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青钱柳叶的自动翻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5731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青钱柳叶的自动翻炒装置,包括支撑架,支撑架上转动连接有翻炒筒,翻炒筒的一端铰接有可启闭翻炒筒的活动门,翻炒筒内沿翻炒筒轴线方向设置有转轴,转轴与翻炒筒内壁间设置有两端分别固定于翻炒筒内壁和转轴外壁的连接板,连接板设置于转轴的两端,翻炒筒远离活动门一端的外侧设有减速电机与转轴连接;翻炒筒内壁设置有圆弧状的弧形翻炒铲,弧形翻炒铲沿水平方向从翻炒筒内壁的首端延伸至尾端且位于两端的连接板之间;翻炒筒下方设置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内开设有加热通道,加热通道内固定有弧形的电加热块;其具有有效避免翻炒过程中破坏青钱柳茶叶叶片的完整性的效果,保持青钱柳茶叶的品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青钱柳叶的自动翻炒装置
本技术涉及茶叶加工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青钱柳叶的自动翻炒装置。
技术介绍
青钱柳,(拉丁文名:Cyclocaryapaliurus)别名:摇钱树、麻柳,青钱李、山麻柳、山化树;胡桃科、青钱柳属植物,我国南方多省均有发现,多以零星分布;青钱柳乃冰川四纪幸存下来的珍稀树种,仅存于中国。青钱柳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医学界的第三棵树;人们知道,医学界的第一棵树——柳树,产生了阿司匹林,消炎杀菌、抗血栓,揭开了人类健康史的第一次变革;继心脑血管、癌症、肿瘤之后,高血糖现已成为人类的第二大杀手,这时人们发现了青钱柳,并将其芽叶炮制成青钱柳茶。青钱柳茶是湘西南的一种古老饮茶,用胡桃科植物青钱柳叶片采取茶炒而成,传统的炒茶方式为手工炒制,此类方法的人工劳动强度大,生产率低;现有的有用炒茶机对茶叶进行加工,通过摆动的翻炒爪或搅拌杆对茶叶进行搅拌炒制,此类方法若应用于青钱柳叶的炒制,易将青钱柳完整的叶片拨碎,破坏青钱柳茶叶的品相,炒制完成后许多青钱柳叶会被拨碎成碎屑,而对于青钱柳叶片而言,完整的青钱柳叶制成的茶叶往往商业价值更高,且碎屑状的青钱柳茶叶泡制后口感也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青钱柳叶的自动翻炒装置,包括支撑架,支撑架上转动连接有翻炒筒,翻炒筒的一端铰接有可启闭翻炒筒的活动门,翻炒筒内沿翻炒筒轴线方向设置有转轴,转轴与翻炒筒内壁间设置有两端分别固定于翻炒筒内壁和转轴外壁的连接板,连接板设置于转轴的两端,翻炒筒远离所述活动门的一端设有减速电机与转轴连接;翻炒筒内壁设置有圆弧状的弧形翻炒铲,弧形翻炒铲沿水平方向从翻炒筒内壁的首端延伸至尾端且位于两端的连接板之间;翻炒筒下方设置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靠近翻炒筒的端面的形状与翻炒筒外壁形状相匹配,加热装置内开设有加热通道,加热通道内固定有弧形的电加热块。进一步的,弧形翻炒铲沿翻炒筒内壁均匀设置有四个。进一步的,弧形翻炒铲的圆弧角度为30度。进一步的,翻炒筒远离活动门一端的外侧设置有风扇。进一步的,翻炒筒的筒壁开设有若干个蒸汽孔。进一步的,活动门由透明材质制成,活动门外侧设置有把手。本技术有益效果如下:1、通过减速电机带动转轴转动,进而带动翻炒筒转动,随着翻炒筒的转动,翻炒筒内的青钱柳茶叶经过弧形翻炒铲时,青钱柳茶叶经弧形翻炒铲平滑的曲面翻动,弧形翻炒铲设置四个,使得青钱柳在不断翻炒的过程中受热均匀,无需对青钱柳茶叶外表面进行搅拌拨动,青钱柳茶叶不会被拨碎成碎屑,保持了青钱柳茶叶的品相的同时又保持了炒制的效果,保障了青钱柳茶叶的商业价值和口感。2、弧形翻炒铲的圆弧角度为30度,避免圆弧角度过大而导致青钱柳茶叶滞留在弧形翻炒铲内,避免圆弧角度过小而导致青钱柳茶叶不随弧形翻炒铲翻动。3、翻炒筒外侧的风扇可在青钱柳茶叶炒制完成后开启,将炒制完成的青钱柳茶叶吹至活动门一端,便于对青钱柳茶叶进行收集;翻炒筒开设蒸汽孔使得翻炒过程中形成的水蒸气得以及时排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翻炒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支撑架;2、翻炒筒;21、蒸汽孔;3、活动门;31、把手;4、转轴;5、连接板;6、减速电机;7、弧形翻炒铲;8、加热装置;81、电加热块;9、风扇。