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上油污清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上油污清理设备
,具体为一种水上油污清理装置。
技术介绍
通常水上油污清理方式主要采用将栏杆漂浮在水面上,利用油污的密度远小于水,使得油污堆积在栏杆内,然后采用人工方式定期对拦截的油污进行处理,由于完全采用人工的方式,使得油污处理量大,费时费力,所以急需要一种能够缓解上述问题的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上油污清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上油污清理装置,包括油污清理结构,所述油污清理结构包括水位自适应主体、引水主体、导水主体、拦油污主体和过滤主体,所述过滤主体包括过滤器;所述水位自适应主体通过河底插接固定,所述引水主体转动安装在水位自适应主体的上端,所述导水主体固定安装在水位自适应主体的外壁,所述过滤主体固定连接在导水主体的下端,所述导水主体与过滤主体的内部空间贯通相连;所述水位自适应主体包括滑杆、支撑块和浮块,所述滑杆设置有一对,所述滑杆的下端通过河底插接固定,所述支撑块设置有一对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上油污清理装置,包括油污清理结构(1),所述油污清理结构(1)包括水位自适应主体(2)、引水主体(3)、导水主体(4)、拦油污主体(5)和过滤主体(6),所述过滤主体(6)包括过滤器(23),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位自适应主体(2)通过河底插接固定,所述引水主体(3)转动安装在水位自适应主体(2)的上端,所述导水主体(4)固定安装在水位自适应主体(2)的外壁,所述过滤主体(6)固定连接在导水主体(4)的下端,所述导水主体(4)与过滤主体(6)的内部空间贯通相连;所述水位自适应主体(2)包括滑杆(7)、支撑块(9)和浮块(10),所述滑杆(7)设置有一对,所述滑杆(7)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上油污清理装置,包括油污清理结构(1),所述油污清理结构(1)包括水位自适应主体(2)、引水主体(3)、导水主体(4)、拦油污主体(5)和过滤主体(6),所述过滤主体(6)包括过滤器(23),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位自适应主体(2)通过河底插接固定,所述引水主体(3)转动安装在水位自适应主体(2)的上端,所述导水主体(4)固定安装在水位自适应主体(2)的外壁,所述过滤主体(6)固定连接在导水主体(4)的下端,所述导水主体(4)与过滤主体(6)的内部空间贯通相连;所述水位自适应主体(2)包括滑杆(7)、支撑块(9)和浮块(10),所述滑杆(7)设置有一对,所述滑杆(7)的下端通过河底插接固定,所述支撑块(9)设置有一对,所述浮块(10)对称设置有一对,所述支撑块(9)通过浮块(10)的上壁固定连接,所述浮块(10)滑动套接在滑杆(7)的外壁;所述引水主体(3)包括吊筒(12)、转动架(13)和转轴(14),所述吊筒(12)均匀固定连接在转动架(13)的外围侧壁,所述转轴(14)固定连接在转动架(13)的中心,所述转轴(14)转动安装在支撑块(9)的上端,所述转动架(13)位于支撑块(9)和浮块(10)的内侧;所述导水主体(4)包括引水斗(15),所述引水斗(15)的下壁固定安装在支撑块(9)的上端,所述引水斗(15)位于吊筒(12)的正下侧;所述拦油污主体(5)包括拦油污杆(17)、连接条(18)和重杆(19),所述拦油污杆(17)通过连接条(18)转动连接在一起,所述重杆(19)的上端通过拦油污杆(17)固定连接,所述拦油污杆(17)的外端通过河岸固定;所述过滤主体(6)包括第二导水管(21),所述第二导水管(21)的上端固定连接在导水主体(4)的下端,所述导水主体(4)与第二导水管(21)的内部空间贯通相连,所述过滤器(23)的上端螺纹密封安装在第二导水管(21)的下端,所述第二导水管(21)与过滤器(23)的内部空间贯通相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