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野炊取暖两用的一体式汽油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5447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18: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野营炉具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可野炊取暖两用的一体式汽油炉,包括底部保护壳体,所述底部保护壳体内部安装有汽油罐,所述底部保护壳体与所述汽油罐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环形分布的支撑散热板,所述底部保护壳体上端面固定连接有防风罩,所述控制阀门上方固定连接有支撑座,实施支撑座底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环形分布的吸热板,所述汽油罐一侧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延伸至所述底部保护壳体的外部;汽油罐通过底部保护壳体进行保护,防风罩对支撑座起到了防护作用,热量充斥在底部保护壳体内部,通过散热风扇将底部保护壳体内部的热量吹出,起到了加热取暖双重作用,且结构简单,汽油罐的安全性也得到了提升。汽油罐的安全性也得到了提升。汽油罐的安全性也得到了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野炊取暖两用的一体式汽油炉


[0001]本技术属于野营炉具
,具体是一种可野炊取暖两用的一体式汽油炉。

技术介绍

[0002]野炊,指在野外和朋友一起烧火做饭。一般是指休闲娱乐的一种活动。野炊是每名特战队员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汽油炉是一种以汽油为燃料的炉具,因其具有便携性、安全性、易用性以及燃料的易获取性,在户外活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0003]汽油炉由于体积小,易携带且操作方便,深受大家的喜爱,但是汽油炉主要起到的作用为烹饪食物,对食物进行加热,功能单一,如果遇到寒冷天气,此时需要进行二次生火,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野炊取暖两用的一体式汽油炉,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野炊取暖两用的一体式汽油炉,包括底部保护壳体,所述底部保护壳体内部安装有汽油罐,所述底部保护壳体与所述汽油罐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环形分布的支撑散热板,所述底部保护壳体上端面固定连接有防风罩,所述支撑散热板靠近所述汽油罐一侧均开设有连通槽,所述汽油罐上端具有控制阀门,所述控制阀门上方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与所述底部保护壳体之间通过围板固定连接,实施支撑座底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环形分布的吸热板,所述吸热板与所述支撑散热板之间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底部保护壳体一侧设有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散热风扇以及位于所述散热风扇一侧的电池盒,所述汽油罐一侧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延伸至所述底部保护壳体的外部。<br/>[0006]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吸热板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座与所述围板的外壁之间,所述吸热板的形状呈弧形。
[000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部保护壳体一侧开设有若干个竖直等距分布的通风槽,所述通风槽位于所述散热机构的相背侧。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汽油罐的外径小于所述底部保护壳体的内径。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风罩一侧铰接有操作门,所述操作门与所述控制阀门正对设置。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操作门外壁固定连接有操作把手。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通槽的截面形状呈圆弧形。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汽油罐通过底部保护壳体进行保护,底部保护壳体可以防止汽油罐在运输途中与外物接触触碰造成损坏,降低了安全隐患,防
