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塘过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25707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2:3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鱼塘过滤系统,包括鱼塘、沉淀池、过滤池、回收池,鱼塘的底部呈半圆形,鱼塘的底部设置有过滤网和进污管,进污管的一端位于鱼塘底部的最低处,进污管的另一端倾斜向下伸入沉淀池的底部,沉淀池的底部还设置有第一排污管,沉淀池通过水管与过滤池连接,水管上设置有水泵,过滤池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毛刷层、过滤棉层、吸氨石层,过滤池的底部通过进水管与鱼塘连接,进水管上设置有循环泵,第一排污管伸入回收池内。该鱼塘过滤系统解决了鱼塘内淤泥过多、鱼的排泄物增多使水质恶化变质,影响鱼类的生长,甚至引起鱼的死亡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鱼塘过滤系统
本申请涉及过滤
,尤其涉及一种鱼塘过滤系统。
技术介绍
鱼塘指鱼围塘的内部间格或圈住鱼的围网,一般理想的鱼塘,要求面积较大,池水较深,光照充分,水源畅通,水质肥沃,交通方便,以利于鱼类的生长和产量的提高,并利于生产管理。鱼塘经过一段时间养鱼后,塘底逐渐形成一层厚的淤泥,这是残剩的饲料、肥料、鱼粪和死亡的生物体等不断沉积,与池底的泥砂混合而成。淤泥过多会使水质恶化,影响鱼类的生长,甚至引起鱼的死亡。同时,鱼的排泄物增多而开始变质,甚至滋生细菌,造成水质恶化,因此对鱼塘内的水质进行过滤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本申请提供一种鱼塘过滤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鱼塘过滤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鱼塘内淤泥过多、鱼的排泄物增多使水质恶化变质,影响鱼类的生长,甚至引起鱼的死亡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鱼塘过滤系统,包括鱼塘、沉淀池、过滤池、回收池,所述鱼塘的底部呈半圆形,所述鱼塘的底部设置有过滤网和进污管,所述进污管的一端位于所述鱼塘底部的最低处,所述进污管的另一端倾斜向下伸入所述沉淀池的底部,所述沉淀池的底部还设置有第一排污管,所述沉淀池通过水管与所述过滤池连接,所述水管上设置有水泵,所述过滤池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毛刷层、过滤棉层、吸氨石层,所述过滤池的底部通过进水管与所述鱼塘连接,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循环泵,所述第一排污管伸入所述回收池内。优选地,所述沉淀池的面积大于所述过滤池的面积。优选地,所述进污管的出污口上设置有弯管,所述弯管上连接有竖管,所述竖管的高度与所述鱼塘的高度相同。优选地,所述过滤棉层的材料选用玻璃纤维过滤棉。优选地,所述过滤池上还设置有端板,所述端板安装在所述过滤池的顶端。优选地,所述端板上安装有灭菌灯,所述灭菌灯位于所述过滤池的正上方。优选地,所述水管的材料选用聚四氟乙烯材质。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的鱼塘过滤系统,通过鱼塘底部的出污管将鱼塘底部的淤泥、排泄物等直接卸入沉淀池。在沉淀池内沉淀的污质从底部的第一排污管排入回收池内进行处理,沉淀池的清水进入过滤池后,在过滤池内经过多层过滤层的过滤,最终由循环泵抽入鱼塘内再次使用。由此可见,该鱼塘过滤系统,实现了对鱼塘淤泥、排泄物等杂质的过滤,避免了因为水质恶化变质影响鱼类生长、死亡等现象的发生,同时,在鱼塘内的换水无需移除鱼类,将对鱼类生活的扰动影响降至最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的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鱼塘过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沉淀池的结构示意图;图3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过滤池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鱼塘,2-沉淀池,3-过滤池,4-回收池,11-过滤网,12-进污管,21-第一排污管,22-水管,23-水泵,31-毛刷层,32-过滤棉层,33-吸氨石层,34-进水管,5-循环泵,122-弯管,123-竖管,311-端板,312-灭菌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申请的核心是提供一种鱼塘过滤系统,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鱼塘内淤泥过多、鱼的排泄物增多使水质恶化变质,影响鱼类的生长,甚至引起鱼的死亡的问题。