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汪张敏专利>正文

一种充电桩的防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6594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充电桩的防护结构,包括充电站本体,充电站本体的底部安装有多个等距离排列的万向轮,所述充电站本体的上侧设置有锥形挡雨帽,所述锥形挡雨帽和充电站本体之间设置有多个等距离排列的支撑柱,所述充电站本体的下侧设置有多个等距离排列的升降柱,多个所述升降柱和充电站本体之间均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和万向轮之间留有间隔,多个所述升降柱的下侧均设置有支撑腿,多个所述支撑腿和升降柱之间均设置有连接柱。该充电桩的防护结构,通过设置的万向轮,方便搬移,通过设置的缓冲板、海绵体和阻尼弹簧,达到了减震缓冲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电桩的防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充电桩
,具体为一种充电桩的防护结构。
技术介绍
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但是,部分充电桩不具备减震缓冲。中国已授权技术公开(公告)号:CN210792857U中公开的一种充电桩上的防护装置,该充电桩上的防护装置通过设置的防护板,达到了防雨的效果;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其不便于搬移、不具备减震缓冲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充电桩的防护结构,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充电桩上的防护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其不便于搬移、不具备减震缓冲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充电桩的防护结构,包括充电站本体,充电站本体的底部安装有多个等距离排列的万向轮,所述充电站本体的上侧设置有锥形挡雨帽,所述锥形挡雨帽和充电站本体之间设置有多个等距离排列的支撑柱;所述充电站本体的下侧设置有多个等距离排列的升降柱,多个所述升降柱和充电站本体之间均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和万向轮之间留有间隔,多个所述升降柱的下侧均设置有支撑腿,多个所述支撑腿和升降柱之间均设置有连接柱;所述充电站本体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等距离排列的第一阻尼弹簧,所述第一阻尼弹簧和充电站本体之间设置有多个等距离排列的第一凹槽块,所述第一阻尼弹簧远离充电站本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海绵体,所述第一海绵体和第一阻尼弹簧之间设置有第一缓冲板;所述充电站本体远离第一阻尼弹簧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等距离排列的第二阻尼弹簧,所述第二阻尼弹簧和充电站本体之间设置有多个等距离排列的第二凹槽块,所述第二阻尼弹簧远离第二凹槽块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海绵体,所述第二海绵体和第二阻尼弹簧之间设置有第二缓冲板;所述充电站本体的背侧设置有多个等距离排列的第三阻尼弹簧,所述第三阻尼弹簧和充电站本体之间设置有多个等距离排列的第三凹槽块,所述第三阻尼弹簧远离第三凹槽块的一侧设置有第三海绵体,所述第三海绵体和第三阻尼弹簧之间设置有第三缓冲板。进一步的,多个所述万向轮两两之间距离相等,多个所述万向轮以充电站本体为中心对称,多个所述支撑柱两两之间距离相等,多个所述支撑柱的顶部与锥形挡雨帽的内部固定连接,多个所述支撑柱的底部与充电站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进一步的,多个所述升降柱两两之间距离相等,多个所述升降柱以充电站本体为中心对称,多个所述固定柱两两之间距离相等,所述固定柱的顶部与充电站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柱的顶部贯穿固定柱的底部延伸至固定柱的内部,多个所述支撑腿两两那个之间距离相等,多个所述连接柱两两之间距离相等,所述连接柱的顶部与升降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的底部与支撑腿的顶部固定连接。进一步的,多个所述第一阻尼弹簧两两之间距离相等,多个所述第一凹槽块两两之间距离相等,所述第一凹槽块的一侧用于充电站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阻尼弹簧的一端与第一凹槽块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缓冲板的一侧与第一阻尼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缓冲板的另一侧与第一海绵体的一侧相粘接。进一步的,多个所述第二阻尼弹簧两两之间距离相等,多个所述第二凹槽块两两之间距离相等,所述第二凹槽块的一侧与充电站本体的一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阻尼弹簧的一端与第二凹槽块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缓冲板的一侧与第二阻尼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缓冲板的另一侧与第二海绵体相粘接,所述第一阻尼弹簧和第二阻尼弹簧以充电站本体为中心对称。进一步的,多个所述第三阻尼弹簧两两之间距离相等,多个所述第三凹槽块两两之间距离相等,所述第三凹槽块的一侧与充电站本体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阻尼弹簧的一端与第三凹槽块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缓冲板的一侧与第三阻尼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缓冲板的另一侧与第三海绵体相粘接。进一步的,所述充电站本体的最大宽度值不超过锥形挡雨帽的最小直径值。