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提升泵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5504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18:2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一体化提升泵站,包括支撑柱、顶板、泵体、连接管、活动管、电机、轴承、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支撑柱顶端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套接于所述支撑柱顶端表面,所述支撑柱顶端端面固接有螺纹柱,所述顶板两侧均固接有滑板,所述滑板卡合在所述支撑柱顶端表面,且所述螺纹柱顶端表面螺有固定螺母。本申请可直接将滑板卡合在支撑柱的顶端,此时限位板会对顶板进行限位,再将固定螺母螺合在螺纹柱顶端并拧紧,从而可将顶板与支撑柱进行固定,然后通过松开调节螺栓可使得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分开,从而便于将连接管顺着活动孔进行滑动,可对连接管进行拆卸,便于维修。便于维修。便于维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化提升泵站


[0001]本申请涉及一种提升泵站,具体是一种一体化提升泵站。

技术介绍

[0002]排水提升泵站又称中途提升泵站。当重力流排水管道埋深过大,施工运行困难时,需要提升污水,使下流的管道埋深减小,就需要设立中途泵站。泵站的位置有管渠系统规划确定,也要考虑卫生要求、地质条件、电力供应及应急排放口等条件。
[0003]传统的提升泵站的整体体积一般较大,在运输与安装时都较为麻烦,同时不便于后的维修拆卸,且目前的提升泵站不利于根据水面位置的运动自动调节抽水的位置,具有一定局限性。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一体化提升泵站。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种一体化提升泵站,包括支撑柱、顶板、泵体、连接管、活动管、电机、轴承、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支撑柱顶端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套接于所述支撑柱顶端表面,所述支撑柱顶端端面固接有螺纹柱,所述顶板两侧均固接有滑板,所述滑板卡合在所述支撑柱顶端表面,且所述螺纹柱顶端表面螺有固定螺母;
[0005]所述顶板顶端开有活动孔,所述连接管底端贯穿所述活动孔顶端,所述第一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体化提升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柱(1)、顶板(6)、泵体(8)、连接管(9)、活动管(10)、电机(15)、轴承(19)、第一夹板(16)和第二夹板(17);所述支撑柱(1)顶端设有限位板(4),所述限位板(4)套接于所述支撑柱(1)顶端表面,所述支撑柱(1)顶端端面固接有螺纹柱(5),所述顶板(6)两侧均固接有滑板(61),所述滑板(61)卡合在所述支撑柱(1)顶端表面,且所述螺纹柱(5)顶端表面螺有固定螺母(7);所述顶板(6)顶端开有活动孔(62),所述连接管(9)底端贯穿所述活动孔(62)顶端,所述第一夹板(16)与所述第二夹板(17)均位于所述顶板(6)顶端,且所述第一夹板(16)与所述第二夹板(17)卡合在所述连接管(9)表面;所述第一夹板(16)与所述第二夹板(17)两端分别固接有第一耳板(161)与第二耳板(171),所述第一耳板(161)侧面开有第二螺纹孔(1611),所述第二耳板(171)侧面开有通孔(1711),所述第二耳板(171)外端设有调节螺栓(18),且所述调节螺栓(18)末端贯穿所述通孔(1711)并与所述第二螺纹孔(1611)螺合;所述顶板(6)底端设有活动管(10),所述活动管(10)顶端与所述连接管(9)底端滑动连接,所述活动管(10)一侧设有侧板(11),所述侧板(11)与所述活动管(10)底端侧面固接,且所述侧板(11)底端固接有传感器(12);所述活动管(10)另一侧设有连接板(13),所述连接板(13)一端与所述活动管(10)顶端侧面固接,且所述连接板(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平李嘉聪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龙泽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