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芽期至幼苗期耐盐性鉴定的水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56912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稻芽期至幼苗期耐盐性鉴定的水培装置,含有水培桶、发芽筐、封口膜和若干分隔条,水培桶包括上开口和底部,发芽筐包括底面和侧面,侧面包括上端口和下端口,底面设置在侧面的下端口上,底面上设有若干通液孔,侧面上端口上设有环状飞边,若干分隔条均布设置在发芽筐的底面和侧面上,分隔条的下部位于发芽筐底面上、分隔条的上部设置在发芽筐的侧面上,发芽筐的底面通过若干分隔条的下部分别分隔成若干底面支区域,发芽筐的侧面通过若干分隔条的上部分别分隔成若干侧面支区域;发芽筐的底面和侧面位于水培桶的内上部,发芽筐侧面上端口上设有的环状飞边位于水培桶的上开口的上方,封口膜覆盖在发芽筐侧面上端口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稻芽期至幼苗期耐盐性鉴定的水培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稻芽期至幼苗期耐盐性鉴定的水培装置,属于农业温室设施栽培

技术介绍
水稻芽期至幼苗期耐盐性的鉴定一般在实验室或温室内完成,周转箱漂浮板或者琼脂罐发苗盐处理水稻并统计观察其发芽率和干物质积累等指标来衡量。周转箱漂浮板法可以实现批量的鉴定水稻芽期至苗期的耐盐性但周转箱笨重不易操作,试验过程中更换盐溶液和调节盐浓度均不方便;批量鉴定的漂浮板较大易变形,容易造成水稻种子没入溶液的深度不同,降低实验的可控性及准确性。琼脂罐发苗鉴定法芽期水稻处于固体的琼脂培养基上,幼苗期田间盐溶液处理,造成芽期至幼苗期的盐浓度本身存在差异且幼苗期盐处理时根系仍处于琼脂中,均降低了盐胁迫程度。针对上述现有技术,迫切需要研制一种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水稻芽期至幼苗期耐盐性鉴定装置中的缺陷,以大大提高水稻耐盐性的鉴定准确度,同时又兼顾了批量鉴定保证鉴定效率的水培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稻芽期至幼苗期耐盐性鉴定的水培装置,该水培装置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水稻芽期至幼苗期耐盐性鉴定装置中的缺陷,以大大提高水稻耐盐性的鉴定准确度,同时又兼顾了批量鉴定保证鉴定的效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一种水稻芽期至幼苗期耐盐性鉴定的水培装置,含有水培桶、发芽筐、封口膜和若干分隔条,水培桶包括上开口和底部,发芽筐包括底面和侧面,侧面包括上端口和下端口,底面设置在侧面的下端口上,底面上设有若干通液孔,该通液孔能够防止水稻种子的掉落,侧面上端口上设有环状飞边,若干分隔条均布设置在发芽筐的底面和侧面上,分隔条的下部位于发芽筐底面上、分隔条的上部设置在发芽筐的侧面上,分隔条的下端位于发芽筐底面的中央,发芽筐的底面通过若干分隔条的下部分别分隔成若干底面支区域,发芽筐的侧面通过若干分隔条的上部分别分隔成若干侧面支区域;发芽筐的底面和侧面位于水培桶的内上部,发芽筐侧面上端口上设有的环状飞边位于水培桶的上开口的上方,封口膜覆盖在发芽筐侧面上端口上。所述水培桶为塑料水桶,上开口的内口径为19cm、底部的内径为17cm、桶高为15cm;所述发芽筐由硬质塑料制成,发芽筐侧面上端口的外径为19.5cm,发芽筐的底面外径为15cm,发芽筐侧面的高度为8cm,所述发芽筐底面设有的若干通液孔的孔径为2mm,且发芽筐底面设有的若干通液孔为均布。所述若干分隔条为四条,分隔条厚度为4-8mm,分隔条宽度为10-20mm。所述发芽筐侧面上端口上设有的环状飞边的宽度为2-3cm。所述发芽筐的侧面通过若干分隔条的上部分别分隔成所述若干侧面支区域,该若干侧面支区域上均设有若干通孔。所述封口膜为保鲜膜。在上述水稻芽期至幼苗期耐盐性鉴定的水培装置中,由于通过分隔条将发芽筐的内表面分隔成若干支区域,因此能够同时鉴定多份水稻材料的耐盐性,提了了批量鉴定的效率。采用塑料水桶作为水培桶,使试验过程更换处理溶液及调节盐浓度的操作更加方便;塑料水桶比以往采用的培养容器深度更深,因此能够有效得改善幼苗期根系生长受阻的情况。由于发芽筐侧面上端口上设有的环状飞边位于水培桶的上开口的上方,确保了发芽筐不同部位的水位一致,因此保证了试验的准确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水稻芽期至幼苗期耐盐性鉴定的水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图1中发芽筐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2所示,本技术提出一种水稻芽期至幼苗期耐盐性鉴定水培装置,含有水培桶8、发芽筐、封口膜3和若干分隔条6。