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固定式乳旁加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5962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母婴用品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固定式乳旁加奶器,包括杯体,杯体的底部连接有输乳管,输乳管远离杯体的一端连接有乳头固定环,输乳管靠近乳头固定环的端头处开设有输乳口,杯体的一侧设置有平面,杯体呈半圆柱体结构,杯体的底部紧密粘接有底板;乳头固定环的内壁紧密粘接有垫圈,乳头固定环靠近输乳管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定位孔,定位孔内插接有卡柱。该可固定式乳旁加奶器能够对婴儿吸食的速度进行调节,从而保证婴儿吸食方便,避免造成吸食母乳不足,且通过设置的乳头固定环能够将输入管的一端固定在母亲的乳头处,使其不会滑动,便于婴儿进行吸食,减少婴儿乳头错觉产生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固定式乳旁加奶器
本技术涉及母婴用品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固定式乳旁加奶器。
技术介绍
在进行母乳喂养时,有些妈妈因为不能及时分泌母乳、乳房疾病、宝宝吸吮无力、接触奶瓶后拒绝母乳等情况,所以不得不选择放弃母乳喂养,只能选择其他方式来哺乳,乳旁加奶即是一种较好的方法,乳旁加奶就是通过刺激乳房泌乳,从而达到母乳喂养的目的,现有的老式加奶器由一次性胃管或吸痰管加杯子或奶瓶自制,需要产妇人为控制流量,容易造成在短时间内完成加奶而导致吸吮母乳时间不足,还有部分加奶器使用奶瓶改装,卫生安全,但是输乳管前段需要用胶布固定在乳房,容易在婴儿吸吮时移位,或者是导管前段加用人工奶嘴,造成婴儿乳头错觉,对吸食母乳产生一定的抗拒。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固定式乳旁加奶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固定式乳旁加奶器,包括杯体,所述杯体的底部连接有输乳管,所述输乳管远离杯体的一端连接有乳头固定环,所述输乳管靠近乳头固定环的端头处开设有输乳口,所述杯体的一侧设置有平面,所述杯体呈半圆柱体结构,所述杯体的底部紧密粘接有底板;所述乳头固定环的内壁紧密粘接有垫圈,所述乳头固定环靠近输乳管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插接有卡柱,所述卡柱的底端从乳头固定环的底部伸出且紧密粘接有限位片,所述卡柱的顶端紧密粘接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顶部与输乳管的外壁紧密粘接;所述底板的底部表面开设有开口,所述杯体的内部靠近开口处紧密粘接有螺纹管,所述螺纹管内螺纹连接有螺纹头,所述螺纹头的底部穿出开口且与输乳管的顶端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杯体的顶部连接有挂绳。作为优选,所述杯体的一侧外壁竖直设置有刻度线。作为优选,所述输乳管的中部安装有流速调节器。作为优选,所述输乳管的中部两侧对称紧密粘接有粘贴片。作为优选,所述限位片的直径大于卡柱的截面直径。作为优选,所述螺纹头的底端与输乳管的顶端连接处外侧套设有密封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该可固定式乳旁加奶器通过其中设置的流速调节器能够对婴儿吸食的速度进行调节,从而保证婴儿吸食方便,避免造成吸食母乳不足,且通过设置的乳头固定环能够将输入管的一端固定在母亲的乳头处,使其不会滑动,便于婴儿进行吸食,减少婴儿乳头错觉产生的风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杯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乳头固定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个标号意义为:1、杯体;11、平面;12、刻度线;13、挂绳;14、底板;141、开口;142、螺纹管;15、螺纹头;151、密封圈;16、防漏液进气阀;2、输乳管;21、流速调节器;22、粘贴片;23、乳头固定环;231、垫圈;232、定位孔;233、卡柱;2331、限位片;2332、连接片;24、输乳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固定式乳旁加奶器,如图1-图3所示,包括杯体1,用于存放母乳,杯体1的底部连接有输乳管2,用于输乳,输乳管2远离杯体1的一端连接有乳头固定环23,用于固定在母亲的乳头上,输乳管2靠近乳头固定环23的端头处开设有输乳口24,便于乳汁顺着乳头固定环23流出,避免婴儿产生呛奶,杯体1的一侧设置有平面11,平正11面紧贴妈妈胸部可以利