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硫酸镁湿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6019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2:45
一种医用硫酸镁湿敷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下端设有带喷口的端盖,壳体内通过带气孔的隔板分成第一空腔、第二腔室,其中,第一空腔内设有活塞杆,活塞杆伸出壳体外;所述壳体下端外螺纹连接有软套,软套内嵌有海绵,海绵下端部分伸出软套外;软套的水平部左右设有第一通孔,系带穿过第一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医用硫酸镁湿敷装置,可减少更敷料的次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硫酸镁湿敷装置
本技术涉及敷料,尤其是一种医用硫酸镁湿敷装置。
技术介绍
患者皮肤黏膜浅表感染采用湿性包扎可促进创面愈合。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往往因为轻视疾病的严重程度,多半是等到皮肤溃疡、伤口经久不愈合才选择入院手术治疗。又因手术需要控制皮肤感染,所以术前均要使用硫酸镁湿敷。目前,医院一般采用纱布浸湿硫酸镁后直接外敷,如遇到湿敷时间较长的情况,则需要进行多次更换敷料,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医用硫酸镁湿敷装置,在湿敷时间较长的情况,可减少敷料的更换。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医用硫酸镁湿敷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下端设有带喷口的端盖,壳体内通过带气孔的隔板分成第一空腔、第二腔室,其中,第一空腔内设有活塞杆,活塞杆伸出壳体外;所述壳体下端外螺纹连接有软套,软套内嵌有海绵,海绵下端部分伸出软套外;软套的水平部左右设有第一通孔,系带穿过第一通孔。所述壳体采用不锈钢制成;对应的软套采用橡胶制成。所述软套上左右两侧设有进口,进口处固定有塞头。所述海绵内竖直设有多个第二通孔。本技术一种医用硫酸镁湿敷装置,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通过设置不锈钢的壳体,可在壳体的第二腔室中装药,利用活塞杆定量压出部分硫酸镁粉,使硫酸镁粉进入到打湿的海绵内熔化成液态,方便与伤口处接触。这样可在不解下系带的情况下进行多次加药,对于某些湿敷时间较长的情况可节省医护人员的时间。2)、由于该装置中壳体与软套可拆卸,且海绵可随时取出,这样在一次使用完成后,可将海绵进行即时更换,软套可定期更换,而其他部件在消毒后可重复使用,节省材料。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中:壳体1,喷口2,端盖3,气孔4,隔板5,第一空腔6,第二腔室7,活塞杆8,软套9,海绵10,第一通孔11,系带12,塞头13,第二通孔14。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医用硫酸镁湿敷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采用不锈钢制成。在壳体1下端螺纹连接有端盖3,端盖3上两端和中间均设有喷口2,喷口2的数量根据每次需要添加的量设定。而壳体1内设有U型的隔板5,隔板5上周向设有多个气孔4。隔板5将壳体1分成第一空腔6、第二腔室7,其中,第一空腔6内设有活塞杆8,活塞杆8伸出壳体1外。而第二腔室7内放入硫酸镁粉,硫酸镁粉的添加量根据每次治疗所需的量而定。所述壳体1下端外螺纹连接有软套9,软套9采用橡胶制成。软套9包括上部圆柱部和下部的平板部。圆柱部内腔中设有海绵10。由于圆柱部下部细上部粗,这样可使得海绵10挂置在圆柱部内腔中。而海绵10下端部分伸出软套9外。在软套9的平板部左右两端各开有两个第一通孔11,系带12穿过第一通孔11后可绑扎在相应的部位。所述软套9上左右两侧设有进口,进口处固定有塞头13。由此通过打开塞头可补入无菌水。所述海绵10内竖直设有多个第二通孔14。由此可使得硫酸镁粉尽快落到海绵10端面上,这样便于直接与伤口接触。工作原理及过程:打开端盖3,向第二腔室7加入一次治疗所需的硫酸镁粉后盖上端盖3。然后将无菌海绵10塞入到软套9内固定。向海绵10上喷无菌水,直到浸透海绵10。然后挤压活塞杆8,第一空腔6中的空气进入到第二腔室7中,使得第二腔室7中的气压增加,将部分硫酸镁粉排出,进入到海绵10中,并与水溶合。将系带12绑扎在相应的部位(如小腿),使得液态状的硫酸镁与伤口接触。中途需要添加时,可通过打开塞头13,补入部分水体,随后挤压活塞杆8,利用气压再次将部分硫酸镁粉压入到海绵10中即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硫酸镁湿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壳体(1)下端设有带喷口(2)的端盖(3),壳体(1)内通过带气孔(4)的隔板(5)分成第一空腔(6)、第二腔室(7),其中,第一空腔(6)内设有活塞杆(8),活塞杆(8)伸出壳体(1)外;/n所述壳体(1)下端外螺纹连接有软套(9),软套(9)内嵌有海绵(10),海绵(10)下端部分伸出软套(9)外;软套(9)的水平部左右设有第一通孔(11),系带(12)穿过第一通孔(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硫酸镁湿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壳体(1)下端设有带喷口(2)的端盖(3),壳体(1)内通过带气孔(4)的隔板(5)分成第一空腔(6)、第二腔室(7),其中,第一空腔(6)内设有活塞杆(8),活塞杆(8)伸出壳体(1)外;
所述壳体(1)下端外螺纹连接有软套(9),软套(9)内嵌有海绵(10),海绵(10)下端部分伸出软套(9)外;软套(9)的水平部左右设有第一通孔(11),系带(12)穿过第一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敏吴远松徐晓宏宋玉娇刘巧玲
申请(专利权)人:宜都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