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拆卸的预应力锚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6978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拆卸的预应力锚索,预应力锚索的一端为锚固段,另一端为自由段,预应力锚索包括多根无粘结钢绞线和多个承载体,承载体设于锚固段内,无粘结钢绞线的一端从自由段延伸至锚固段内与承载体连接,无粘结钢绞线的另一端从承载体延伸至自由段内,每一承载体与多根连接其上的无粘结钢绞线组成一个单元锚索,多个单元锚索沿预应力锚索的长度方向逐次排列,相邻的单元锚索中的承载体间隔设置。该预应力锚索拆卸方便、受力均匀,能够方便快捷地拆卸端墙内的预应力锚索,提高工程进度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拆卸的预应力锚索
本技术涉及土木建筑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便于拆卸的预应力锚索。
技术介绍
预应力锚索在许多边坡加固以及基坑挡墙加固的工程中已被广泛使用。基坑内的地下主体建筑完工时,预应力锚索大部分就失去其作用并被永久性地废弃于基坑侧墙内部,若要对锚固位置进行施工(如开挖隧洞),残留的预应力锚索就成为一个难以处理的问题。按照现有的技术,对于残留的预应力锚索可以直接采用盾构机进行掘进、在索孔周围打设应力释放孔、亦或是用套管全回转钻机进行切索。然而,在很多工程实例中,上述拆索方法效果并不理想。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拆卸简便,省时省力,对地面沉降影响较小的锚索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拆卸的预应力锚索,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预应力锚索残留在加固体内拆卸不便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拆卸的预应力锚索,预应力锚索的一端为锚固段,另一端为自由段,预应力锚索包括多根无粘结钢绞线和多个承载体,承载体设于锚固段内,无粘结钢绞线的一端从自由段延伸至锚固段内与承载体连接,无粘结钢绞线的另一端从承载体延伸至自由段内,每一承载体与多根连接其上的无粘结钢绞线组成一个单元锚索,多个单元锚索沿预应力锚索的长度方向逐次排列,相邻的单元锚索中的承载体间隔设置。进一步地,承载体内设有钢绞线折回槽,多根无粘结钢绞线从承载体的外侧绕过承载体的端部后从钢绞线折回槽内折回形成U形。进一步地,承载体的横截面呈梅花状,承载体的外侧沿承载体的长度方向设有多个开口槽,无粘结钢绞线嵌设在开口槽内。进一步地,承载体的中部沿承载体的长度方向设有一中心注浆管,钢绞线折回槽环绕设置在中心注浆管的外围。进一步地,无粘结钢绞线的钢绞线裸线表面涂抹有油脂,并且钢绞线裸线的表面外侧包裹有塑料保护套。进一步地,预应力锚索还包括一开孔钢套管,开孔钢套管设于自由段内,无粘结钢绞线穿设于开孔钢套管内,开孔钢套管内填充有膨胀浆体填充料,膨胀浆体填充料将无粘结钢绞线固定在开孔钢套管内。进一步地,开孔钢套管包括上套管和下套管,上套管和下套管紧密连接,上套管上设有第一凹槽,下套管上设有第二凹槽,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组合形成供无粘结钢绞线穿过的通道,通道内填充有膨胀浆体填充料。进一步地,上套管上设有一膨胀材料出口,膨胀材料出口与通道的上部连通,下套管上设有一膨胀材料入口,膨胀材料入口与通道的下部连通。进一步地,上套管和下套管之间通过多根螺栓和多个螺母连接固定。进一步地,预应力锚索的自由段的端部设有一钢腰梁及锚头。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将无粘结钢绞线的一端从预应力锚索的自由段延伸至与承载体相连接,将无粘结钢绞线的另一端从承载体伸回至自由段内,由每一个承载体与多根连接在该承载体上的无粘结钢绞线组成一个单元锚索,并将多个单元锚索沿预应力锚索的长度方向逐次排列,使相邻的单元锚索中的承载体间隔设置;注浆后,每个承载体之前的一小段注浆体在无粘结钢绞线的拉力作用下受压膨胀,从而挤压土体,增加注浆体与土体之间的摩擦力,形成锚固力;通过多个单元锚索一起提供锚固力,使锚固段的压力分散更加均匀,不会出现传统锚索锚固段口的剪应力高度集中的现象;通过采用无粘结钢绞线,在需要拆卸锚索时,只需将钢绞线锚头松开,用卷扬机等设备拉动无粘结钢绞线的一端,即可将无粘结钢绞线从注浆体中拔出,从而实现预应力锚索的拆卸。该预应力锚索拆卸方便、受力均匀,能够方便快捷地拆卸端墙内的预应力锚索,提高工程进度和效率。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预应力锚索安装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预应力锚索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预应力锚索中承载体的截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预应力锚索中开孔钢套管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预应力锚索中开孔钢套管的横断面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无粘结钢绞线;2、承载体;3、开孔钢套管;4、钢腰梁及锚头;10、锚固段;20、自由段;21、钢绞线折回槽;22、开口槽;23、中心注浆管;31、膨胀浆体填充料;32、上套管;33、下套管;34、通道;35、膨胀材料出口;36、膨胀材料入口;37、螺栓;38、螺母;100、导管钻孔;200、待开挖隧洞。