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56706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装置,属于水土保持装置的技术领域,主要技术方案是,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树池,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树池内的蓄水装置;所述蓄水装置包括在所述树池内部可拆卸安装的多个挡板,多个挡板将树池分隔为位于上方的种植层和位于下方的蓄水层,种植层内设置有土壤;所述种植层和所述蓄水层之间设置有用于将蓄水层内的水分输送到种植层内的输水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的对树池内的蓄水量进行调节,在雨季能够避免种植层内的植物遭到过渡浸泡,在旱季能够保证种植层内的植物有持续的水量供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土保持装置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装置。
技术介绍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符合海绵城市理念的各种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越来越多的被提上日程。目前,授权公告号为CN209527273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生态树池,其主要技术方案是,通过设置多个木桩和草毯,并在树池内设置种植土用于种植植物,其中的木桩为废弃的树木木杆,而草毯为植物编织物,节约了建造成本,并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的功能。但是,上述的生态树池无法有效的对蓄水量进行调节:在多雨季节树池内部会蓄积很多水分,植物容易遭水浸泡从而影响生长,而在旱季种植土又不能够得到很好的水量补充,容易导致植物缺水干枯,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装置,其能够有效的对树池内的蓄水量进行调节,在雨季能够避免种植层内的植物遭到过渡浸泡,在旱季能够保证种植层内的植物有持续的水量供应。本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装置,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树池,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树池内的蓄水装置;所述蓄水装置包括在所述树池内部可拆卸安装的多个挡板,多个挡板将树池分隔为位于上方的种植层和位于下方的蓄水层,种植层内设置有土壤;所述种植层和所述蓄水层之间设置有用于将蓄水层内的水分输送到种植层内的输水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雨季如果树池内的水量供应过多时,一部分水留在种植层的土壤内供植物吸收,另一部分水流入蓄水层内储存,有利于避免种植层内的植物因水量过多受到过渡浸泡;输水装置能够将蓄水层内的水输送到种植层内,从而保证了种植层内的植物在旱季也能够有水分供应,有效的起到了对树池内蓄水量进行调节的功能。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水装置包括在每个所述挡板上开设的多个输水孔,还包括在输水孔内穿设的具有毛细作用的棉绳,棉绳位于挡板上方的部分埋设在所述种植层的土壤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棉绳的毛细作用下,棉绳能够将蓄水层内的水不断的送到种植层内,保证了种植层内水分的充足供应,实现了输送水分的功能。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水装置还包括固定在所述棉绳上的限位片,限位片支撑在所述挡板的上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片保证了棉绳的上端始终处于挡板的上方,避免棉绳完全掉落进蓄水层内,保证了输水的稳定和可靠性。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水装置还包括在所述棉绳的下端设置的固定块,固定块放置在所述蓄水层的底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块使棉绳在位于挡板下方的部分能够稳定的浸在水中,降低了因为水流的扰动而导致的棉绳吸水不稳的情况出现的概率,保证输水的稳定性。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树池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溢流口,溢流口与所述蓄水层相连通并设置在多个所述挡板的下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蓄水层内所储存的水的水位到达溢流口的高度时,多余的水能够经过溢流口流出,能够避免水量上升到种植层导致种植层内植物遭到浸泡。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蓄水装置还包括在所述树池的内壁上固定设置的第一凸缘,还包括在树池的底部放置的多个支撑桩,一部分所述挡板支撑在第一凸缘和支撑桩上,其余的挡板仅支撑在支撑桩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板通过支撑桩和第一凸缘的支撑可拆卸安装在树池内,当需要对树池进行清理时,可以将挡板从树池内拆下,便于对下方的蓄水层进行清洁。