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堵气结构的高电压塑壳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5621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1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堵气结构的高电压塑壳断路器,包括转轴和动触头,动触头在转轴内转动实现断路器的合闸和分闸,还包括堵气结构,所述堵气结构设置在动触头的下方,且随动触头转动同步运动,堵气结构与动触头紧密接触,堵住动触头与转轴之间的间隙。该高电压塑壳断路器的堵气结构设置在动触头的下方,可随动触头运动而运动,且能够始终紧贴动触头,从而将动触头与转轴之间的间隙堵住,保证了转轴的气密性;并且由于活动挡板与转轴采用分体结构,活动挡板的底部设有弹簧,使得动触头在合闸过程中有缓冲作用,无论转轴及动触头上,所受的合闸冲击都由硬冲击变为了弹性冲击,更有利于提高相关零件的寿命。有利于提高相关零件的寿命。有利于提高相关零件的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堵气结构的高电压塑壳断路器


[0001]本技术属于低压电器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堵气结构的高电压塑壳断路器。

技术介绍

[0002]塑壳断路器,能够在电流超过跳脱设定后自动切断电流。塑壳指的是用塑料绝缘体来作为装置的外壳,其所有的零件都密封于塑料外壳中,用来隔离导体之间以及接地金属部分。塑壳断路器广泛适用于低压配电行业,用于切断或者隔离正常及额定范围内的故障电流,保证线路及设备安全。
[0003]塑壳断路器作为低压电器中的重要元件,其性能指标的高低可约束一个行业的发展。而塑壳断路器的转轴系统影响着断路器的分合闸,脱扣等动作,进而影响断路器的整体性能,而高压塑壳断路器由于其自身熄弧的特殊性,对转轴系统的要求也更严格。
[0004]现有的塑壳断路器中,当动触头通过短路电流,动触头向上斥开后,其下方与转轴之间存在巨大的间隙,而由于金属零件对电弧有吸引作用,该间隙的存在容易导致电弧及气体走向紊乱,进而使得转轴受损,机构失效,甚至相间短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具有堵气结构的高电压塑壳断路器,包括转轴和动触头,动触头在转轴内转动实现断路器的合闸和分闸,还包括堵气结构,所述堵气结构设置在动触头的下方,且随动触头转动同步运动,堵气结构与动触头紧密接触,堵住动触头与转轴之间的间隙。
[0007]进一步的,在动触头合闸位置处的转轴上设置限位槽,所述堵气结构设置在该限位槽内。
[0008]进一步的,所述堵气结构包括活动挡板和弹簧,所述活动挡板可伸入限位槽内并可在限位槽内上下运动,所述弹簧被压缩在活动挡板和限位槽之间。
[0009]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挡板包括端部和腔体部,所述端部设于限位槽外,所述腔体部可伸入限位槽内并可在限位槽内上下运动。
[0010]进一步的,所述端部的外形与所述动触头接触处的形状相匹配。
[0011]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挡板的腔体部的长度大于动触头斥开时距离转轴的最大距离。
[0012]进一步的,所述端部和腔体部组成T字型。
[0013]进一步的,所述腔体部为相对设置的两块侧板。
[0014]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槽底部设置限位凸起,所述弹簧的一端由限位凸起固定。
[0015]本技术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堵气结构的高电压塑壳断路器,该堵气结构设置在动触头的下方,可随动触头运动而运动,且能够始终紧贴动触头,从而将动触头与转轴之间的间
隙堵住,保证了转轴的气密性;并且由于活动挡板与转轴采用分体结构,活动挡板的底部设有弹簧,使得动触头在合闸过程中有缓冲作用,无论转轴及动触头上,所受的合闸冲击都由硬冲击变为了弹性冲击,更有利于提高相关零件的寿命。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转轴堵气结构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动触头处于合闸位置时的剖视图;
[0021]图5为本技术的动触头处于分闸/斥开位置时的剖视图;
[0022]其中:1、转轴;1

1、限位槽;1

2、限位凸起;2、动触头;3、活动挡板;3

1、端部;3

2、腔体部;4、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优选的机构和运动实现的方法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4]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具有堵气结构的高电压塑壳断路器,这里的高压、低压是相对而言,一般的塑壳断路器是低压电器中的重要元件,而本实施中所讲的高电压塑壳断路器的额定电压为1000V,相对于普通塑壳的额定电压690V来说的,这个额定电压1000V相对较高,所以对断路器的分断要求就更高,而分断要求高体现在电弧难熄灭,故针对这种高分断要求设计了这种结构
[0025]如图1

2所示,一种具有堵气结构的高电压塑壳断路器,包括转轴1、动触头2和堵气结构。该转轴1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动触头2安装在转轴1内,并可在转轴1内转动,从而实现断路器的合闸和分闸。堵气结构设置在动触头2的下方,且随动触头2转动同步运动,堵气结构与动触头2紧密接触,堵住动触头2与转轴1之间的间隙。
[0026]堵气结构包括活动挡板3和弹簧4。在动触头2下方的转轴1上设置一限位槽1

1,也就是说,该限位槽1

1设置在动触头2合闸位置处的转轴1上,该限位槽1

1的底部设有一限位凸起1

2。活动挡板3包括端部3

1和腔体部3

2,端部3

1设于限位槽1

1外,而腔体部3

2可伸入限位槽1

1内并可在限位槽1

1内上下运动,弹簧4的一端设置由限位凸起1

2固定,另一端设置在腔体部3

2内,即弹簧4被限位在活动挡板3和限位槽1

1之间。
[0027]当动触头2处于合闸状态时,如图4所示,活动挡板3的腔体部3

2完全处于限位槽1

1内,此时弹簧4处于最大受挤压状态;而当动触头2分闸或遭遇短路电流斥开时,如图5所示,活动挡板3由于受到弹簧4的反弹力,被顶出限位槽1

1,并随着动触头2离开转轴1的方向运动,始终紧贴着动触头2;当动触头2转动到斥开时的极限位置时,活动挡板3由于受到动触头2的阻挡,也停止活动,但仍然保持紧贴动触头2的状态。
[0028]也就是说活动挡板3始终处于动触头2的下方,且由于弹簧4的弹力,活动挡板3的端部3

1始终紧贴动触头2。
[0029]因此,当动触头2通过短路电流而向分闸方向斥开后,为了挡住动触头2的下方与转轴1之间存在的较大间隙,设计活动挡板3时,首先,端部3

1的外形需与动触头2接触处的
形状相匹配,动触头2转动时,由于弹簧4的作用,端部3

1与动触头2的配合才能起到隔离电弧的作用。
[0030]其次,活动挡板3的腔体部3

2的长度需大于动触头2斥开时离开转轴1的最大距离,如此才能保证动触头2从合闸位置到斥开位置时,活动挡板3的腔体部3

2始终在限位槽1

1内,这样的设计才能保证动触头2的下方与转轴1之间存在的较大间隙被整个活动挡板3挡住。
[0031]活动挡板3的腔体部3

2可有多种形状,比如图3所示,端部3

1和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堵气结构的高电压塑壳断路器,包括转轴和动触头,动触头在转轴内转动实现断路器的合闸和分闸,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堵气结构,所述堵气结构设置在动触头的下方,且随动触头转动同步运动,堵气结构与动触头紧密接触,堵住动触头与转轴之间的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电压塑壳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在动触头合闸位置处的转轴上设置限位槽,所述堵气结构设置在该限位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电压塑壳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堵气结构包括活动挡板和弹簧,所述活动挡板可伸入限位槽内并可在限位槽内上下运动,所述弹簧被压缩在活动挡板和限位槽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电压塑壳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君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全凯帆开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