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外挂式防护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7040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外挂式防护架,包括走道板、设置在走道板一侧上部的防护网和设置在走道板另一侧下部的三角支座,三角支座上固定有卡杆,卡杆的端头固定有限位块,卡杆通过新型螺栓与墙体可拆卸连接;所述新型螺栓包括螺杆、开设在螺杆端头的卡槽,活动设置在卡槽内并与螺杆铰接的第一连杆和第四连杆,分别与第一连杆和第四连杆铰接的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相连接的端头铰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用性强,操作起来非常简单,而且结构稳定、周转率高、安全性能好、节省人工和材料、防护效果好且美观大方,保证了装配式结构施工高处作业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外挂式防护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外挂式防护架,应用在建筑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装配式建筑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与传统建筑物相比,装配式建筑物具有施工过程便捷,施工工序简单,工人生产效率高以及施工周期短等特点;此外,由于装配式建筑构件在预制场提前制作,施工阶段主要进行预制构件的拼接,因而可以极大地减少施工阶段产生的建筑垃圾;同时,还能减少施工过程中的人员数量并降低了施工强度。外挂式防护架是随着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脚手架,旨在解决建筑外墙采用预制构件时外脚手架难以设置连墙件或悬挑工字钢的难题,可避免传统架体的搭设,具有制作简便、装拆方便、通用性强的特点;但是传统的外挂式防护架采用穿墙螺栓进行固定,安装和拆除的过程都使得工作人员置身于墙体外部的危险环境中,而且存在穿墙螺栓意外掉落的风险,施工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外挂式防护架,通过在室内操作就能够快速完成防护架的安装和拆除,大大提高了施工中的安全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外挂式防护架,包括走道板、设置在走道板一侧上部的防护网和设置在走道板另一侧下部的三角支座,三角支座上固定有卡杆,卡杆的端头固定有限位块,卡杆通过新型螺栓与墙体可拆卸连接;所述新型螺栓包括螺杆、开设在螺杆端头的卡槽,活动设置在卡槽内并与螺杆铰接的第一连杆和第四连杆,分别与第一连杆和第四连杆铰接的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相连接的端头铰接。所述三角支座与墙体相贴合的支架两侧分别固定设有至少两个卡杆,卡杆与墙体的外壁面呈平行结构设置。所述卡杆位圆柱型结构,卡杆的一端与三角支座不可拆卸连接,卡杆的另一端与限位块不可拆卸连接。所述限位块为圆柱型或圆台型结构,限位块的直径大于卡杆的直径。所述螺杆为圆柱型结构,螺杆的一端设有螺纹并与螺母相适配,螺杆另一端的侧壁面上开设有长方型卡槽。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均为圆柱型结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的长度相同且依次首尾铰接,第一连杆和第四连杆相触的端头在卡槽内与螺杆铰接。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在使用时,新型螺栓替代了传统的穿墙螺栓,防护架安装和拆除时施工人员只需在室内操作即可完成,消除了室外高空作业的安全隐患,保证了装配式结构施工高处作业安全。2、利用本技术提供的新型螺栓只需将依次首尾铰接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调节角度后套在卡杆上并通过限位块防止其脱落,螺杆穿过墙体,操作人员在室内将螺母在螺杆上拧紧即可,这样的操作有效避免了传统螺栓在安装时意外掉落,使得配件的周转率高且安全性能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新型螺栓与卡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新型螺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新型螺栓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新型螺栓的打开状态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