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文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更全面、细致地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以下具体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除非另有定义,下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术语与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技术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直接的连接,而是可以通过其他中间连接件间接的连接。“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相应地改变。参见图1至图5,一种本技术实施例的便于拆卸的预应力锚索,该预应力锚索的一端为锚固段10,其另一端为自由段20。该预应力锚索主要包括多根无粘结钢绞线1和多个承载体2。其中,承载体2设置在预应力锚索的锚固段10内;无粘结钢绞线1的一端从预应力锚索的自由段20延伸至锚固段10内与该承载体2相连接,无粘结钢绞线1的另一端从承载体2伸回至预应力锚索的自由段20内;每一个承载体2与多根连接在该承载体2上的无粘结钢绞线1组成一个单元锚索,多个单元锚索沿预应力锚索的长度方向逐次排列,相邻的单元锚索中的承载体2间隔设置(即多个单元锚索中的承载体2沿预应力锚索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排列,参见图2)。上述的预应力锚索,通过将无粘结钢绞线1的一端从预应力锚索的自由段20延伸至与承载体2相连接,将无粘结钢绞线1的另一端从承载体2伸回至自由段20内,由每一个承载体2与多根连接在该承载体2上的无粘结钢绞线1组成一个单元锚索,并将多个单元锚索沿预应力锚索的长度方向逐次排列,使相邻的单元锚索中的承载体2间隔设置;将预应力锚索伸入到导管钻孔100内后,向导管钻孔100内注浆,每个承载体2之前的一小段注浆体在无粘结钢绞线1的拉力作用下受压膨胀,从而挤压土体,增加注浆体与土体之间的摩擦力,形成锚固力;通过多个单元锚索一起提供锚固力,使锚固段10的压力分散更加均匀,不会出现传统锚索锚固段口的剪应力高度集中的现象;通过采用无粘结钢绞线1,在需要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拆卸的预应力锚索,所述预应力锚索的一端为锚固段(10),另一端为自由段(20),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锚索包括多根无粘结钢绞线(1)和多个承载体(2),所述承载体(2)设于所述锚固段(10)内,所述无粘结钢绞线(1)的一端从所述自由段(20)延伸至所述锚固段(10)内与所述承载体(2)连接,所述无粘结钢绞线(1)的另一端从所述承载体(2)延伸至所述自由段(20)内,每一所述承载体(2)与多根连接其上的所述无粘结钢绞线(1)组成一个单元锚索,多个所述单元锚索沿所述预应力锚索的长度方向逐次排列,相邻的所述单元锚索中的所述承载体(2)间隔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拆卸的预应力锚索,所述预应力锚索的一端为锚固段(10),另一端为自由段(20),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锚索包括多根无粘结钢绞线(1)和多个承载体(2),所述承载体(2)设于所述锚固段(10)内,所述无粘结钢绞线(1)的一端从所述自由段(20)延伸至所述锚固段(10)内与所述承载体(2)连接,所述无粘结钢绞线(1)的另一端从所述承载体(2)延伸至所述自由段(20)内,每一所述承载体(2)与多根连接其上的所述无粘结钢绞线(1)组成一个单元锚索,多个所述单元锚索沿所述预应力锚索的长度方向逐次排列,相邻的所述单元锚索中的所述承载体(2)间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拆卸的预应力锚索,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体(2)内设有钢绞线折回槽(21),多根所述无粘结钢绞线(1)从所述承载体(2)的外侧绕过所述承载体(2)的端部后从所述钢绞线折回槽(21)内折回形成U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拆卸的预应力锚索,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体(2)的横截面呈梅花状,所述承载体(2)的外侧沿所述承载体(2)的长度方向设有多个开口槽(22),所述无粘结钢绞线(1)嵌设在所述开口槽(22)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拆卸的预应力锚索,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体(2)的中部沿所述承载体(2)的长度方向设有一中心注浆管(23),所述钢绞线折回槽(21)环绕设置在所述中心注浆管(23)的外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拆卸的预应力锚索,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粘结钢绞线(1)的钢绞线裸线表面涂抹有油脂,并且所述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连山刘维正柴生虎海金龙王辉靳明波南文治邹卫东李志富孟德锋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十一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中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