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气鞋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5769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透气鞋底,属于鞋底技术领域,包括大底和上底,大底上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若干通气柱,上底设有若干与通气柱相对应的气腔,气腔与鞋内相导通,上底沿着边缘设有一圈凸台,凸台上设有出气槽,上底设有通气道,通气道与出气槽相导通,通气道与凹槽相导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通过人的自然行走,不断使鞋底形变,挤出鞋内空腔的气体,被挤出的气体可以从脚的侧边和底部吹出和吸入,使气流多方位地流过脚面,带走脚的热量和鞋内的热气和湿气,减小皮肤病发生的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气鞋底
本技术公开一种透气鞋底,属于鞋底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衣着、鞋类的要求更是非常严谨,市场上生产的鞋底也越来越多。普通鞋底一般为一体成型,使得鞋内形成气体几乎不与外界流通的密闭空间,而人的脚上有许多汗腺,会不断地向外排汗,鞋内封闭的环境又使得热气无法散出加重了排汗,使得鞋内湿气很重,人的脚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容易引发皮肤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透气鞋底。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透气鞋底,包括大底和上底,所述大底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若干通气柱,所述上底设有若干与通气柱相对应的气腔,所述气腔与鞋内相导通,所述上底沿着边缘设有一圈凸台,所述凸台上设有出气槽,所述上底设有通气道,所述通气道与出气槽相导通,所述通气道与凹槽相导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人的自然行走,不断使鞋底形变,挤出鞋内空腔的气体,被挤出的气体可以从脚的侧边和底部吹出和吸入,使气流多方位地流过脚面,带走脚的热量和鞋内的热气和湿气,减小皮肤病发生的概率。优选的,所述通气柱上设有第一吸气道,所述第一吸气道一端与外界相导通,所述第一吸气道的另一端与气腔相导通,所述第一吸气道上设有第一吸气单向阀,所述大底沿着边缘设置有第二吸气道,所述第二吸气道的一端与外界相导通,所述第二吸气道的另一端与凹槽相导通,所述第二吸气道内设有第二吸气单向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鞋底能够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同时不影响出气效率,加快鞋底形变的恢复速度。优选的,所述通气柱上套设有复位弹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为上底提供支撑,也能加速形变恢复。优选的,所述上底表面设有凸楞。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在脚底和上底之间形成间隙,使气体能够流过脚底。优选的,所述大底的足弓部分设有支撑横条,所述支撑横条与上底相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为足弓部分提供支撑。优选的,所述第二吸气道内设有防水浮塞。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防止水从第二吸气道进入凹槽。优选的,所述大底由填充了纳米碳化硅的聚氯乙烯发泡材料制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鞋底拥有更好的硬度和耐磨性。优选的,所述上底由合成EVA材料制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上底更加柔软,拥有更好的弹性,增加舒适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人自然地行走,就能够在使鞋底不断向鞋内吸入和吹入空气,将鞋内的湿气和热气以及脚面的热量带走,分别设置在脚侧边和脚底的通气口,使得空气能够多方位地从脚上流过,增加了透气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透气鞋底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透气鞋底的上底下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透气鞋底的上底上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透气鞋底的大底上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3中B-B的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大底;2、上底;3、凹槽;4、通气柱;5、气腔;6、通气道;7、凸台;8、出气槽;9、第一吸气道;10、第一吸气单向阀;11、第二吸气道;12、第二吸气单向阀;13、复位弹簧;14、凸楞;15、支撑横条;16、防水浮塞。