流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板;2、蓄水箱;3、水压泵;4、水管;5、气管;6、导流管;7、气压接头;8、散热箱;9、风机;10、活塞;11、压缩机;12、减震桩;13、气压阀;14、储气瓶;15、支撑柱;16、滤板;17、压缩箱;18、冷凝板;19、出水口;20、蒸汽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空气压缩机余热循环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四根支撑柱15,且底板1的上方固定安装有位于四根支撑柱15前方的蓄水箱2,蓄水箱2的前方固定安装有水压泵3,蓄水箱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蒸汽机20,导流管6中经过加热后产生的水蒸气通入蒸汽机20中,蒸汽机20可以将蒸汽作为动力辅助压缩机11进行空气的压缩操作,实现了热量的循环利用,蒸汽机20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水流直接流入蓄水箱2便于后续的重复利用,四根支撑柱1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一个储气瓶14,储气瓶14的左端固定安装有气压阀13,且储气瓶14的上方固定安装有两个减震桩12,两个减震桩12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压缩机11,压缩机11的内部固定套装有活塞10,储气瓶14的上方固定安装有位于压缩机11右侧的散热箱8,散热箱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风机9,且散热箱8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压缩箱17,压缩箱17的右端固定安装有气压接头7,气压接头7延伸至散热箱8的外部,散热箱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出水口19,且散热箱8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位于压缩箱17下方的冷凝板18,冷凝板18的下方固定安装有滤板16,蓄水箱2与蒸汽机20之间固定连接有导流管6,散热箱8与蓄水箱2之间固定连接有水管4,蒸汽机20与压缩机11之间固定连接有气管5,储气瓶14与气压接头7之间固定连接有气管5。其中,活塞10的右端延伸至压缩箱17的内部,且活塞10的右端设置有圆盘,圆盘与压缩箱17的内壁贴合,空气压缩机通过在压缩箱17内部推动活塞10运动来压缩空气,因此活塞10的塞盘必须与压缩箱17的内壁金金贴合,防止气体泄漏,影响空气压缩质量。其中,导流管6穿过散热箱8的内部,且导流管6在压缩箱17的外部呈环状均匀缠绕,导流管6的材质为金属硬质管,蓄水箱2内部的水流会在导流管6的内部流通,将导流管6均匀的设置在压缩箱17的外部可以让压缩箱17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加热导流管6内部的水流,因此导流管需要使用能够导热的金属管体,使得压缩箱17的表面温度降低,提高压缩箱17的工作效率。其中,散热箱8的顶部开设有通风孔,风机9固定安装在通风孔的上方,风机9用于在装置工作时通过通风孔辅助导流管6完成对压缩箱17的降温,使得压缩箱17能够保持稳定的工作环境,提升压缩箱17压缩空气的效率。其中,减震桩12的内部设置有滑动柱,滑动柱的外部固定套装有弹簧,压缩机11在工作过程中难免会产生震动,为了保证空气压缩机的稳定运行,所以压缩机11使用减震桩12进行固定,可以通过弹簧和滑动柱的滑动,有效的吸收压缩机工作时产生的震动。综上,该空气压缩机余热循环装置,使用时,启动空气压缩机后,压缩机11先启动使得活塞10在压缩箱17的内部压缩空气,将空气通过气压接头7和气管5存储到储气瓶14中,压缩机11工作中产生的震动被减震桩12内部的滑动柱和弹簧吸收,不会对装置整体产生影响,由于活塞10在压缩箱17内部高频率的运动,使得压缩箱17的外表面产生高温并产生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气压缩机余热循环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四根支撑柱(15),且底板(1)的上方固定安装有位于四根支撑柱(15)前方的蓄水箱(2),所述蓄水箱(2)的前方固定安装有水压泵(3),所述蓄水箱(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蒸汽机(20),四根所述支撑柱(1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一个储气瓶(14),所述储气瓶(14)的左端固定安装有气压阀(13),且储气瓶(14)的上方固定安装有两个减震桩(12),两个所述减震桩(12)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压缩机(11),所述压缩机(11)的内部固定套装有活塞(10),所述储气瓶(14)的上方固定安装有位于压缩机(11)右侧的散热箱(8),所述散热箱(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风机(9),且散热箱(8)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压缩箱(17),所述压缩箱(17)的右端固定安装有气压接头(7),所述气压接头(7)延伸至散热箱(8)的外部,所述散热箱(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出水口(19),且散热箱(8)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位于压缩箱(17)下方的冷凝板(18),所述冷凝板(18)的下方固定安装有滤板(16),所述蓄水箱(2)与蒸汽机(20)之间固定连接有导流管(6),所述散热箱(8)与蓄水箱(2)之间固定连接有水管(4),所述蒸汽机(20)与压缩机(11)之间固定连接有气管(5),所述储气瓶(14)与气压接头(7)之间固定连接有气管(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压缩机余热循环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四根支撑柱(15),且底板(1)的上方固定安装有位于四根支撑柱(15)前方的蓄水箱(2),所述蓄水箱(2)的前方固定安装有水压泵(3),所述蓄水箱(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蒸汽机(20),四根所述支撑柱(1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一个储气瓶(14),所述储气瓶(14)的左端固定安装有气压阀(13),且储气瓶(14)的上方固定安装有两个减震桩(12),两个所述减震桩(12)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压缩机(11),所述压缩机(11)的内部固定套装有活塞(10),所述储气瓶(14)的上方固定安装有位于压缩机(11)右侧的散热箱(8),所述散热箱(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风机(9),且散热箱(8)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压缩箱(17),所述压缩箱(17)的右端固定安装有气压接头(7),所述气压接头(7)延伸至散热箱(8)的外部,所述散热箱(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出水口(19),且散热箱(8)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位于压缩箱(17)下方的冷凝板(18),所述冷凝板(18)的下方固定安装有滤板(16),所述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紫峰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事达同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