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林业工程用枝丫修剪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5666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林业工程用枝丫修剪装置,涉及林业装置领域,针对现有的市面上在传统剪刀基础增加电动助力方式的修剪工具,在修剪时容易出现枝杆滑出、切口不整齐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底端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且所述支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支架的长度方向平行,且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支架,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螺杆,且所述螺杆远离电机的一端与支架铰接,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且所述滑块的底端贯穿于滑槽,所述滑块的一端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且该装置结构简单、易于生产且操作便捷,有效的提高了树枝修剪效果,适宜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林业工程用枝丫修剪装置
本技术涉及林业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林业工程用枝丫修剪装置。
技术介绍
修枝是林业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即使用剪刀等工具减去不必要的枝叶,合理的修枝将对树木的生长产生积极作用,传统的修枝工具使用人力按压,进行修剪十分费力,当电动修枝剪刀出现后有效的减轻了林业工作者的工作负担,但是这种在传统剪刀基础上增加电动助力方式的修剪工具,并没有对剪刀容易出现的诸如修剪时枝杆容易滑出、切口不整齐等问题进行改进,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林业工程用枝丫修剪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林业工程用枝丫修剪装置,解决了市面上在传统剪刀基础增加电动助力方式的修剪工具,在修剪时容易出现枝杆滑出、切口不整齐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林业工程用枝丫修剪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底端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且所述支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支架的长度方向平行,且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支架,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螺杆,且所述螺杆远离电机的一端与支架铰接,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且所述滑块的底端贯穿于滑槽,所述滑块的一端开设有第一螺纹孔,且所述第一螺纹孔贯穿于滑块,所述第一螺纹孔与螺杆螺纹连接,且所述第一螺纹孔与螺杆相匹配,所述滑块的底端开设有第二螺纹孔和第三螺纹孔,且所述滑块的底端安装有切刀,所述第二螺纹孔和第三螺纹孔内均螺纹连接有固定螺丝,且所述固定螺丝与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均匹配,所述固定螺丝的底端均贯穿于切刀。r>优选的,所述支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把手,且所述把手的周壁固定套接有海绵套。优选的,所述滑槽的横截面呈倒凸字型,且所述滑槽与滑块相匹配。优选的,所述支架远离电机一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切环,且所述切环的一侧开设有槽口,所述切刀位于切环的底端。优选的,所述支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电池,且所述电池套接于把手内,所述电池与电机电性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林业工程用枝丫修剪装置:1、槽口的轮廓呈钩状,切刀以垂直角度切入枝干,在切割的过程中同时将树枝顶紧在切环上,以避免树枝在切割过程中滑出切口造成切割失败或切口不齐。2、滑槽的截面呈倒凸字型,滑块位于滑槽内的部分呈T型,使得滑块滑动稳定且使得螺杆在承受切割产生的反作用力时不易变形。3、切刀通过两颗固定螺丝与滑块连接,拆下固定螺丝即可更换新的切刀。4、电池安装于把手的内部,把手对电池起到保护作用,把手的外部套接了海绵套,海绵套起到改善手感和增加摩擦力提高操作稳定性的作用。综上所述,该装置结构简单、易于生产且操作便捷,有效的提高了树枝修剪效果,适宜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图1中A-A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切环俯视图。