(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充电桩的防护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充电桩的防护结构,通过设置的万向轮,方便搬移,通过设置的缓冲板、海绵体和阻尼弹簧,达到了减震缓冲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充电桩的防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充电桩的防护结构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充电桩的防护结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充电桩的防护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充电站本体1,支撑柱2,锥形挡雨帽3,万向轮4,固定柱5,升降柱6,连接柱7,支撑腿8,第一凹槽块9,第一阻尼弹簧10,第一缓冲板11,第一海绵体12,第二凹槽块13,第二阻尼弹簧14,第二缓冲板15,第二海绵体16,第三凹槽块17,第三阻尼弹簧18,第三缓冲板19,第三海绵体2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充电桩的防护结构,包括充电站本体1,充电站本体1的底部安装有多个等距离排列的万向轮4,充电站本体1的上侧设置有锥形挡雨帽3,锥形挡雨帽3和充电站本体1之间设置有多个等距离排列的支撑柱2,充电站本体1的下侧设置有多个等距离排列的升降柱6,多个升降柱6和充电站本体1之间均设置有固定柱5,固定柱5和万向轮4之间留有间隔,多个升降柱6的下侧均设置有支撑腿8,多个支撑腿8和升降柱6之间均设置有连接柱7,充电站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等距离排列的第一阻尼弹簧10,第一阻尼弹簧10和充电站本体1之间设置有多个等距离排列的第一凹槽块9,第一阻尼弹簧10远离充电站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海绵体12,第一海绵体12和第一阻尼弹簧10之间设置有第一缓冲板11,充电站本体1远离第一阻尼弹簧10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等距离排列的第二阻尼弹簧14,第二阻尼弹簧14和充电站本体1之间设置有多个等距离排列的第二凹槽块13,第二阻尼弹簧14远离第二凹槽块1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海绵体16,第二海绵体16和第二阻尼弹簧14之间设置有第二缓冲板15,充电站本体1的背侧设置有多个等距离排列的第三阻尼弹簧18,第三阻尼弹簧18和充电站本体1之间设置有多个等距离排列的第三凹槽块17,第三阻尼弹簧18远离第三凹槽块17的一侧设置有第三海绵体20,第三海绵体20和第三阻尼弹簧18之间设置有第三缓冲板19,多个万向轮4两两之间距离相等,多个万向轮4以充电站本体1为中心对称,多个支撑柱2两两之间距离相等,多个支撑柱2的顶部与锥形挡雨帽3的内部固定连接,多个支撑柱2的底部与充电站本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多个升降柱6两两之间距离相等,多个升降柱6以充电站本体1为中心对称,多个固定柱5两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桩的防护结构,包括充电站本体(1),其特征在于:充电站本体(1)的底部安装有多个等距离排列的万向轮(4),所述充电站本体(1)的上侧设置有锥形挡雨帽(3),所述锥形挡雨帽(3)和充电站本体(1)之间设置有多个等距离排列的支撑柱(2);/n所述充电站本体(1)的下侧设置有多个等距离排列的升降柱(6),多个所述升降柱(6)和充电站本体(1)之间均设置有固定柱(5),所述固定柱(5)和万向轮(4)之间留有间隔,多个所述升降柱(6)的下侧均设置有支撑腿(8),多个所述支撑腿(8)和升降柱(6)之间均设置有连接柱(7);/n所述充电站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等距离排列的第一阻尼弹簧(10),所述第一阻尼弹簧(10)和充电站本体(1)之间设置有多个等距离排列的第一凹槽块(9),所述第一阻尼弹簧(10)远离充电站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海绵体(12),所述第一海绵体(12)和第一阻尼弹簧(10)之间设置有第一缓冲板(11);/n所述充电站本体(1)远离第一阻尼弹簧(10)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等距离排列的第二阻尼弹簧(14),所述第二阻尼弹簧(14)和充电站本体(1)之间设置有多个等距离排列的第二凹槽块(13),所述第二阻尼弹簧(14)远离第二凹槽块(1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海绵体(16),所述第二海绵体(16)和第二阻尼弹簧(14)之间设置有第二缓冲板(15);/n所述充电站本体(1)的背侧设置有多个等距离排列的第三阻尼弹簧(18),所述第三阻尼弹簧(18)和充电站本体(1)之间设置有多个等距离排列的第三凹槽块(17),所述第三阻尼弹簧(18)远离第三凹槽块(17)的一侧设置有第三海绵体(20),所述第三海绵体(20)和第三阻尼弹簧(18)之间设置有第三缓冲板(1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桩的防护结构,包括充电站本体(1),其特征在于:充电站本体(1)的底部安装有多个等距离排列的万向轮(4),所述充电站本体(1)的上侧设置有锥形挡雨帽(3),所述锥形挡雨帽(3)和充电站本体(1)之间设置有多个等距离排列的支撑柱(2);
所述充电站本体(1)的下侧设置有多个等距离排列的升降柱(6),多个所述升降柱(6)和充电站本体(1)之间均设置有固定柱(5),所述固定柱(5)和万向轮(4)之间留有间隔,多个所述升降柱(6)的下侧均设置有支撑腿(8),多个所述支撑腿(8)和升降柱(6)之间均设置有连接柱(7);
所述充电站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等距离排列的第一阻尼弹簧(10),所述第一阻尼弹簧(10)和充电站本体(1)之间设置有多个等距离排列的第一凹槽块(9),所述第一阻尼弹簧(10)远离充电站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海绵体(12),所述第一海绵体(12)和第一阻尼弹簧(10)之间设置有第一缓冲板(11);
所述充电站本体(1)远离第一阻尼弹簧(10)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等距离排列的第二阻尼弹簧(14),所述第二阻尼弹簧(14)和充电站本体(1)之间设置有多个等距离排列的第二凹槽块(13),所述第二阻尼弹簧(14)远离第二凹槽块(1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海绵体(16),所述第二海绵体(16)和第二阻尼弹簧(14)之间设置有第二缓冲板(15);
所述充电站本体(1)的背侧设置有多个等距离排列的第三阻尼弹簧(18),所述第三阻尼弹簧(18)和充电站本体(1)之间设置有多个等距离排列的第三凹槽块(17),所述第三阻尼弹簧(18)远离第三凹槽块(17)的一侧设置有第三海绵体(20),所述第三海绵体(20)和第三阻尼弹簧(18)之间设置有第三缓冲板(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桩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万向轮(4)两两之间距离相等,多个所述万向轮(4)以充电站本体(1)为中心对称,多个所述支撑柱(2)两两之间距离相等,多个所述支撑柱(2)的顶部与锥形挡雨帽(3)的内部固定连接,多个所述支撑柱(2)的底部与充电站本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桩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升降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炳贤汪张敏
申请(专利权)人:汪张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