用妈妈的体温起到保温作用,杯体1呈半圆柱体结构,杯体1的底部紧密粘接有底板14,便于手部承托;乳头固定环23的内壁紧密粘接有垫圈231,垫圈231采用硅胶材质制成,避免对母亲的乳头造成损伤,乳头固定环23靠近输乳管2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定位孔232,定位孔232内插接有卡柱233,卡柱233的底端从乳头固定环23的底部伸出且紧密粘接有限位片2331,卡柱233的顶端紧密粘接有连接片2332,连接片2332的顶部与输乳管2的外壁紧密粘接,通过卡柱233与定位孔232的相对旋转能够便于调节输乳管2一端的角度,使得输乳管2的端头与乳头固定环23之间的角度可灵活变动,避免母亲和婴儿活动造成输乳管2的端头弯折;底板14的底部表面开设有开口141,杯体1的内部靠近开口141处紧密粘接有螺纹管142,螺纹管142内螺纹连接有螺纹头15,螺纹头15的底部穿出开口141且与输乳管2的顶端连接,便于输乳管2与底板14的连接。具体的,杯体1的顶部连接有挂绳13,方便将杯体1悬挂在母亲脖子上,解放母亲双手。此外,杯体1的一侧外壁竖直设置有刻度线12,便于观察杯体1内的容量。进一步的,输乳管2的中部安装有流速调节器21,用于调节流速,控制喂养的时间。进一步的,输乳管2的中部两侧对称紧密粘接有粘贴片22,贴在母亲乳房处起到二次固定的效果。进一步的,限位片2331的直径大于卡柱233的截面直径,便于将卡柱233卡在定位孔232处。进一步的,杯体1的底部设置有防漏液进气阀16,用于保证内外压强平衡。进一步的,螺纹头15的底端与输乳管2的顶端连接处外侧套设有密封圈151,保证输乳管2的顶端与开口141连接处外侧的密封。本实施例的可固定式乳旁加奶器在使用时,首先将该装置中输乳管2顶端的螺纹头15旋转打开,将准备好的乳汁倒入杯体1内,再将输乳管2顶端的螺纹头15旋转拧紧,再将挂绳13悬挂在母亲脖子上,接着将输乳管2的另一端乳头固定环23套在母亲的乳头上,将粘贴片22粘贴在母亲的乳房上进行二次固定,即可进行喂奶,在喂奶时,通过流速调节器21调节流速,保证喂奶时间的长短适中。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技术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技术,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固定式乳旁加奶器,包括杯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1)的底部连接有输乳管(2),所述输乳管(2)远离杯体(1)的一端连接有乳头固定环(23),所述输乳管(2)靠近乳头固定环(23)的端头处开设有输乳口(24),所述杯体(1)的一侧设置有平面(11),所述杯体(1)呈半圆柱体结构,所述杯体(1)的底部紧密粘接有底板(14);所述乳头固定环(23)的内壁紧密粘接有垫圈(231),所述乳头固定环(23)靠近输乳管(2)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定位孔(232),所述定位孔(232)内插接有卡柱(233),所述卡柱(233)的底端从乳头固定环(23)的底部伸出且紧密粘接有限位片(2331),所述卡柱(233)的顶端紧密粘接有连接片(2332),所述连接片(2332)的顶部与输乳管(2)的外壁紧密粘接;所述底板(14)的底部表面开设有开口(141),所述杯体(1)的内部靠近开口(141)处紧密粘接有螺纹管(142),所述螺纹管(142)内螺纹连接有螺纹头(15),所述螺纹头(15)的底部穿出开口(141)且与输乳管(2)的顶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固定式乳旁加奶器,包括杯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1)的底部连接有输乳管(2),所述输乳管(2)远离杯体(1)的一端连接有乳头固定环(23),所述输乳管(2)靠近乳头固定环(23)的端头处开设有输乳口(24),所述杯体(1)的一侧设置有平面(11),所述杯体(1)呈半圆柱体结构,所述杯体(1)的底部紧密粘接有底板(14);所述乳头固定环(23)的内壁紧密粘接有垫圈(231),所述乳头固定环(23)靠近输乳管(2)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定位孔(232),所述定位孔(232)内插接有卡柱(233),所述卡柱(233)的底端从乳头固定环(23)的底部伸出且紧密粘接有限位片(2331),所述卡柱(233)的顶端紧密粘接有连接片(2332),所述连接片(2332)的顶部与输乳管(2)的外壁紧密粘接;所述底板(14)的底部表面开设有开口(141),所述杯体(1)的内部靠近开口(141)处紧密粘接有螺纹管(142),所述螺纹管(142)内螺纹连接有螺纹头(15),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晓妙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