图中标号:1、支架;2、把手;3、海绵套;4、滑槽;5、电机;6、螺杆;7、滑块;8、第一螺纹孔;9、第二螺纹孔;10、第三螺纹孔;11、切刀;12、固定螺丝;13、切环;14、槽口;15、电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林业工程用枝丫修剪装置,所述支架1的底端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4,且所述支架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5,所述电机5的输出轴与支架1的长度方向平行,且所述电机5的输出轴贯穿支架1,所述电机5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螺杆6,且所述螺杆6远离电机5的一端与支架1铰接,所述滑槽4内滑动连接有滑块7,且所述滑块7的底端贯穿于滑槽4,所述滑块7的一端开设有第一螺纹孔8,且所述第一螺纹孔8贯穿于滑块7,所述第一螺纹孔8与螺杆6螺纹连接,且所述第一螺纹孔8与螺杆6相匹配,所述滑块7的底端开设有第二螺纹孔9和第三螺纹孔10,且所述滑块7的底端安装有切刀11,所述第二螺纹孔9和第三螺纹孔10内均螺纹连接有固定螺丝12,且所述固定螺丝12与第一螺纹孔8和第二螺纹孔9均匹配,所述固定螺丝12的底端均贯穿于切刀11,所述支架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把手2,且所述把手2的周壁固定套接有海绵套3,所述滑槽4的横截面呈倒凸字型,且所述滑槽4与滑块7相匹配,所述支架1远离电机5一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切环13,且所述切环13的一侧开设有槽口14,所述切刀11位于切环13的底端,所述支架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电池15,且所述电池15套接于把手2内,所述电池15与电机5电性连接。工作原理:该装置在使用时,通过电池15为电机5供电,通过把手2操作该装置,将树枝置于切环13上的槽口14内,启动电机5,通过电机5驱动螺杆6转动,通过螺杆6在第一螺纹孔8内转动从而驱动滑块7在滑槽4内移动,通过滑块7带动切刀11同步移动,切刀11的刃口紧贴在切环13的底面,切刀11的刃口在滑块7的推动下铲过切环13的底面,并对树枝进行挤压切割,槽口14的轮廓呈钩状,切刀11以垂直角度切入树枝,在切割的过程中同时将树枝顶紧在切环13上,以避免树枝在切割过程中滑出切口造成切割失败或切口不齐,滑槽4的截面呈倒凸字型,滑块7位于滑槽4内的部分呈T型,使得滑块7滑动稳定且使得螺杆6在承受切割产生的反作用力时不易变形,切刀11通过两颗固定螺丝12与滑块7连接,拆下固定螺丝12即可更换新的切刀11,电池15安装于把手2的内部,把手2对电池15起到保护作用,把手2的外部套接了海绵套3,海绵套3起到改善手感和增加摩擦力提高操作稳定性的作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林业工程用枝丫修剪装置,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底端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4),且所述支架(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5),所述电机(5)的输出轴与支架(1)的长度方向平行,且所述电机(5)的输出轴贯穿支架(1),所述电机(5)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螺杆(6),且所述螺杆(6)远离电机(5)的一端与支架(1)铰接,所述滑槽(4)内滑动连接有滑块(7),且所述滑块(7)的底端贯穿于滑槽(4),所述滑块(7)的一端开设有第一螺纹孔(8),且所述第一螺纹孔(8)贯穿于滑块(7),所述第一螺纹孔(8)与螺杆(6)螺纹连接,且所述第一螺纹孔(8)与螺杆(6)相匹配,所述滑块(7)的底端开设有第二螺纹孔(9)和第三螺纹孔(10),且所述滑块(7)的底端安装有切刀(11),所述第二螺纹孔(9)和第三螺纹孔(10)内均螺纹连接有固定螺丝(12),且所述固定螺丝(12)与第一螺纹孔(8)和第二螺纹孔(9)均匹配,所述固定螺丝(12)的底端均贯穿于切刀(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林业工程用枝丫修剪装置,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底端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4),且所述支架(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5),所述电机(5)的输出轴与支架(1)的长度方向平行,且所述电机(5)的输出轴贯穿支架(1),所述电机(5)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螺杆(6),且所述螺杆(6)远离电机(5)的一端与支架(1)铰接,所述滑槽(4)内滑动连接有滑块(7),且所述滑块(7)的底端贯穿于滑槽(4),所述滑块(7)的一端开设有第一螺纹孔(8),且所述第一螺纹孔(8)贯穿于滑块(7),所述第一螺纹孔(8)与螺杆(6)螺纹连接,且所述第一螺纹孔(8)与螺杆(6)相匹配,所述滑块(7)的底端开设有第二螺纹孔(9)和第三螺纹孔(10),且所述滑块(7)的底端安装有切刀(11),所述第二螺纹孔(9)和第三螺纹孔(10)内均螺纹连接有固定螺丝(12),且所述固定螺丝(12)与第一螺纹孔(8)和第二螺纹孔(9)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琴凤鸿强蒙美平黄薪燕何彪余建雄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耐美佳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