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正对地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一种青钱柳叶的自动翻炒装置,包括支撑架1,支撑架1上转动连接有翻炒筒2,翻炒筒2的一端铰接有可启闭翻炒筒2的活动门3,翻炒筒2内沿翻炒筒2轴线方向设置有转轴4,转轴4与翻炒筒2内壁间设置有两端分别固定于翻炒筒2内壁和转轴4外壁的连接板5,连接板5设置于转轴4的两端,翻炒筒2远离活动门3的一端设有减速电机6与转轴4连接;翻炒筒2内壁设置有圆弧状的弧形翻炒铲7,弧形翻炒铲7沿水平方向从翻炒筒2内壁的首端延伸至尾端且位于两端的连接板5之间,弧形翻炒铲7沿翻炒筒2内壁均匀设置有四个,弧形翻炒铲7的圆弧角度为30度;翻炒筒2下方设置有加热装置8,加热装置8靠近翻炒筒2的端面的形状与翻炒筒2外壁形状相匹配,加热装置8内开设有加热通道,加热通道内固定有弧形的电加热块81;翻炒筒2远离活动门3一端的外侧还设置有风扇9,翻炒筒2的筒壁开设有若干个蒸汽孔21,活动门3由透明材质制成,活动门3外侧设置有把手31。本技术工作原理如下:通过把手31打开翻炒筒2一端的活动门3,将需进行炒制的青钱柳茶叶通过活动门3置入翻炒筒2内,关闭活动门3后开启减速电机6和加热装置8的电加热块81,减速电机6驱使转轴4转动,进而带动翻炒筒2转动,转动过程中,翻炒筒2内的青钱柳茶叶由于重力作用处于翻炒筒2的底部,翻炒筒2内的青钱柳茶叶经过弧形翻炒铲7时,青钱柳茶叶沿弧形翻炒铲7的曲面进行翻动炒制,弧形翻炒铲7沿翻炒筒2内壁均匀设置有四个,使得青钱柳茶叶在翻炒筒2内随弧形翻炒铲7不断翻炒,弧形翻炒铲7的圆弧角度设置为30度,青钱柳茶叶不会因圆弧角度过小而不随弧形翻炒铲7翻动,也不会因圆弧角度过大而导致青钱柳茶叶滞留在弧形翻炒铲7内,翻炒过程产生的水蒸气随翻炒筒2的蒸汽孔21排出,工作人员可通过透明的活动门3对翻炒筒2的炒制过程进行观察,翻炒完成后,开启风扇9,将翻炒筒2内的青钱柳茶叶吹送至活动门3一端,打开活动门3即可对炒制完成的青钱柳茶叶进行收集;四个弧形翻炒铲7对青钱柳茶叶翻炒的过程中无需会对青钱柳茶叶外表面搅拌拨动即可完成翻炒,使青钱柳茶叶不会被拨碎成碎屑,青钱柳茶叶的叶片得以保持完整,保证了青钱柳茶叶的品相的同时又保持了炒制的效果,青钱柳茶叶的商业价值和口感均得以保障。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青钱柳叶的自动翻炒装置,包括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上转动连接有翻炒筒,所述翻炒筒的一端铰接有可启闭所述翻炒筒的活动门,所述翻炒筒内沿所述翻炒筒轴线方向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翻炒筒内壁间设置有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翻炒筒内壁和所述转轴外壁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置于所述转轴的两端,所述翻炒筒远离所述活动门的一端设有减速电机与所述转轴连接;所述翻炒筒内壁设置有圆弧状的弧形翻炒铲,所述弧形翻炒铲沿水平方向从所述翻炒筒内壁的首端延伸至尾端且位于两端的所述连接板之间;所述翻炒筒下方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靠近所述翻炒筒的端面的形状与所述翻炒筒外壁形状相匹配,所述加热装置内开设有加热通道,所述加热通道内固定有弧形的电加热块;所述弧形翻炒铲的圆弧角度为30度,所述翻炒筒远离所述活动门一端的外侧设置有风扇,所述翻炒筒的筒壁开设有若干个蒸汽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青钱柳叶的自动翻炒装置,包括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上转动连接有翻炒筒,所述翻炒筒的一端铰接有可启闭所述翻炒筒的活动门,所述翻炒筒内沿所述翻炒筒轴线方向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翻炒筒内壁间设置有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翻炒筒内壁和所述转轴外壁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置于所述转轴的两端,所述翻炒筒远离所述活动门的一端设有减速电机与所述转轴连接;所述翻炒筒内壁设置有圆弧状的弧形翻炒铲,所述弧形翻炒铲沿水平方向从所述翻炒筒内壁的首端延伸至尾端且位于两端的所述连接板之间;所述翻炒筒下方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新华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青钱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