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施工用围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7067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3:05
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道路施工用围护装置,包括支架一、底座、防护罩和加强肋板,所述支架一一侧设置有支架二,所述支架一以及所述支架二底端均焊接有所述底座。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防护罩以及三角状的加强肋板的设计,不仅能够通过防护罩有效阻挡施工场所飞溅的碎石以及架设在顶杆上用于喷淋降尘的水雾,确保行人的安全行走,而且通过加强肋板极大的增加装置整体的稳定性,使得装置使用更加的可靠,通过安装槽、限位槽以及限位柱的设计,使得挡板、顶杆、支架一以及支架二之间仅通过抽拉插接的方式即可实现组装,极大的提高了装置的安装效率,实用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道路施工用围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道路施工围护
,具体涉及一种道路施工用围护装置。
技术介绍
在道路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施工场所附近行人以及车辆出行的安全,常需要将道路施工场所与外部隔开。然而现有的道路施工围护装置主要是采用平直的挡板来将道路施工场所与外部隔开,装置底座上缺少加强部件,使得装置整体的稳定性较差,且由于装置上一般均安装有用于喷淋降尘的喷头,使得行人在路过时容易被水雾淋湿,此外道路施工场所的碎石容易飞过所述挡板从而对行人出行造成威胁,降低出行安全性,其次,现有的道路施工围护装置在安装时主要通过反复拆装螺栓来实现安装固定,安装过程较为繁琐,使得装置的安装效率较为低下,因此急需一种新型的道路施工用围护装置来解决现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道路施工用围护装置,解决了现有的道路施工围护装置主要是采用平直的挡板来将道路施工场所与外部隔开,装置底座上缺少加强部件,使得装置整体的稳定性较差,且由于装置上一般均安装有用于喷淋降尘的喷头,使得行人在出行时容易被水雾淋湿,此外道路施工场所的碎石容易飞过所述挡板从而对行人出行造成威胁,降低出行安全性,以及现有的道路施工围护装置在安装时主要通过反复拆装螺栓来实现安装固定,安装过程较为繁琐,使得装置的安装效率较为低下的问题。(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道路施工用围护装置,包括支架一、底座、防护罩和加强肋板,所述支架一一侧设置有支架二,所述支架一以及所述支架二底端均焊接有所述底座,所述底座上端两侧设置有所述加强肋板,所述加强肋板采用三角形结构,所述底座上端四角处设置有紧固螺栓,所述支架一以及所述支架二顶端均设置有顶杆,所述顶杆一侧壁上通过螺栓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所述防护罩。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所述防护罩以及三角状的加强肋板的设计,不仅能够通过所述防护罩有效阻挡施工场所飞溅的碎石以及架设在所述顶杆上用于喷淋降尘的水雾,确保行人的安全行走,而且通过所述加强肋板极大的增加装置整体的稳定性,使得装置使用更加的可靠。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罩与所述安装板粘接,所述防护罩采用弧形的长条状结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所述防护罩的可靠固定。进一步的,所述支架一侧壁中部成型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采用U型结构,所述支架一顶端四角处成型有限位槽,所述支架一与所述支架二采用相同结构。进一步的,所述顶杆低端两侧正对所述限位槽处焊接有限位柱,所述顶杆通过所述限位柱与所述限位槽相连。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所述安装槽、所述限位槽以及所述限位柱的设计,使得所述挡板、所述顶杆、所述支架一以及所述支架二之间仅通过抽拉插接的方式即可实现组装,极大的提高了装置的安装效率,实用性好。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槽内滑动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采用不锈钢板制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所述挡板能够有效减施工场所与外部隔开。进一步的,所述挡板一侧壁中部通过螺栓连接有警示板,所述挡板上远离所述警示板下方粘接有反光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警示板上记录有警示标语,能够在维护过程中提醒行人安全,所述反光条能够对来往车辆进行提示,以确保行车安全。