风罩对支撑座起到了防护作用,可以在风大天气下,保证火苗不会乱窜,而汽油罐在工作时,支撑座支撑炊具,此时火苗不仅仅对炊具起到加热作用,同时对支撑座也起到了加热作用,此时热量通过吸热板进行吸收,吸收后通过连接板将热量传递至支撑散热板,此时热量充斥在底部保护壳体内部,由于支撑散热板靠近汽油罐一侧设有连通槽,进而使底部保护壳体内部空间相互连通,此时通过散热风扇将底部保护壳体内部的热量吹出,进而同时起到了取暖作用,而采用电池盒对散热风扇起到了供电作用,便于更换电池,起到了加热取暖双重作用,且结构简单,汽油罐的安全性也得到了提升。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一种可野炊取暖两用的一体式汽油炉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一种可野炊取暖两用的一体式汽油炉的后视立体示意图。
[0015]图3为一种可野炊取暖两用的一体式汽油炉的主视剖面示意图。
[0016]图4为一种可野炊取暖两用的一体式汽油炉的仰视剖面示意图。
[0017]图中:1、底部保护壳体;11、防风罩;111、操作门;112、操作把手;12、散热机构;121、散热风扇;122、电池盒;13、通风槽;2、汽油罐;21、控制阀门;22、支撑座;23、围板;24、吸热板;25、连接管;3、支撑散热板;31、连通槽;32、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可野炊取暖两用的一体式汽油炉,包括底部保护壳体1,底部保护壳体1内部安装有汽油罐2,底部保护壳体1与汽油罐2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环形分布的支撑散热板3,底部保护壳体1上端面固定连接有防风罩11,支撑散热板3靠近汽油罐2一侧均开设有连通槽31,汽油罐2上端具有控制阀门21,控制阀门21上方固定连接有支撑座22,支撑座22与底部保护壳体1之间通过围板23固定连接,实施支撑座22底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环形分布的吸热板24,吸热板24与支撑散热板3之间通过连接板32固定连接,底部保护壳体1一侧设有散热机构12,散热机构12包括散热风扇121以及位于散热风扇121一侧的电池盒122,汽油罐2一侧设有连接管25,连接管25延伸至防风罩11的外部;汽油罐2通过底部保护壳体1进行保护,底部保护壳体1可以防止汽油罐2在运输途中与外物接触触碰造成损坏,降低了安全隐患,防风罩11对支撑座22起到了防护作用,可以在风大天气下,保证火苗不会乱窜,而汽油罐2在工作时,支撑座22支撑炊具,此时火苗不仅仅对炊具起到加热作用,同时对支撑座22也起到了加热作用,此时热量通过吸热板24进行吸收,吸收后通过连接板32将热量传递至支撑散热板3,此时热量充斥在底部保护壳体1内部,由于支撑散热板3靠近汽油罐2一侧设有连通槽31,汽油罐2内壁为双层结构,中间填充有隔热材质,进而使底部保护壳体1内部空间相互连通,此时通过散热风扇121将底部保护壳体1内部的热量吹出,进而同时起到了取暖作用,而采用电池盒122对散热风扇121起到了供电作用,便于更换电池,起到了加热取暖双重作用,且结构简单,汽油罐2的安全性也得到了提升。
[0019]在图3中:吸热板24分别固定连接在支撑座22与围板23的外壁之间,吸热板24的形状呈弧形;吸热板24连接支撑座22与围板23增加了热传递面积,围板23主要目的为了防止热气上升散发,造成热量流失。
[0020]在图4中:底部保护壳体1一侧开设有若干个竖直等距分布的通风槽13,通风槽13位于散热机构12的相背侧;通风槽13可以使底部保护壳体1内部空气可以在散热风扇121的工作下将热气排出达到取暖的目的。
[0021]在图4中:汽油罐2的外径小于底部保护壳体1的内径;汽油罐2与底部保护壳体1之间形成空心腔,进而防止异物穿刺后对汽油罐2造成伤害。
[0022]在图2中:防风罩11一侧铰接有操作门111,操作门111与控制阀门21正对设置,操作门111外壁固定连接有操作把手112;通过操作门111对控制阀门21起到保护作用,防止控制阀门21遭到外力损坏,而操作把手112提高了操作门111开启的便利性。
[0023]在图3中:连通槽31的截面形状呈圆弧形;圆弧形的连通槽31可以降低支撑散热板3与汽油罐2之间的接触面积,同时增加了通风面积。
[0024]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汽油罐2通过底部保护壳体1进行保护,底部保护壳体1可以防止汽油罐2在运输途中与外物接触触碰造成损坏,降低了安全隐患,防风罩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野炊取暖两用的一体式汽油炉,包括底部保护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保护壳体(1)内部安装有汽油罐(2),所述底部保护壳体(1)与所述汽油罐(2)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环形分布的支撑散热板(3),所述底部保护壳体(1)上端面固定连接有防风罩(11),所述支撑散热板(3)靠近所述汽油罐(2)一侧均开设有连通槽(31),所述汽油罐(2)上端具有控制阀门(21),所述控制阀门(21)上方固定连接有支撑座(22),所述支撑座(22)与所述底部保护壳体(1)之间通过围板(23)固定连接,实施支撑座(22)底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环形分布的吸热板(24),所述吸热板(24)与所述支撑散热板(3)之间通过连接板(32)固定连接;所述底部保护壳体(1)一侧设有散热机构(12),所述散热机构(12)包括散热风扇(121)以及位于所述散热风扇(121)一侧的电池盒(122),所述汽油罐(2)一侧设有连接管(25),所述连接管(25)延伸至所述底部保护壳体(1)的外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丛苏涛王月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陆胜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