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6所示,包括大底1和上底2,大底1上设有凹槽3,凹槽3内设有若干通气柱4,上底2设有若干与通气柱4相对应的气腔5,气腔5与鞋内相导通,上底2沿着边缘设有一圈凸台7,凸台7上设有出气槽8,上底2设有通气道6,通气道6的一端与出气槽8相导通,通气道6的另一端与凹槽3相导通,通过这样的结构,当人的脚踩压鞋底,使鞋底发生形变时,通气柱4会压缩气腔5内的空间,使空气从气腔5内被挤入鞋内,同时上底2除了气腔5外的部分也会压缩凹槽3的空间,使凹槽3内的空气被挤出,通过通气道6从出气槽8吹入鞋内,而当人抬脚时,鞋底的形变恢复,由于凹槽3和气腔5内的体积恢复原来的大小,凹槽3会通过出气槽8从鞋内吸入气体,气腔5会从鞋内吸入空气,通过这种气体交换方式,可以使鞋内的气体不仅从脚底面进出,也能在脚的侧边进出,使得气流能够多方位地从脚面流过,带走脚上的热量以及鞋内的热气和湿气,减小皮肤病发生的概率。进一步,通气柱4上设有第一吸气道9,第一吸气道9一端与外界相导通,第一吸气道9的另一端与气腔5相导通,第一吸气道9上设有第一吸气单向阀10,大底1沿着边缘设置有第二吸气道11,第二吸气道11的一端与外界相导通,第二吸气道11的另一端与凹槽3相导通,第二吸气道11内设有第二吸气单向阀12,通过这样的结构,使得鞋底可以与外界交换气体,加快吸入气体的速度,加速鞋底形变恢复速度,排气时气体是朝着第一吸气单向阀10和第二吸气单向阀12上阀瓣互相抵住的方向流动,所以第一吸气道9和第二吸气道11不导通,气体只会从出气槽8和气腔5排出,不会影响到原有的出气效率,而吸气时,气体朝着将第一吸气单向阀10和第二吸气单向阀12上的阀瓣吹开的方向流动,所以第一吸气道9和第二吸气道11被导通,使得气腔5和凹槽3不仅能够从鞋内补充气体,也能通过第一吸气道9和第二吸气道11从外界补充气体。进一步,通气柱4上套设有复位弹簧13,通过这样的结构可以为上底2提供支撑,同时也能加速鞋底的形变恢复。进一步,上底2表面设有凸楞14,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使脚底面与鞋底之间产生一点间隙,利于空气从脚底面进出,带着热量和湿气。进一步,大底1的足弓部分设有支撑横条15,支撑横条15与上底2相连接,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为前脚掌部分和后脚掌部分之间提供一个支撑。进一步,第二吸气道11内设有防水浮塞16,通过这样的结构,当水进入第二吸气道11时,防水浮塞16会浮起,将入口堵住,使水无法进入,起到防水的作用。进一步,大底1由填充了纳米碳化硅的聚氯乙烯发泡材料制成,纳米碳化硅提高了其抗压强度、硬度和抗蠕变性能,使得鞋底的结构不易变形失效。进一步,上底2由合成EVA材料制成,EVA树脂共混发泡制品具有柔软、弹性好、耐化学腐蚀等性能,能够增加鞋底的舒适度。综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透气鞋底,包括大底(1)和上底(2),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底(1)上设有凹槽(3),所述凹槽(3)内设有若干通气柱(4),所述上底(2)设有若干与通气柱(4)相对应的气腔(5),所述气腔(5)与鞋内相导通,所述上底(2)沿着边缘设有一圈凸台(7),所述凸台(7)上设有出气槽(8),所述上底(2)设有通气道(6),所述通气道(6)与出气槽(8)相导通,所述通气道(6)与凹槽(3)相导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气鞋底,包括大底(1)和上底(2),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底(1)上设有凹槽(3),所述凹槽(3)内设有若干通气柱(4),所述上底(2)设有若干与通气柱(4)相对应的气腔(5),所述气腔(5)与鞋内相导通,所述上底(2)沿着边缘设有一圈凸台(7),所述凸台(7)上设有出气槽(8),所述上底(2)设有通气道(6),所述通气道(6)与出气槽(8)相导通,所述通气道(6)与凹槽(3)相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气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柱(4)上设有第一吸气道(9),所述第一吸气道(9)一端与外界相导通,所述第一吸气道(9)的另一端与气腔(5)相导通,所述第一吸气道(9)上设有第一吸气单向阀(10),所述大底(1)沿着边缘设置有第二吸气道(11),所述第二吸气道(11)的一端与外界相导通,所述第二吸气道(11)的另一端与凹槽(3)相导通,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志达
申请(专利权)人:惠安县联盛鞋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