(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为解决现有的道路施工围护装置主要是采用平直的挡板来将道路施工场所与外部隔开,装置底座上缺少加强部件,使得装置整体的稳定性较差,且由于装置上一般均安装有用于喷淋降尘的喷头,使得行人在出行时容易被水雾淋湿,此外道路施工场所的碎石容易飞过所述挡板从而对行人出行造成威胁,降低出行安全性的问题,本技术通过防护罩以及三角状的加强肋板的设计,不仅能够通过防护罩有效阻挡施工场所飞溅的碎石以及架设在顶杆上用于喷淋降尘的水雾,确保行人的安全行走,而且通过加强肋板极大的增加装置整体的稳定性,使得装置使用更加的可靠;2、为解决现有的道路施工围护装置在安装时主要通过反复拆装螺栓来实现安装固定,安装过程较为繁琐,使得装置的安装效率较为低下的问题,本技术通过安装槽、限位槽以及限位柱的设计,使得挡板、顶杆、支架一以及支架二之间仅通过抽拉插接的方式即可实现组装,极大的提高了装置的安装效率,实用性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道路施工用围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一种道路施工用围护装置中支架一与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一种道路施工用围护装置中A处的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一种道路施工用围护装置中顶杆的后视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防护罩;2、警示板;3、挡板;4、支架一;5、加强肋板;6、紧固螺栓;7、底座;8、反光条;9、支架二;10、顶杆;11、安装板;12、安装槽;13、限位槽;14、限位柱。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道路施工用围护装置,包括支架一4、底座7、防护罩1和加强肋板5,支架一4一侧设置有支架二9,支架一4以及支架二9底端均焊接有底座7,底座7上端两侧设置有加强肋板5,加强肋板5采用三角形结构,底座7上端四角处设置有紧固螺栓6,支架一4以及支架二9顶端均设置有顶杆10,顶杆10一侧壁上通过螺栓连接有安装板11,安装板11上设置有防护罩1,通过防护罩1以及三角状的加强肋板5的设计,不仅能够通过防护罩1有效阻挡施工场所飞溅的碎石以及架设在顶杆10上用于喷淋降尘的水雾,确保行人的安全行走,而且通过加强肋板5极大的增加装置整体的稳定性,使得装置使用更加的可靠,防护罩1与安装板11粘接,防护罩1采用弧形的长条状结构,能够实现防护罩1的可靠固定。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支架一4侧壁中部成型有安装槽12,安装槽12采用U型结构,支架一4顶端四角处成型有限位槽13,支架一4与支架二9采用相同结构,顶杆10低端两侧正对限位槽13处焊接有限位柱14,顶杆10通过限位柱14与限位槽13相连,通过安装槽12、限位槽13以及限位柱14的设计,使得挡板3、顶杆10、支架一4以及支架二9之间仅通过抽拉插接的方式即可实现组装,极大的提高了装置的安装效率,实用性好,安装槽12内滑动连接有挡板3,挡板3采用不锈钢板制成,通过挡板3能够有效减施工场所与外部隔开,挡板3一侧壁中部通过螺栓连接有警示板2,挡板3上远离警示板2下方粘接有反光条8,警示板2上记录有警示标语,能够在维护过程中提醒行人安全,反光条8能够对来往车辆进行提示,以确保行车安全。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使用时首先将挡板3按照如图1所示方式插入到支架一4以及支架二9上,然后将顶杆10通过限位柱14与限位槽13相连,接着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道路施工用围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一(4)、底座(7)、防护罩(1)和加强肋板(5),所述支架一(4)一侧设置有支架二(9),所述支架一(4)以及所述支架二(9)底端均焊接有所述底座(7),所述底座(7)上端两侧设置有所述加强肋板(5),所述加强肋板(5)采用三角形结构,所述底座(7)上端四角处设置有紧固螺栓(6),所述支架一(4)以及所述支架二(9)顶端均设置有顶杆(10),所述顶杆(10)一侧壁上通过螺栓连接有安装板(11),所述安装板(11)上设置有所述防护罩(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施工用围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一(4)、底座(7)、防护罩(1)和加强肋板(5),所述支架一(4)一侧设置有支架二(9),所述支架一(4)以及所述支架二(9)底端均焊接有所述底座(7),所述底座(7)上端两侧设置有所述加强肋板(5),所述加强肋板(5)采用三角形结构,所述底座(7)上端四角处设置有紧固螺栓(6),所述支架一(4)以及所述支架二(9)顶端均设置有顶杆(10),所述顶杆(10)一侧壁上通过螺栓连接有安装板(11),所述安装板(11)上设置有所述防护罩(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施工用围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1)与所述安装板(11)粘接,所述防护罩(1)采用弧形的长条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施工用围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海鹏
申请(专利权)人:特变电工集团衡阳电气工程修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