水培桶8包括上开口和底部。发芽筐包括底面4和侧面2,侧面2包括上端口和下端口,底面4设置在侧面2的下端口上,底面4上设有若干通液孔5,该通液孔5能够防止水稻种子的掉落。侧面2上端口上设有环状飞边1。若干分隔条6均布设置在发芽筐的底面4和侧面2上,分隔条6的下部位于发芽筐底面4上、分隔条6的上部设置在发芽筐的侧面2上,分隔条6的下端位于发芽筐底面4的中央,发芽筐的底面4通过若干分隔条6的下部分别分隔成若干底面支区域,发芽筐的侧面2通过若干分隔条6的上部分别分隔成若干侧面支区域。发芽筐的底面4和侧面2位于水培桶8的内上部,发芽筐侧面2上端口上设有的环状飞边1位于水培桶的上开口的上方。封口膜3覆盖在发芽筐侧面4上端口上。为降低成本,优化结构,进一步提高整体刚度和稳定性,所述水培桶8为塑料水培桶,上开口的内口径为19cm、底部的内径为17cm、桶高为15cm;所述发芽筐由硬质塑料制成,发芽筐侧面2上端口的外径为19.5cm,发芽筐的底面4外径为15cm,发芽筐侧面2的高度为8cm,所述发芽筐底面4设有的若干通液孔5的孔径为2mm,且发芽筐底面4设有的若干通液孔5为均布。为进一步提高水稻耐盐性的鉴定准确度和效率,优化结构,所述若干分隔条6为四条,分隔条厚度为4-8mm,分隔条宽度为10-20mm。为了进一步便于作业和提高稳定性,所述发芽筐侧面2上端口上设有的环状飞边1的宽度为2-3cm。为了进一步提高流通性,所述发芽筐的侧面2通过若干分隔条6的上部分别分隔成所述若干侧面支区域,该若干侧面支区域上均设有若干通孔,图中未示。为了便于作业和降低成本,所述封口膜3为保鲜膜。保鲜膜为超市有售的日常家用的保鲜膜。使用上述水稻芽期至幼苗期耐盐性鉴定的水培装置时,水培桶8内注入清水或者盐处理所需溶液,液位10位于高于发芽筐底面4、同时低于位于底面4上的分隔条6的顶部9,如图1所示。将待鉴定的水稻种子,分别放入由若干分隔条6在发芽筐底面4分隔成的若干底面支区域内,封口膜3覆盖在发芽筐侧面4上端口上,防止水分挥发。在上述水稻芽期至幼苗期耐盐性鉴定的水培装置中,由于待鉴定的水稻种子可以分别放入由若干分隔条6在发芽筐底面4分隔成的若干底面支区域内,因此能够同时鉴定多份水稻材料的耐盐性,提了了批量鉴定的效率。采用塑料水桶作为水培桶8,使试验过程更换处理溶液及调节盐浓度的操作更加方便;塑料水桶比以往采用的培养容器深度更深,因此能够有效得改善幼苗期根系生长受阻的情况。由于发芽筐侧面2上端口上设有的环状飞边1位于水培桶8的上开口的上方,确保了发芽筐不同部位的水位一致,因此保证了试验的准确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稻芽期至幼苗期耐盐性鉴定的水培装置,其特征在于,含有水培桶、发芽筐、封口膜和若干分隔条,水培桶包括上开口和底部,发芽筐包括底面和侧面,侧面包括上端口和下端口,底面设置在侧面的下端口上,底面上设有若干通液孔,该通液孔能够防止水稻种子的掉落,侧面上端口上设有环状飞边,若干分隔条均布设置在发芽筐的底面和侧面上,分隔条的下部位于发芽筐底面上、分隔条的上部设置在发芽筐的侧面上,分隔条的下端位于发芽筐底面的中央,发芽筐的底面通过若干分隔条的下部分别分隔成若干底面支区域,发芽筐的侧面通过若干分隔条的上部分别分隔成若干侧面支区域;发芽筐的底面和侧面位于水培桶的内上部,发芽筐侧面上端口上设有的环状飞边位于水培桶的上开口的上方,封口膜覆盖在发芽筐侧面上端口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芽期至幼苗期耐盐性鉴定的水培装置,其特征在于,含有水培桶、发芽筐、封口膜和若干分隔条,水培桶包括上开口和底部,发芽筐包括底面和侧面,侧面包括上端口和下端口,底面设置在侧面的下端口上,底面上设有若干通液孔,该通液孔能够防止水稻种子的掉落,侧面上端口上设有环状飞边,若干分隔条均布设置在发芽筐的底面和侧面上,分隔条的下部位于发芽筐底面上、分隔条的上部设置在发芽筐的侧面上,分隔条的下端位于发芽筐底面的中央,发芽筐的底面通过若干分隔条的下部分别分隔成若干底面支区域,发芽筐的侧面通过若干分隔条的上部分别分隔成若干侧面支区域;发芽筐的底面和侧面位于水培桶的内上部,发芽筐侧面上端口上设有的环状飞边位于水培桶的上开口的上方,封口膜覆盖在发芽筐侧面上端口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芽期至幼苗期耐盐性鉴定的水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培桶为塑料水桶,上开口的内口径为19cm、底部的内径为17cm、桶高为15cm;所述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静雯严国红孙明法刘凯王爱民朱国永唐红生施伟赵绍路孙一标宛柏杰张桂云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