防护网;2、走道板;3、三角支座;4、新型螺栓;5、墙体;6、限位块;7、卡杆;8、螺杆;9、第一连杆;10、第二连杆;11、卡槽;12、第三连杆;13、第四连杆;14、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参见图1至图5所述的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外挂式防护架,包括走道板2、设置在走道板2一侧上部的防护网1和设置在走道板2另一侧下部的三角支座3,三角支座3上固定有卡杆7,卡杆7的端头固定有限位块6,卡杆7通过新型螺栓4与墙体5可拆卸连接;所述新型螺栓4包括螺杆8、开设在螺杆8端头的卡槽11,活动设置在卡槽11内并与螺杆8铰接的第一连杆9和第四连杆13,分别与第一连杆9和第四连杆13铰接的第二连杆10和第三连杆12,第二连杆10和第三连杆12相连接的端头铰接。所述三角支座3与墙体5相贴合的支架两侧分别固定设有至少两个卡杆7,卡杆7与墙体5的外壁面呈平行结构设置。所述卡杆7位圆柱型结构,卡杆7的一端与三角支座3不可拆卸连接,卡杆7的另一端与限位块6不可拆卸连接。所述限位块6为圆柱型或圆台型结构,限位块6的直径大于卡杆7的直径。所述螺杆8为圆柱型结构,螺杆8的一端设有螺纹并与螺母14相适配,螺杆8另一端的侧壁面上开设有长方型卡槽11。所述第一连杆9、第二连杆10、第三连杆12和第四连杆13均为圆柱型结构,第一连杆9、第二连杆10、第三连杆12和第四连杆13的长度相同且依次首尾铰接,第一连杆9和第四连杆13相触的端头在卡槽11内与螺杆8铰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使用本技术时,首先,走道板2上设有吊环,吊装时三角支座3与墙体5之间通过新型穿墙螺栓4连接固定,即将螺栓8端头等长的第一连杆9、第二连杆10、第三连杆12和第四连杆13调节其铰接的角度,使得第一连杆9、第二连杆10、第三连杆12和第四连杆13共同形成一个正方形(如图5)后将其越过限位块6套在卡杆7的外部,进一步调整第一连杆9、第二连杆10、第三连杆12和第四连杆13的铰接角度使其共同形成一个锐角的平行四边形(如图4)卡在限位块6的后方,然后将螺杆8的另一端穿过墙体5并在墙体5内侧用螺母14拧紧,使得新型螺栓4与卡杆7卡紧;当保护架需要拆除时,使用塔吊通过吊环将架体微微提起,采用内侧单向拆除技术,即工人在拆除外挂式防护架时,只需在室内拧松螺母14,使用塔吊将架体整体在水平方向平移一段微小距离,使新型螺栓4的第一连杆9、第二连杆10、第三连杆12和第四连杆13所形成的铰链结构脱离卡杆7和限位块6,将螺杆8从墙体5抽出,无需置身于外部危险环境,即可实现外挂式防护架整体拆除。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外挂式防护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走道板(2)、设置在走道板(2)一侧上部的防护网(1)和设置在走道板(2)另一侧下部的三角支座(3),三角支座(3)上固定有卡杆(7),卡杆(7)的端头固定有限位块(6),卡杆(7)通过新型螺栓(4)与墙体(5)可拆卸连接;所述新型螺栓(4)包括螺杆(8)、开设在螺杆(8)端头的卡槽(11),活动设置在卡槽(11)内并与螺杆(8)铰接的第一连杆(9)和第四连杆(13),分别与第一连杆(9)和第四连杆(13)铰接的第二连杆(10)和第三连杆(12),第二连杆(10)和第三连杆(12)相连接的端头铰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外挂式防护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走道板(2)、设置在走道板(2)一侧上部的防护网(1)和设置在走道板(2)另一侧下部的三角支座(3),三角支座(3)上固定有卡杆(7),卡杆(7)的端头固定有限位块(6),卡杆(7)通过新型螺栓(4)与墙体(5)可拆卸连接;所述新型螺栓(4)包括螺杆(8)、开设在螺杆(8)端头的卡槽(11),活动设置在卡槽(11)内并与螺杆(8)铰接的第一连杆(9)和第四连杆(13),分别与第一连杆(9)和第四连杆(13)铰接的第二连杆(10)和第三连杆(12),第二连杆(10)和第三连杆(12)相连接的端头铰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外挂式防护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支座(3)与墙体(5)相贴合的支架两侧分别固定设有至少两个卡杆(7),卡杆(7)与墙体(5)的外壁面呈平行结构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外挂式防护架,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洪广王章炎林兆斌吴腾张浩博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