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蓄水层的底部铺设有防水膜,所述支撑桩和所述固定块均压设在防水膜的表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水膜具有阻隔水的功能,因此防水膜能够降低蓄水层内水从底部渗入地下的速度,有利于使水分能够在蓄水层内储存更长的时间。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凸缘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凸缘,第二凸缘固定设置在所述树池的内壁上,所述防水膜的边缘穿设有多个自攻螺钉,自攻螺钉拧设在第二凸缘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水膜的边缘固定在第二凸缘上,保证了防水膜位置的稳定性,当需要更换防水膜时,将自攻螺钉拆除即可,实现了防水膜的可拆卸安装。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在雨季如果树池内的水量供应过多时,一部分水留在种植层的土壤内供植物吸收,另一部分水流入蓄水层内储存,有利于避免种植层内的植物因水量过多受到过渡浸泡;输水装置能够将蓄水层内的水输送到种植层内,从而保证了种植层内的植物在旱季也能够有水分供应,有效的起到了对树池内蓄水量进行调节的功能;2.吸水棉绳的毛细作用能够实现将蓄水层内的水输送至种植层内的功能,而溢流口能够避免蓄水层内储存的水量过多对种植层造成浸泡;防水膜降低了蓄水层内水分的损耗。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为了示出树池内部结构的树池的剖视图;图3是为了示出输水孔的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树池;11、种植层;12、蓄水层;13、溢流口;14、防水膜;15、第二凸缘;16、自攻螺钉;2、蓄水装置;21、第一凸缘;22、支撑桩;23、挡板;231、把手;3、输水装置;31、输水孔;32、棉绳;33、限位片;34、固定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考图1和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装置,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树池1、设置在树池1内的蓄水装置2,其中,树池1为长方体空腔结构且上端设有开口,蓄水装置2包括在树池1的内壁上固定设置的第一凸缘21,第一凸缘21绕树池1内壁的一周设置,且第一凸缘21的截面为矩形结构,蓄水装置2还包括在树池1的底部放置的四个支撑桩22,支撑桩22为圆柱形结构并竖直设置,支撑桩22的上端和第一凸缘21的上边缘等高;蓄水装置2还包括九块正方形的挡板23,其中八块挡板23分别由第一凸缘21和支撑桩22支撑,另外一块挡板23由其余八块挡板23包围,并由四个支撑桩22支撑,九块挡板23将树池1分隔为位于上方的种植层11和位于下方的蓄水层12,种植层11内设置有用于种植植物的土壤,而蓄水层12用于储水,另外,种植层11和蓄水层12之间设置有输水装置3,输水装置3用于将蓄水层12内的水分输送到种植层11内的土壤中;为了方便工作人员对挡板23进行搬运,在挡板23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若干把手231。参考图2和图3,输水装置3包括开设在每个挡板23上的多个输水孔31,输水孔31为通孔,输水装置3还包括在输水孔31内穿设的棉绳32,棉绳32能够产生毛细作用,棉绳32位于挡板23上方的部分埋设在土壤层内,棉绳32位于挡板23下方的部分下垂到蓄水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装置,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树池(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树池(1)内的蓄水装置(2);所述蓄水装置(2)包括在所述树池(1)内部可拆卸安装的多个挡板(23),多个挡板(23)将树池(1)分隔为位于上方的种植层(11)和位于下方的蓄水层(12),种植层(11)内设置有土壤;所述种植层(11)和所述蓄水层(12)之间设置有用于将蓄水层(12)内的水分输送到种植层(11)内的输水装置(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装置,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树池(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树池(1)内的蓄水装置(2);所述蓄水装置(2)包括在所述树池(1)内部可拆卸安装的多个挡板(23),多个挡板(23)将树池(1)分隔为位于上方的种植层(11)和位于下方的蓄水层(12),种植层(11)内设置有土壤;所述种植层(11)和所述蓄水层(12)之间设置有用于将蓄水层(12)内的水分输送到种植层(11)内的输水装置(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装置(3)包括在每个所述挡板(23)上开设的多个输水孔(31),还包括在输水孔(31)内穿设的具有毛细作用的棉绳(32),棉绳(32)位于挡板(23)上方的部分埋设在所述种植层(11)的土壤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装置(3)还包括固定在所述棉绳(32)上的限位片(33),限位片(33)支撑在所述挡板(23)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装置(3)还包括在所述棉绳(32)的下端设置的固定块(34),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席晓凤王玉莹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地矿集团中昊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