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鱼塘过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沉淀池的结构示意图;图3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过滤池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鱼塘1、沉淀池2、过滤池3、回收池4,鱼塘1的底部呈半圆形,鱼塘1的底部设置有过滤网11和进污管12,进污管12的一端位于鱼塘1底部的最低处,进污管12的另一端倾斜向下伸入沉淀池2的底部,沉淀池2的底部还设置有第一排污管21,沉淀池2通过水管22与过滤池3连接,水管22上设置有水泵23,过滤池3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毛刷层31、过滤棉层32、吸氨石层33,过滤池3的底部通过进水管34与鱼塘1连接,进水管34上设置有循环泵5,第一排污管21伸入回收池4内。具体的,鱼塘1的底部呈半圆形,鱼塘1的上部可以为长方体或者正方体,呈半圆形结构的鱼塘1的底部使淤泥、鱼类排泄物等堆积在鱼塘1的底部。在鱼塘1的底部设置有过滤网11,过滤网11不但防止了鱼类落入鱼塘1的底部被污染,而且防止鱼类从进污管12被排出。进污管12的一端位于鱼塘1底部的最低处,鱼塘1底部的淤泥从进污管12的排污口进入进污管12内,由于进污管12的另一端倾斜向下伸入沉淀池2的底部,淤泥、排泄物等杂质直接进入沉淀池2内,为了方便在沉淀池2内有更好的过滤效果,在沉淀池2内可以设置过滤层25,过滤层25设置在沉淀池2的中部。被沉淀的污质由沉淀池2底部的第一排污管21进入回收池4内,在回收池4内被处理利用。为了防止在不排污时鱼塘1底部的液体流入沉淀池2,优选地,进污管12的出污口上设置有弯管122,弯管122上连接有竖管123,竖管123的高度与鱼塘1的高度相同。在停止排污时可以将竖管123安装在弯管122,当然也可以在进污管12上设置止水阀等停止排污。为了方便沉淀池2的底部污质进入第一排污管21上,可以在第一排污管21上设置阀门212。为了提高沉淀池2的沉淀效率,减少未沉淀的杂质进入过滤池3中,优选地,沉淀池2的面积大于过滤池3的面积。具体的,沉淀池2通过水管22与过滤池3连接,优选地,水管22的材料选用聚四氟乙烯材质。水管22上设置有水泵23,水泵23将经过沉淀的水从沉淀池2抽至过滤池3内。在过滤池3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毛刷层31、过滤棉层32、吸氨石层33,毛刷层31可以为PET、PP等材质。为了提高过滤效率,优选地,过滤棉层32的材料选用玻璃纤维过滤棉。为了防止外界杂物进入过滤池3内,优选地,过滤池3上还设置有端板311,端板311安装在过滤池3的顶端,端板311的材质可以为木板。为了进一步对过滤池3内的水质进行灭菌,优选地,端板311上安装有灭菌灯312,灭菌灯312位于过滤池3的正上方。在过滤池3的底部通过进水管34与鱼塘1连接,为了方便检测过滤池3底部的水质,在过滤池3底部安装水质检测器331,水质检测器331以便鱼塘管理人员观测被过滤的水质情况。在进水管34上设置有循环泵5,循环泵5将经过过滤的水抽入鱼塘1内。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的鱼塘过滤系统,通过鱼塘底部的出污管将鱼塘底部的淤泥、排泄物等直接卸入沉淀池。在沉淀池内沉淀的污质从底部的第一排污管排入回收池内进行处理,沉淀池的清水进入过滤池后,在过滤池内经过多层过滤层的过滤,最终由循环泵抽入鱼塘内再次使用。由此可见,该鱼塘过滤系统,实现了对鱼塘淤泥、排泄物等杂质的过滤,避免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鱼塘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鱼塘、沉淀池、过滤池、回收池,所述鱼塘的底部呈半圆形,所述鱼塘的底部设置有过滤网和进污管,所述进污管的一端位于所述鱼塘底部的最低处,所述进污管的另一端倾斜向下伸入所述沉淀池的底部,所述沉淀池的底部还设置有第一排污管,所述沉淀池通过水管与所述过滤池连接,所述水管上设置有水泵,所述过滤池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毛刷层、过滤棉层、吸氨石层,所述过滤池的底部通过进水管与所述鱼塘连接,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循环泵,所述第一排污管伸入所述回收池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塘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鱼塘、沉淀池、过滤池、回收池,所述鱼塘的底部呈半圆形,所述鱼塘的底部设置有过滤网和进污管,所述进污管的一端位于所述鱼塘底部的最低处,所述进污管的另一端倾斜向下伸入所述沉淀池的底部,所述沉淀池的底部还设置有第一排污管,所述沉淀池通过水管与所述过滤池连接,所述水管上设置有水泵,所述过滤池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毛刷层、过滤棉层、吸氨石层,所述过滤池的底部通过进水管与所述鱼塘连接,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循环泵,所述第一排污管伸入所述回收池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塘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的面积大于所述过滤池的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长城张锋张朝阳马秀玲黄晓晨王晓奕白淑萍邱文杰高萌
申请(专利权)人:贺兰县晶诚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