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阮小乐专利>正文

一种移相器配件连续上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6768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移相器配件连续上下料装置,其包括机架、用于输送上工件的上料输送机、用于输送下工件的组装输送机、用于输送转子工件的下料输送机,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三个用于夹持这些工件的夹持组件、驱使所述夹持组件升降的升降组件、以及驱使这些升降组件水平移动的驱动组件,以完成这些工件在上料输送机的出料端、组装输送机的出料端、压装点和下料输送机的进料端之间的顺次转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夹持组件夹持或松开这些工件,并辅以升降组件和驱动组件带动夹持组件倒U字型移动,进而实现上料输送机、组装输送机、压装点和下料输送机之间的工件的同步转移,使得工件的上下料操作和压装操作互不干扰,有利于提高转子工件的压装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相器配件连续上下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移相器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移相器配件连续上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移相器配件包括有:定子、垫片、转子、锁销、锁销套、锁销弹簧、油封、油封弹簧、链轮及螺栓。移相器装配时,需要人工将两个转子工件上下叠设并固定在工装上,然后采用压装机将锁销套、锁销弹簧和锁销等零件依次压入工件的锁销孔内,并使锁销上表面和上工件上表面平齐,以此压装得到转子工件。现有的移相器压装过程中,下工件和上工件需要人工依次叠设于工装上,并使两工件的锁销孔和外壁的开孔同轴,在压装完成后,需要人工再次从工装上取下转子工件,这种人工上下料这三种工件的方式较为繁琐,且与压装操作相互干扰,不利于提高压装效率,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移相器配件连续上下料装置,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工件上下料和压装操作相互干扰的问题,达到了提高压装效率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移相器配件连续上下料装置,包括机架、用于输送上工件的上料输送机、用于输送下工件的组装输送机、用于输送转子工件的下料输送机,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三个用于夹持这些工件的夹持组件、驱使所述夹持组件升降的升降组件、以及驱使这些升降组件水平移动的驱动组件,以完成这些工件在上料输送机的出料端、组装输送机的出料端、压装点和下料输送机的进料端之间的顺次转移。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装时,上工件通过上料输送机呈一字型输送,下工件通过组装输送机呈一字型输送,此时三个夹持组件分别位于上料输送机的出料端、组装输送机的出料端和压装点的正上方,通过升降组件驱使夹持组件分别升降,使得这三个夹持组件上分别夹持有上工件、上工件和下工件、转子工件,然后驱动组件驱使这些夹持组件水平移动,使得被夹持的这些工件依次转移至组装输送机的出料端、压装点和下料输送机的进料端,进而分别完成上工件和下工件的叠设、叠设的上工件和下工件在压装点的上料、转子工件的下料;在此过程中,通过夹持组件夹持或松开这些工件,并辅以升降组件和驱动组件带动夹持组件倒U字型移动,进而实现上料输送机、组装输送机、压装点和下料输送机之间的工件的同步转移,使得工件的上下料操作和工人在压装点的压装操作互不干扰,有利于提高转子工件的压装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滑台、设置于所述滑台上的第一滑轨和齿条、三个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滑轨上的第一托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托板之间的连接条、设置于其中一个第一托板上的驱动电机、转动连接于所述驱动电机上并与所述齿条啮合的齿轮,所述升降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托板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条将第一托板及安装在第一托板上的升降组件相连接成整体,并通过齿轮传动的方式实现夹持组件之间的同步运动,由于齿轮传动具有传动比准确、结构紧凑、效率高的优点,能实现夹持组件夹持中心的稳定转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升降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驱动组件上的第二滑轨和丝杆电机、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滑轨上的第二托板、设置于所述第二托板上并与所述丝杆电机的丝杆轴螺纹连接的传动螺母,所述夹持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托板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丝杆传动有可控、自锁性能好的优点,现有丝杆电机一般也都是伺服电机,并且其传动的稳定性较好,可以精准的控制第二托板定点移动,以此实现夹持组件的夹持中心的上下转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持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升降组件上的第三滑轨和一对夹持气缸、设置于所述夹持气缸的活塞杆上并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三滑轨上的第三托板、设置于所述第三托板上的夹爪。