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握持舒适的高精度电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64744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握持舒适的高精度电刨,包括机体;握持手柄;设置在机体前部的前底板;用于调节前底板相对位置的调节螺母;第一螺杆,第一螺杆穿过调节螺母、机体并与前底板上部螺纹连接,第一螺杆通过调节螺母带动旋转,并可在调节螺母内纵向活动;弹簧,弹簧安装在机体与前底板之间,握持手柄的外侧形成有曲线过渡的凹部和凸部;还包括第二螺杆,第二螺杆贯穿调节螺母和第一螺杆,第二螺杆与第一螺杆的内部螺纹连接,与调节螺母转动连接,第二螺杆与第一螺杆相配合的螺纹密度小于第一螺杆与前底板相配合的螺纹密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握持舒适,具有两道深度调节机构,可以保证高精度的调节要求,从而刨削更为光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握持舒适的高精度电刨
本技术涉及电刨
,尤其是涉及一种握持舒适的高精度电刨。
技术介绍
电刨是由电动机经传动带驱动刨刀进行刨削作业的手持式电动工具,具有生产效率高、刨削表面平整、光滑等特点。广泛用于房屋建筑、住房装潢、木工车间、野外木工作业及车辆、船舶、桥梁施工等场合,进行各种木材的平面刨削、倒棱和裁口等作业。经检索,公开号为CN2445878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刨切削深度调节装置,调节机构由调节旋钮和调节螺杆构成,调节螺杆上端与调节旋钮连为一体,底板为一板体,它向上整体连有双层空心筒体,其内层筒体内壁设有内螺纹,它与调节机构的调节螺杆下段外螺纹配合连接。这种深度调节结构的调节精度不高,导致刨削精度不够高。另,诸如公开号为CN209478405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的手持式电刨,以及市面上大多数的电刨,其手柄往往比较直,握持设计不符合人体工程学,长时间使用会导致肌肉酸痛,影响工作效率,甚至会导致不慎掉落,存在安全隐患。由于以上问题的存在,我们有必要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握持舒适的高精度电刨,包括机体;握持手柄;设置在所述机体前部的前底板;用于调节所述前底板相对位置的调节螺母;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穿过所述调节螺母、机体并与所述前底板上部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杆通过所述调节螺母带动旋转,并可在所述调节螺母内纵向活动;弹簧,所述弹簧安装在所述机体与所述前底板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手柄的外侧形成有曲线过渡的凹部和凸部;还包括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贯穿所述调节螺母和所述第一螺杆,所述第二螺杆与所述第一螺杆的内部螺纹连接,与所述调节螺母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螺杆与所述第一螺杆相配合的螺纹密度小于所述第一螺杆与所述前底板相配合的螺纹密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握持舒适的高精度电刨,包括机体;握持手柄;设置在所述机体前部的前底板;用于调节所述前底板相对位置的调节螺母;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穿过所述调节螺母、机体并与所述前底板上部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杆通过所述调节螺母带动旋转,并可在所述调节螺母内纵向活动;弹簧,所述弹簧安装在所述机体与所述前底板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手柄的外侧形成有曲线过渡的凹部和凸部;还包括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贯穿所述调节螺母和所述第一螺杆,所述第二螺杆与所述第一螺杆的内部螺纹连接,与所述调节螺母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螺杆与所述第一螺杆相配合的螺纹密度小于所述第一螺杆与所述前底板相配合的螺纹密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握持舒适的高精度电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杆的顶部设置有旋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握持舒适的高精度电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刨为直流电驱动,所述握持手柄的尾部安装有电池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明亮徐峰金茂杭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闽立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