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鞋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5770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鞋底,属于鞋类技术领域,包括鞋底主体以及位于鞋底主体脚后跟位置的弹性气囊,所述弹性气囊远离鞋底主体的一侧连通设置有供气气囊,所述供气气囊外侧设置有用于挤压供气气囊的束缚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当人们需要增大弹性气囊内部气压时,人们束缚结构挤压供气气囊,使得供气气囊内部气体导入弹性气囊内部,进而弹性气囊内部气体增多气压增大,当人们需要减小弹性气囊内部气压时,人们通过放宽束缚结构使得撤去对供气气囊外力,从而弹性气囊内部气体一份会导入供气气囊中,使得供气气囊与弹性气囊形成气压平衡,减小弹性气囊的内部气压,进而实现根据使用者的使用需求改变弹性气囊内部气体气压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鞋底
本技术公开一种鞋底,属于鞋类

技术介绍
鞋底的构造相当复杂,就广义而言,可包括外底、中底与鞋跟等所有构成底部的材料。依狭义来说,则仅指外底而言,一般鞋底材料共通的特性应具备耐磨、耐水,耐油、耐热、耐压、耐冲击、弹性好、容易适合脚型、定型后不易变型、保温、易吸收湿气等,同时更要配合中底,在走路换脚时有刹车作用不致于滑倒及易于停步等各项条件。现有申请号为CN201920548726.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弹性柔韧防滑鞋底,包括上鞋底和下鞋底,所述上鞋底和下鞋底之间通过连接橡胶封边密封连接,采用了气囊和气囊座,气囊座在底部包裹气囊,为气囊提供支撑和定位,在行走或者站立时,脚部压力竖直向下传递给气囊,气囊变形进行缓冲,同时位置气囊之间的弹簧同时变形,辅助气囊进行缓冲减震,使上鞋底和下鞋底之间充满弹性,同时连接橡胶封边为柔软结构,不影响弹簧和气囊变形,减少对弹簧和气囊的变形干扰,增加缓冲效果,同时立柱架空气囊,避免穿戴者踩着钉子或尖锐物而引起气囊破裂。上述方案减小了传统弹簧式弹性鞋垫,弹簧顶脚的问题,使穿戴更加舒适,当人们在不同使用场合时,对于鞋底带来的弹性缓冲效果需要也不一样,但是气囊为一体化结构,不便根据使用者的使用需求改变其内部气体体积,造成影响人们的使用舒适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鞋底。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鞋底,包括鞋底主体以及位于鞋底主体脚后跟位置的弹性气囊,所述弹性气囊远离鞋底主体的一侧连通设置有供气气囊,所述供气气囊外侧设置有用于挤压供气气囊的束缚结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人们需要增大弹性气囊内部气压时,人们束缚结构挤压供气气囊,使得供气气囊内部气体导入弹性气囊内部,进而弹性气囊内部气体增多气压增大,当人们需要减小弹性气囊内部气压时,人们通过放宽束缚结构使得撤去对供气气囊外力,从而弹性气囊内部气体一份会导入供气气囊中,使得供气气囊与弹性气囊形成气压平衡,减小弹性气囊的内部气压,进而实现根据使用者的使用需求改变弹性气囊内部气体气压的效果。优选的,所述束缚结构包括包覆在供气气囊外侧的束缚带以及与束缚带相连接的拉动带,所述拉动带远离束缚带的一端延伸至鞋底主体的外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拉动带与束缚带相配合,实现对供气气囊形成的束缚效果。优选的,所述鞋底主体与拉动带连接处设置有卡槽,所述拉动带上设置有与卡槽相配合的卡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卡槽与卡件相配合,实现对拉动带位置的固定效果。优选的,所述拉动带延伸至鞋底主体外侧的一端开设有拉动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拉动口便于人们移动拉动带。优选的,所述鞋底主体内部设置有用于引导束缚带收紧方向的导向体,所述导向体位于束缚带与拉动带相连接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导向体起到引导束缚带收紧方向的效果,保证束缚带对供气气囊形成的束缚效果。优选的,所述弹性气囊与供气气囊之间设置有用于支撑弹性气囊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与鞋底主体固定连接,所述分隔板上开设有用于弹性气囊与供气气囊相连通的通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分隔板起到支撑弹性气囊的效果,从而保证供气气囊体积变小后,依旧可以为弹性气囊提供良好的支撑效果。