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加热装置及可穿戴产品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56246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1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柔性加热装置及可穿戴产品。所述柔性加热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柔性发热体、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柔性发热体的第一连接区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极为连续延伸的导电体并与所述柔性发热体的第二连接区、第三连接区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区分布在第二连接区、第三连接区之间且与第二连接区、第三连接区间隔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柔性加热装置,第一电极和多个柔性发热体连接形成鱼骨状结构,使得该柔性加热装置的电流分布更均匀,产热均匀性更好,产热速率更高,适配性更好,且能够获得大尺寸、大面积的柔性加热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柔性加热装置还可避免部分发热体损坏对整个加热装置正常工作的影响。工作的影响。工作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柔性加热装置及可穿戴产品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柔性加热体,特别涉及一种柔性加热装置及可穿戴产品,属于电加热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柔性加热体应用于智能穿戴类产品越来越广泛,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接受。柔性加热体是由柔性导体以一定的几何形状配以合适的电极结构所形成,通过外部电源供电后即可产生热量的一种加热装置。目前市售的柔性加热体种类繁多,依据导体的材料种类,可分为碳纤维、导电炭黑、石墨/石墨烯、碳纳米管等。其中,碳纳米管因自身的柔性及较好的导电性,可赋予加热体超轻超薄的特性,进而在穿着上实现无感穿着,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目前,碳纳米管柔性发热体主要有两类制备技术,一种是CVD直接沉积法(干法),薄膜更薄更轻,但其产量低,面阻均一性差,且因无基底支撑而失去了操作上的便利性,需大量的手工制作。另一种是由碳纳米管导电浆料经涂布成膜后以模切工艺制备(湿法),尽管薄膜的厚度略有增加,但批量一致性极高,且便于大规模量产,是替代干法的有效手段。
[0003]但湿法工艺势必造成薄膜的电阻增加,为了更好满足柔性要求,需对电极进行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柔性发热体、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柔性发热体的第一连接区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极为连续延伸的导电体并与所述柔性发热体的第二连接区、第三连接区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区分布在第二连接区、第三连接区之间且与第二连接区、第三连接区间隔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柔性发热体的第一连接区电性结合,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柔性发热体的第二连接区、第三连接区电性结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区、第三连接区分别位于所述柔性发热体的两端部,所述第一连接区位于所述柔性发热体的中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为曲线形结构;和/或,所述第二电极为U型或V型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新江张国俊周红波李峰沈珍辉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汉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