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持气缸是驱动夹爪夹持和松开的驱动源,其具有反应速度快、在转移过程中能始终保持合适的预压力的优点,并且在动作过程中,夹爪之间的中心始终保持固定,由此可以保持夹爪的定位基准一致,使得在夹爪在最初的零位确定之后,每次夹持和松开都可以保持非常好的位置精度,以完成这些工件的定点转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料输送机和组装输送机的出料端均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表面设置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上设置有弧形内凹且与工件外壁相切的凹陷部、以及弧形外凸且与工件外壁开孔嵌接的凸起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件被输送至挡板处时,由于上料输送机/组装输送机对上工件/下工件的摩擦力,会驱使工件在导向板周围转动,当工件转动至与凸起部嵌接时,再通过凹陷部对工件进行限位,从而使待夹持的工件的位置趋于一致,以减少压装时人工对其上工件和下工件的时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料输送机和组装输送机的出料端均设置有竖直的滑槽,这些滑槽的上端延伸并贯穿所述上料输送机和组装输送机的出料端,所述挡板滑动连接于滑槽上并抵触于滑槽的底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挡板拆装更换。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通过夹持组件夹持或松开这些工件,并辅以升降组件和驱动组件带动夹持组件倒U字型移动,进而实现上料输送机、组装输送机、压装点和下料输送机之间的工件的同步转移,使得工件的上下料操作和工人在压装点的压装操作互不干扰,有利于提高转子工件的压装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移相器配件连续上下料装置的前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挡板和组装输送机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移相器配件连续上下料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夹持组件、升降组件和驱动组件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中,1、机架;2、上料输送机;3、组装输送机;4、下料输送机;5、夹持组件;51、第三滑轨;52、夹持气缸;53、第三托板;54、夹爪;6、升降组件;61、第二滑轨;62、丝杆电机;63、第二托板;64、传动螺母;7、驱动组件;71、滑台;72、第一滑轨;73、齿条;74、齿轮;75、第一托板;76、连接条;77、驱动电机;8、挡板;81、滑槽;82、导向板;83、凹陷部;84、凸起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移相器配件连续上下料装置,包括机架1、用于输送上工件的上料输送机2、用于输送下工件的组装输送机3、用于输送转子工件的下料输送机4,且上料输送机2的出料端、组装输送机3的出料端、压装点和下料输送机4的进料端在同一直线上。机架1上设置有三个用于夹持这些工件的夹持组件5、驱使夹持组件5升降的升降组件6、以及驱使这些升降组件6水平移动的驱动组件7,以完成这些工件在上料输送机2的出料端、组装输送机3的出料端、压装点和下料输送机4的进料端之间的顺次转移。参照图2,为使待夹持的工件的上料位置趋于一致,上料输送机2和组装输送机3的出料端均设置有竖直的滑槽81和挡板8,这些滑槽81的上端延伸并贯穿上料输送机2和组装输送机3的出料端,挡板8滑动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相器配件连续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用于输送上工件的上料输送机(2)、用于输送下工件的组装输送机(3)、用于输送转子工件的下料输送机(4),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三个用于夹持这些工件的夹持组件(5)、驱使所述夹持组件(5)升降的升降组件(6)、以及驱使这些升降组件(6)水平移动的驱动组件(7),以完成这些工件在上料输送机(2)的出料端、组装输送机(3)的出料端、压装点和下料输送机(4)的进料端之间的顺次转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相器配件连续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用于输送上工件的上料输送机(2)、用于输送下工件的组装输送机(3)、用于输送转子工件的下料输送机(4),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三个用于夹持这些工件的夹持组件(5)、驱使所述夹持组件(5)升降的升降组件(6)、以及驱使这些升降组件(6)水平移动的驱动组件(7),以完成这些工件在上料输送机(2)的出料端、组装输送机(3)的出料端、压装点和下料输送机(4)的进料端之间的顺次转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相器配件连续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7)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的滑台(71)、设置于所述滑台(71)上的第一滑轨(72)和齿条(73)、三个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滑轨(72)上的第一托板(75)、设置于所述第一托板(75)之间的连接条(76)、设置于其中一个第一托板(75)上的驱动电机(77)、转动连接于所述驱动电机(77)上并与所述齿条(73)啮合的齿轮(74),所述升降组件(6)设置于所述第一托板(75)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相器配件连续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6)包括设置于所述驱动组件(7)上的第二滑轨(61)和丝杆电机(62)、滑动连接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宗正程青青阮小乐翟善强
申请(专利权)人:阮小乐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