优选的,所述鞋底主体与弹性气囊靠近人体的一侧设置有弹性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弹性垫增强人们脚后跟与鞋底主体相接触时的舒服感。优选的,所述弹性垫包括顺丁橡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顺丁橡胶的弹性是通用橡胶中最好的一种,从而赋予弹性垫良好的弹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人们需要增大弹性气囊内部气压时,人们束缚结构挤压供气气囊,使得供气气囊内部气体导入弹性气囊内部,进而弹性气囊内部气体增多气压增大,当人们需要减小弹性气囊内部气压时,人们通过放宽束缚结构使得撤去对供气气囊外力,从而弹性气囊内部气体一份会导入供气气囊中,使得供气气囊与弹性气囊形成气压平衡,减小弹性气囊的内部气压,进而实现根据使用者的使用需求改变弹性气囊内部气体气压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鞋底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鞋底主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一;图3为本技术鞋底主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二;图4为本技术拉动带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鞋底主体;2、弹性垫;3、拉动带;4、卡槽;5、束缚带;6、供气气囊;7、卡件;8、拉动口;9、弹性气囊;10、分隔板;11、导向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鞋底,包括鞋底主体1以及位于鞋底主体1脚后跟位置的弹性气囊9,利用弹性气囊9起到增强鞋底主体1弹性缓冲效果,并且弹性气囊9远离鞋底主体1的一侧连通设置有供气气囊6,弹性气囊9与供气气囊6之间气体相导通,同时供气气囊6外侧设置有用于挤压供气气囊6的束缚结构,从而当人们需要增大弹性气囊9内部气压时,利用束缚结构挤压供气气囊6,使得供气气囊6内部气体导入弹性气囊9内部,进而弹性气囊9内部气体增多气压增大,更好的适应人们的使用需求,当人们需要减小弹性气囊9内部气压时,人们通过放宽束缚结构使得撤去对供气气囊6外力,从而弹性气囊9内部气体一份会导入供气气囊6中,使得供气气囊6与弹性气囊9形成气压平衡,减小弹性气囊9的内部气压,进而实现根据使用者的使用需求改变弹性气囊9内部气体气压的效果。如图1-图4所示,束缚结构包括包覆在供气气囊6外侧的束缚带5以及与束缚带5相连接的拉动带3,拉动带3远离束缚带5的一端延伸至鞋底主体1的外侧,从而人们通过拉动拉动带3延伸至鞋底主体1外侧的一端,使得拉动带3带动束缚带5对供气气囊6形成束缚效果,进而供气气囊6的内部气体被挤压进入弹性气囊9中,弹性气囊9内部气体增多气压增大,并且鞋底主体1与拉动带3连接处设置有卡槽4,拉动带3上设置有与卡槽4相配合的卡件7,从而当人们调整拉动带3位置后,利用卡件7嵌入卡槽4实现对拉动带3位置的固定,并且拉动带3延伸至鞋底主体1外侧的一端开设有拉动口8,利用拉动口8使得人们手指伸入拉动口8中,从而便于人们移动拉动带3,提高人们移动拉动带3的效果,并且如图2所示,鞋底主体1内部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鞋底,其特征在于,包括鞋底主体(1)以及位于鞋底主体(1)脚后跟位置的弹性气囊(9),所述弹性气囊(9)远离鞋底主体(1)的一侧连通设置有供气气囊(6),所述供气气囊(6)外侧设置有用于挤压供气气囊(6)的束缚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鞋底,其特征在于,包括鞋底主体(1)以及位于鞋底主体(1)脚后跟位置的弹性气囊(9),所述弹性气囊(9)远离鞋底主体(1)的一侧连通设置有供气气囊(6),所述供气气囊(6)外侧设置有用于挤压供气气囊(6)的束缚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束缚结构包括包覆在供气气囊(6)外侧的束缚带(5)以及与束缚带(5)相连接的拉动带(3),所述拉动带(3)远离束缚带(5)的一端延伸至鞋底主体(1)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主体(1)与拉动带(3)连接处设置有卡槽(4),所述拉动带(3)上设置有与卡槽(4)相配合的卡件(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动带(3)延伸至鞋底主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丽霞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顺天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