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清掏的雨水口沉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69991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于清掏的雨水口沉泥装置,其涉及雨水井清理的技术领域,其包括沉泥提篮和滚轮,所述沉泥提篮内壁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连接有环形挡板,所述环形挡板与所述沉泥提篮朝向箅子的端口抵接,所述环形挡板与所述沉泥提篮端口抵接时,所述环形挡板处于平行水平面状态,所述挡板远离所述连接件的外沿与井身抵接。本实施例用以解决杂质卡在沉泥提篮与井身形成的间隙内,从而卡住安装在沉泥提篮上的滚轮的问题,环形挡板的设置,挡住沉泥提篮与井身形成的间隙,减少杂质卡在沉泥提篮与井身之间的情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方便沉泥提篮上提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清掏的雨水口沉泥装置
本技术涉及雨水井清理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清掏的雨水口沉泥装置。
技术介绍
雨水井,其侧面有孔与排水管道相连,底部有向下延伸的渗水管,可将雨水向地下补充并使多余的雨水经排水管道排走,减缓地面沉降及防止暴雨时路面被淹泡,井中尚有沉泥装置,可拦截污物防止堵塞排水管道,并便于清理。公开号为CN210216690U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便于清掏的雨水口沉泥装置,属于市政排水的
,其包括井身,井身的顶端设置有箅子,井身连通有排水支管,井身底部设有沉泥槽,沉泥槽内设置有沉泥提篮,所述沉泥提篮的竖直外壁的顶部和底部均转动连接有滚轮,滚轮的转动轴线水平,滚轮在沉泥提篮的外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匀分布,本技术具有使沉泥提篮移动较为省力且不易磨损的效果。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通过滚轮设置,方便沉泥提篮提拉,但滚轮与井身之间产生缝隙,使得部分污水流到沉泥提篮和井身之间,污水中含有较多箅子没有过滤掉的小杂质,容易卡在沉泥提篮和井身之间,使得沉泥提篮无法提拉。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现有技术存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清掏的雨水口沉泥装置,包括沉泥提篮(1)和滚轮(2),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泥提篮(1)内壁连接有连接件(3),所述连接件(3)连接有环形挡板(4),所述环形挡板(4)与所述沉泥提篮(1)朝向箅子的端口抵接时,所述环形挡板(4)处于平行水平面状态,所述环形挡板(4)远离所述连接件(3)的外沿与井身(5)抵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清掏的雨水口沉泥装置,包括沉泥提篮(1)和滚轮(2),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泥提篮(1)内壁连接有连接件(3),所述连接件(3)连接有环形挡板(4),所述环形挡板(4)与所述沉泥提篮(1)朝向箅子的端口抵接时,所述环形挡板(4)处于平行水平面状态,所述环形挡板(4)远离所述连接件(3)的外沿与井身(5)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掏的雨水口沉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泥提篮(1)内壁连接有承搭件(31),所述连接件(3)和所述承搭件(31)的竖截面均为“L”型,所述连接件(3)包括横板(32)和竖板(33),所述横板(32)与所述沉泥提篮(1)内壁连接,所述竖板(33)与所述环形挡板(4)铰接,所述环形挡板(4)处于平行水平面状态时,所述环形挡板(4)与所述承搭件(31)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清掏的雨水口沉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挡板(4)由四个弧线的挡片制成,四个所述挡片分别为一级挡片(41)、二级挡片(42)、三级挡片(43)和四级挡片(44),所述二级挡片(42)和三级挡片(43)相对的端部搭载在所述一级挡片(41)的两端上,所述四级挡片(44)的两端搭载在与其相邻的所述二级挡片(42)和三级挡片(43)的端部;所述沉泥提篮(1)的端口设置有缓冲垫(11),所述环形挡板(4)处于平行水平面状态时,所述环形挡板(4)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需志朱明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文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